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保育有关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制度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与自然保育有关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余俊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法律与综合学科20.7万字

更新时间:2019-11-22 16:49:11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国际法上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都有关于与自然保育有关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问题,从而形成了自然保育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知识产权三种法律保护模式。与国际法对应,我国国内的自然保育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知识产权等法律部门也应该将与自然保育有关传统知识纳入保护对象。但目前我国的自然保育法律体系忽视了与自然保育有关传统知识的生态作用,将环境保护的灵魂,也就是生态文化保护没有囊括在其法律体系之内;而知识产权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将传统知识独立出来进行类型化保护,也忽视了传统知识与自然保育的相融关系及其保护的生态整体主义法律价值取向。本著作提出了将知识产权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旅游法等部门法与自然保育法融合起来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构的建议,实际上就是将法律体系的整体性解释方法运用于自然保育法律实施之中,通过知识产权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多元化、协调治理的方式将传统知识保护和自然保育整合起来。
品牌:法制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10-16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余俊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具体的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些特殊犯罪人的心理分析,把犯罪心理学中有代表性的知识直观化地阐述出来,并提出怎么在生活中预防潜在的风险,对异于常人之处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早期发现和干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就能有效预防青少年的冲动性犯罪;通过对低静息心率者身体能量的正向发掘,能够将原本可能发生的犯罪风险转化为对竞技体育技能的刺激。也就是说,对于这些不同寻常之处,我们不但可以介入,甚至可以挖掘它们
    刘建清法律12.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本专业的其他专著有所不同:1.编者在30多年来学科发展史中首次阐明了司法精神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构架、主要特征、与医学及临床精神医学伦理学的异同,以及伦理学在司法精神鉴定中的重要性等问题,以期促使司法精神医学能够按照自身学科既定的目的和方向发展。2.编者拥有丰富的执业经验,在此基础上首次针对这些学科理论体系问题在本书中提出了修正意见,并阐述了修正的必要性、依据和方法。3.编者在
    高北陵综合学科65.4万字
  • 会员
    意见证据规则是现代证据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普通证人意见规则和专家证人意见规则两部分。本书以构建关于意见证据的完整制度体系为主题,将普通证人意见和专家证人意见有机整合于一体,紧密结合我国既有法律框架和司法运用现状,对规则之要义给出了独特的见解,深刻剖析了相关证据规则间的并存与分界关系,全面考察了保障规则有效运作的配套制度。同时,本书面向意见证据审查判断的实务需求,不仅对普通证人意见的可采性展开了
    李学军 朱梦妮等综合学科19.4万字
  • 会员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难点所在。本书突破以往观察和分析社会治理问题的惯常进路,上篇着重分析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与法治社会的意涵与关系,下篇结合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对社会类型的提炼与概括,分别聚焦于“经济社会治理”“政治社会治理”“风险社会治理”“网络社会治理”和“科学社会治理”逐一深入剖析。本书宏观论述高屋建瓴,也有对当下热点的细致观察,并以崭新的思路和独特的架构实现了
    江必新 王红霞综合学科21.5万字
  • 会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日益增多,呈现出了形式多样化、科技化、深层化、分层化和综合化等发展趋势,并且具有较强的不可逆性及生态影响持续性等特性,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目标并保障利害关系人权益,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法治化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体系,确立了生态环保等法律原则,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包括需进一步探索适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实施需求的
    郭庆珠综合学科19.3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于侵权行为形态与侵权责任形态对应理论,提出构建全新的第三人侵权行为理论体系,试图将第三人行为引发的责任免除和责任分担问题放置在同一平台加以解决,一举攻克第三人行为引发的侵权难题,完成从“第三人行为理论”向“第三人侵权行为理论”的转换。
    郑志峰综合学科45.2万字
  • 会员
    本书选编的文章,既有出自院校的专家学者之手,也有监狱实务工作者亲自动笔撰写的,也有本院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些习作,同时附录了一篇研讨会综述。这些论文涉及内容广泛,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对实践的最新探索,还有对监狱历史的追溯,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多样性、丰富性、时代性和创新性。我们相信,《矫正与康复》对于提升监狱学研究水准,并更好地服务于上海乃至全国的监狱理论研究和监狱工作实践,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严励 王毅综合学科3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