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散木居奏稿校证
更新时间:2020-11-06 15:09:14 最新章节:后 記
书籍简介
《散木居奏稿》凡二十五卷,共收折片等三百余件,分为司业集、筹笔集、敛锋集、纡辔集、雷池集、壶卢集、勉力集、岁寒集、让贤集、弥节集、微管集、造塔集、西征集、热歇集、弃肋集等,主要包括保举将才、人事丁忧、员缺补差、军功加赏、官兵屯田、练兵、畜牧、工程、粮饷、边防、防务用款等内容,涉及科布多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民生、地方治安以及宗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真实地记录其在任期间,在抵御外侮、关心民生、开发边疆、推行教育、改善民族关系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再现了清王朝与地方官吏对科布多的治理情况。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清)瑞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文馆词林》是唐高宗中书令许敬宗等编的一部诗文总集,原一千卷,分类纂辑自先秦到唐代各体诗文。原书北宋时已散佚,流传在日本的残本有数十卷,许多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冯惟讷《古诗纪》所未载者。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收三十卷,汇集了全部残卷,是目前为止最为齐全的一个本子。笔者整理研究《文馆词林》多年,在《文献》杂志、《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刊物上古籍63.6万字
- 会员科举制度滥觞于隋,在唐代逐渐健全而兴盛,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唐摭言》是一部专门记载唐代科举制度特别是进士考试的笔记小说,书名中的“摭”,为拾取、摘取之意。全书共15卷,分103门。对唐代科举制度的规制、礼仪、风俗做了真实详尽的记载,多为史志所不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为我们全面认识和评价唐代科举制度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唐代科举以进士为重,进士以文学为重,古籍49.6万字
- 会员1700多年前,战国魏襄王墓被盗,一批竹简古书重见天日,这就是著名的“汲冢竹书”,其中只有一部先秦文献较完整地流传到今天,这就是《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该书记述了西周中期周穆王远征西域的事迹,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全书共六卷。前四卷记述周穆王从宗周出发,北征犬戎,继而出雁门、入河套、祭河伯、登昆仑、会见西王母、狩猎大旷原,最后返回宗周的经历。卷五专记周穆王东巡河南诸地事,是穆王巡狩中原的实录古籍30.1万字
- 会员汉代学者在大量分析汉字“音、形、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六书理论,由于当时所见古文字资料的局限和六书理论的不完善,自许慎《说文》之后,不断有人对六书理论提出批评、修正和补充,明代学者赵撝谦潜心六书研究,完成力作《六书本义》。本书在综合考察赵撝谦《六书本义》的基础上,对比古今学者关于六书理论的观点,就六书理论及《六书本义》涉及的俗字、异体字、古今字、同族字等文字学现象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六古籍27.4万字
- 会员在孔门七十子中,曾参被称为曾子,是对中国后代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学者,也是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孝经》被称为“百行之宗,五教之要”;《大学》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从伦理到政治的人生发展思路,被中国封建时代文人奉为人生圭臬。曾子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中国典型的专题说理散文,是在曾子时代出现的。孔伋,字子思,是孔子之孙,孔鲤之子,是战国前期儒家一大重镇,古籍46.5万字
- 会员本书是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多年典藏精品图录,分为三部分:古籍典藏篇对32部善本古籍作了介绍;青铜文物篇介绍了贵州社科院馆藏的4类青铜文物;名家画作篇展示了10幅画作。书中所选的古籍,不分部类,以精善本为首选,除记录书名、作者、注释者、刻印者及卷数等基本信息外,还录载作者、注者、刻者的传记,介绍该书主要内容;有几种详记版式行款,也记述版本刻行等信息。每书之后,附有4至6帧书页照片,令读者有管窥的快感。古籍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