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好妈妈经典教育口袋本Ⅰ)在线阅读
会员

爱的教育(好妈妈经典教育口袋本Ⅰ)

(意)亚米契斯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亲子家教家教方法13.2万字

更新时间:2019-12-19 18:06:19 最新章节:第10章 七月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好妈妈经典教育口袋本:爱的教育》1929年,被评为“对当代美国文化影响最为重大的书籍之一”被法国《读书》周刊评选为“有史以来人类最佳读物”第三名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之中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的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之一被译成数百种语言,至今销量已超过10000000册作者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
译者:夏丏尊
上架时间:2011-08-01 00:00:00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意)亚米契斯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父母总是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习——当然,还要尽早学习。“为了什么?”尼尔问,“重要的是,养育一个快乐的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孩子心灵的完整性。——知识是重要的,但却是次要的。尼尔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是治愈,唯一应该治愈的是不快乐。难以管教的孩子通常是不快乐的孩子。这种不快乐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养育孩子,以使许多不幸永远不会发生?夏山学校是《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的原型,被世界各地的家长和老
    (英)A.S.尼尔亲子19.6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亲子沟通宝典,旨在帮助父母用温柔的教养话术引导孩子度过成长的关键期——童年。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父母用温柔的教养来哺育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获得温柔情感的滋养。为此,本书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温柔教养的亲子沟通话术。其中,第一章讲述了用共情代替忽略,让孩子备受滋养;第二章讲述了用引导代替指责,孩子才更愿意合作;第三章讲述了用赞许代替批评,孩子会更有活力;第四章讲述了用指令代替唠叨,孩子会更有
    李静亲子4.5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提高孩子素养,教会孩子接人待物应掌握的礼仪规范的自助指南。《漫画礼仪教养》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行为举止、餐桌礼仪、问候、做客、待客等生活方方面面的礼仪知识,不仅提供了具体教养方法,同时还有互动和实践思考。通过阅读这本书,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有品格的、有担当的人。
    王力亲子1.9万字
  • 会员
    为什么“懂事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为什么“乖孩子”长大后,会更让父母操心?“熊孩子”究竟在反抗什么?一个害怕犯错的孩子,所谓“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不是仅是父母一厢情愿的幻想?搞不懂这些问题的父母,很难成为合格的父母。而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孩子,也很难健康成长。而这些家庭教育的问题与答案,难点与解决之道,就藏在这本书里。
    乔洁亲子5.2万字
  • 会员
    妈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情绪稳定的妈妈,能用温柔的爱为孩子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成长环境。同时,情绪稳定的妈妈还是沟通高手,她们能正确地引导孩子,懂得运用情绪温和的“听、说、读、写教养策略,还能和善而坚定地处理孩子的特殊行为,利用点点滴滴的细节来给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从而教养出内心平和,善于思考、学习的优秀孩子。
    周一凡亲子4.6万字
  • 会员
    3到12岁是孩子感知、注意、理解、协调、运动、情绪控制等各单项能力及感觉统合能力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很多孩子的大脑或身体器官在生长过程中发育得不够平衡,会出现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交往沟通能力不足、情绪控制能力较低等能力发展落后于同龄孩子平均水平的现象,影响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这些现象通过专业的功能性训练都可以得到有效纠正。这类专业训练,在孩子们小时候,都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被称为“功能性训练
    潘莹亲子7.2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池罗英是韩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曾担任儿科精神病学教授。她在书中提出了“做好基础的事,孩子就会好好长大”的观点,养育孩子的关键不是做更多,而是做更少,抓好关键要素,就能事半功倍,培养出适应未来、具有自主性的孩子.。
    (韩)池罗英亲子7.8万字
  • 会员
    在书中,陈钱林认为作息时间自主管理、自信说话、自由阅读、自主探究等习惯最重要,并介绍用家规和评价引导自律的方法。他阐述了其独创的拓展学习、探究学习、超前学习等自学方法,并介绍了如何自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他深入解读什么是健全人格,并介绍激发内驱力、引导自立的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其龙凤胎儿女从出生到16岁的成长故事,让读者对各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有系统的认知。本书写的是家庭教育,揭示的是儿童教育的本质
    陈钱林亲子13.7万字
  • 我为什么是我?宇宙有尽头吗?为什么语言能伤人?撒谎一定是不对的吗?孩子的脑袋瓜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拘谨的成年人不同,他们不在乎问题是否合适或愚蠢,而常常会质疑大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总想看到事物背后隐藏的奥秘,试图弄清楚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他们是天生的哲学家。像所有父母一样,赫什维茨总是被他的两个孩子——雷克斯和汉克问个不停,他发现孩子们的问题看似简单,却很重要,蕴含着哲学意义,他认真倾听并加
    (美)斯科特·赫什维茨亲子1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