![丝绸之路出土各族契约文献研究论集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25547008/b_25547008.jpg)
会员
丝绸之路出土各族契约文献研究论集
更新时间:2019-06-28 15:27:57 最新章节:对契约原则的理性认识
书籍简介
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牵头组织国内各民族契约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于2014年申报并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出土各族契约文献整理及其与汉文契约的比较研究”(14ZDB030),合作对一些民族语种契约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开展了对各民族契约文献的多方位研究,2015年10月,在吐鲁番市举办了“丝绸之路出土民族契约研究国际学术论坛”,与会的四十多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于古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佉卢文、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察合台文以及汉文契约文献作了多方位的探讨,对于契约在丝绸之路繁荣中的作用,各民族语种契约与汉文契约比较中的异同以及由异趋同的演变,不同时期丝绸之路路线的调整及其经济活动的比较,契约自身发展中的特点和规律性认识等方面,提出了不少真知卓见。现将这些学术成果汇辑成《丝绸之路各族契约文献研究论集》,以广交流。
上架时间:2019-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乜小红 陈国灿主编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选取秦始皇兵马俑为典型案例,探讨“一带一路”沿线文物可以采取的虚拟复原技术。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本书重点讨论“一带一路”沿线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方案,针对以兵马俑为代表的刚体文物碎块确定三维数据模型,采取基于断裂面上多特征的碎块匹配方法,将相邻碎块进行匹配拼接,从而实现文物的虚拟复原,以此对“一带一路”沿线文物的虚拟复原进行技术可能性的探讨。历史7.8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20世纪50年代至2003年期间新发表的魏晋南北朝墓志,墓志年代起三国之始,迄杨隋之末(220—618),共计231方。全书分为魏晋十六国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五个部分,每方墓志包括录文和疏证,注明图版刊载、录文著录和研究概况,并对墓志所涉史事作简单的考证和说明,是集资料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出土文献整理研究典范之作。历史32.5万字
- 会员2008年7月,清华大学从境外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竹简,学界称之为清华简。清华简的内容多为早期的经史类典籍,其中除了可与《尚书》等传世古书对照的篇目外,更多的则是已失传两千年之久的前所未见的佚篇,对于准确认识先秦古籍的原貌、重建中国早期历史均有重要学术价值。清华简所带来的新知识以及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更新,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历史12万字
- 会员本书依托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珍贵简牍,精选了其中关于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创新性地挖掘简牍这一文化遗产,生动地讲述了那些在丝绸之路上发生过的耐人寻味且真实的历史事件,深入挖掘了官方史书中不曾记载的普通丝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带领读者重温丝绸之路的建设历程,以及更深入地了解简牍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历史12.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疾病考古是运用古病理学方法对人类遗骸所表现的疾病和创伤进行科学鉴定,并借助文献资料、图像和出土遗物对相关人群的社群关系、生业模式和文化习俗进行综合分析的学科。本文综合分析了已公布的38处新疆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墓地与遗址的人骨材料,按地理概念划分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3个单元,结合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对创伤、齿科疾病、先天畸形、肿瘤、关节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新陈代谢与内分泌疾病,以文物考古12.6万字
- 会员罗森教授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极为广泛,包括中国古代青铜器、玉器,以及青铜器在后期的复兴。她注意考察“成套”青铜器在商周礼仪程序中的作用,该理论在探讨青铜器发展方面卓有成效。玉器方面,罗森教授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上古玉器在后期的保存及重新使用,比如商代妇好墓中就发现了许多被重新使用过的上古玉器。近年来,罗森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墓葬结构发展的研究,试图展现古代墓葬是如何为墓主人与建造者所理解。她探讨了早期中国(文物考古32.4万字
- 会员殷墟对于中国考古学的意义,不唯其埋藏着丰富的古代遗迹,更在于它的发现和发掘与中国考古事业息息相关,殷墟发掘因此而被视为中国考古学史的缩影。《殷墟九十年考古人与事》一书,选取1928年以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众多考古学者在殷墟工作过程中留下的照片、工具以及生活用具,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给九十年来的殷墟考古留下了物证,并赋予其学术史意义。文物考古5万字
- 会员本书是2006-2021年间汉长安城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的集大成,收录了这一期间几乎所有的发掘资料和专题论文,是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书。全书分成两大部分:上编为田野考古资料,包括12篇发掘报告和12篇简讯(发掘工作已经完成但尚未整理出正式报告之前的材料);下编为研究论文,包括4篇研究综述和42篇有关专题论文。都城是一个朝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荟萃之地。汉长安城是西汉和新莽的都城,是全国政文物考古64.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