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人力资源集聚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基于重庆的实践经验在线阅读
会员

加快人力资源集聚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基于重庆的实践经验

邓兰燕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区域经济5.4万字

更新时间:2021-03-12 17:25:22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重庆地处西部内陆地区,人才尤其是创新性人才、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集聚不足,《加快人力资源集聚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基于重庆的实践经验》对标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瞄准高校大学生、科研院所人才、高端产业人才、进城务工人员四大类人力资源,梳理重庆人力资源现状和问题,优化完善分类政策配套,努力使人才能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切实推动人力人才资源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匹配。《加快人力资源集聚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基于重庆的实践经验》的出版,对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的中西部地区至关重要,重庆作为西部的典型代表,研究其加快人力资源集聚的路径和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品牌:西南财大
上架时间:2018-09-01 00:00:00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西南财大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邓兰燕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公平感知视角,将政策、产业、生计作为增收的重要渠道,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分层次对农牧民增收进行研究,从而深入探究公平视角下青海省农牧民增收的内在机理,逐层分析影响青海农牧民增收的各类因素,探究惠农惠牧政策、地区产业融合、农牧民个体生计对青海省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探寻农牧民增收的具体路径,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青海农牧民可持续生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崔冀娜经济10.9万字
  • 会员
    本书综合运用低碳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对黄河流域的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效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流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规律进行总结,对促进流域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宋敏经济12.3万字
  • 会员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青海省民族地区16万户,53.9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整体上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但青海省民族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民生短板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脱贫层次低,“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基础薄弱,返贫风险大。因此,如何持续厚植“脱贫摘帽”户可持续生计基础是未来一段时期青海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守住返贫底线,实现高质量脱贫与乡村振兴战
    姜玉波 史慧经济15.3万字
  • 会员
    本书本书通过梳理河南省18个省辖市,即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济源市,2008—2022年的宏观统计数据,结合各市公开发布的经济社会信息资料,从总体经济运行、产业经济运行、财政收支状况、居民收入变化、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水平、人口规模、公共服务等方面分析各市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为
    李燕燕 耿明斋主编经济9万字
  • 会员
    《2024年重庆经济展望》是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经过深入仔细的调研分析,对2023年重庆经济运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通过区县信息系统等交流渠道,邀请市内部分中心城市和经济开发区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组织市内外有关经济专家和学者展开研讨,将成果结集出版。本书是社会各界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把握重庆市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和行业发展动态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书整体结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 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编著经济59.9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数字科技与乡村振兴,从□□的城市战略定位出发,分析了数字科技促进北京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以及数字科技促进北京乡村振兴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特点、需求,提炼出适宜□□近郊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等等。针对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需求及问题,搜集并整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案例,总结各地做法的同时借鉴其经验,提出了适用于北京地区的数字乡村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龚晶 李瑾等经济22.1万字
  • 会员
    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是后工业时代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城市聚集经济特性和服务的基本属性是把服务业与城市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内在机制。成都服务业较为发达,2021年全市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6.4%,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本文拟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篇章主要梳理服务业和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发展趋势;第二篇章分析成都服务业发展的时间演变;第三篇章分析成都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第四篇章分析成都服
    林娜经济17.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国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18—2022)、“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攀西彝族地区乡村振兴人发展的困境为依据,通过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摸清攀西人口流出的状况、乡村振兴的形势以及人才需求和人才发展的现状,梳理攀西彝族地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研究并提出攀西民族
    张勤 李玲 张旭辉 付丽萍经济13.6万字
  • 会员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建设战略实施三年多来,川渝两省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更好服务社会各界了解双城经济圈、研究双城经济圈,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精选了48篇决策咨询文章结集成册,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九大任务领域分别归类、单独成章。本报告立足川渝发展实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编著经济25.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十四个沿海城市开放纪实——青岛卷》以“亲历、亲见、亲闻”为史料,记录了党中央、国务院作出14个沿海城市开放的重大决策后,青岛这座城市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巨变,再现了对外开放中许多生动具体而又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作者中既有对外开放的决策者,也有参与对外开放的建设者,还有感受到对外开放带来巨大变化的普通市民。全书脉络清晰,内容丰富,史料详实,读来生动具体,真实可信。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区域41.7万字
  • 会员
    本书专注于对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评价、发展模式探索和动态跟踪监测,探讨影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书中根据GDP规模、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等指标,在全国县(市)中筛选出400强样本县(市),对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进行系统评价,最终从中遴选出了全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市)和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市)。
    吕风勇 邹琳华主编区域8.3万字
  • 会员
    长江经济带发展作为我国三大重点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谋划我国经济新棋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联动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长江经济带内的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滇中、黔中五大城市群联动发展为研究主题,围绕生态、港口、要素和产业四大方面,探索打破行政区划约束,促进各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形成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港口设
    陈立泰区域25.6万字
  • 会员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功能区规划》)深化发展的关键一年。为持续跟踪和深入掌握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以下简称“功能区”)建设进展情况,《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发展报告(2016)》重点实现了一项继承和三项创新,继承开展了功能区年度发展数据分析和年度进展情况跟踪,确保掌握功能区最新动向;创新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区域13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产权理论、空间布局相关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对文化旅游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对两者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现实困境进行论述,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理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典型城市文化旅游与城市经济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对我国文化旅游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进行论证,并对中国旅游包容性增长的特色内容进行总结。
    刘洋区域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