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在线阅读
会员

一千零一夜

阿拉伯民间故事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小说作品集29.3万字

更新时间:2021-02-19 17:35:50 最新章节:密斯鲁省长的故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即杀掉。宰相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每夜讲故事,以引起国王兴趣。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使国王感化。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的珍贵资料。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纳训
上架时间:2021-02-28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阿拉伯民间故事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迟湖》是00后写作者黄昶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湖中找一个寻不到的人,在洛阳村中遇见洛阳,在夜半呼唤一条龙,在台风天追踪无雨的台风眼,在棋局中找生命的疑问,在迷途中重构一个过去的故事,在美梦星寻找另一个现实的家……在一个个似真亦幻的世界中,他总在找寻那个不见的人、遗失的梦。
    黄昶小说10.1万字
  • 展览可以成为小说,在现实空间创设虚构的情境;小说亦可以成为纸上的展览,将虚构成分织入真实的生活。如同为一个浩瀚繁杂的博物馆收集物品,btr在他的小说中观看,想象,游荡,又总在那些顿悟的时刻,轻盈狡黠地滑向另一个空间。艺术介入人与世界之间,19篇故事犹如19个虚实映照的镜厅,19段虚实互涉的旅行,为我们时代的都市生活保存下充满迷思的奇妙胶囊。
    btr小说15.3万字
  • 会员
    在“小说界文库”第二辑之《小夜曲》中,黄昱宁的《你或植物》发生在巴黎,主人公谈论着一位写诗的护士;btr的《夜迷宫》是一篇迷宫式的小说,艺术家、外卖骑士都被卷入其中;哥舒意的《音乐人生》写了一个音乐人的故事……七位青年作家从同一主题出发,写下各自的小说,放在一起,像一首器乐小夜曲的多个组成部分。
    《小说界》编辑部编小说9.1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小说合集,包含8篇中短篇小说,集中反映山民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和朴实无华的情怀秉性。有年仅6岁的女孩梅朵,在城里与父母失散、流落他乡,历尽磨难后浴火重生。也有师范学校毕业生怀着一腔热血投入教育工作,经历非比寻常的情感波折之后,持续投身新的岗位为教育事业“发光”。有贵州姑娘耿芳嫁到大山里付出毕生精力振兴家族的故事,也有孤寡老人阿满不愿离开故土,迁村后独自一人坚守山里的故事。
    胡加斋小说15.3万字
  • 会员
    《乌暗暝》为黄锦树两本早期短篇小说集的合集。故事多发生在南洋的胶林小镇:移居南洋的华人处在野兽环伺、种族压迫、殖民侵略、认同焦虑的环境中,面临各种形式的离散、失踪,及死亡。黄锦树积极运用后设(元小说)、嘲讽、拼贴等手法与历史的沉疴对话,将马华文学、大马华人的处境以“附魔”的方式展演。在一篇篇黑色文字的背后,是作者对族群记忆缺失的修补、重构,也是对南洋华人集体命运的反省、思索。
    黄锦树小说22.5万字
  • 会员
    “小说界文库”第二辑之《女孩与女人们的生活》汇集了多位优秀的中国女作家的短篇,她们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来自不同城市,过着不同生活,在她们笔下,女孩和女人是母亲,是女儿,是情人,是朋友……她们仿佛不同的音符,在各自的故事里跳跃,却又彼此应和——女孩和女人们永远也少不了各自的和共同的期许与渴望。本书既延续了《小说界》杂志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同时也是对时下“女性写作”话题的一次有趣的呼应。
    《小说界》编辑部编小说7.5万字
  • 会员
    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作品大多取材子底层人民的平凡生活。收入本书的14个中短篇都是契诃夫的代表作,有的反映了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如《苦闷》、《万卡》;有的揭示了小人物为求生计而苦苦挣扎的无奈,以及战战兢兢、卑躬屈膝的心态和面貌。如《小官吏之死》、《胖子和瘦子》、《牡蛎》;有的鞭笞了见风使舵的奴颜媚骨,如《变色龙》;有的刻画了专制制度卫道士的嘴脸,如《普里什别叶夫中士》;有的揭
    (俄)契诃夫小说23.4万字
  • 会员
    作家海明威在《世上的光》中写道:“你管我记得哪些事。反正我记得的尽是些真事,美事。”在“小说界文库”第二辑之《世上的光》中,作家小白把视线放到了世界边缘,关系在破碎,密谋在展开,光亮要如何透入?韩松落则将笔力分散于数个女人身上,她们在各自的世界里寻找着那光的方向。
    《小说界》编辑部编小说8.1万字
  • 感到快乐很难,所幸还有伍迪·艾伦。这里有十八篇幽默狂想的“文学脱口秀”,调侃婚姻、中产、焦虑、好莱坞、审美标准、死亡等话题。这些快感缺失的艾伦式主人公,向你展示他们眼中可笑又可怜的世界,尽管他们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无法处理日常生活的荒谬。最后一篇六十页长的自传体小说《在曼哈顿长大》,交织着浪漫、感伤与疑惑不解,那是在这个“为了让他一辈子都搞不明白而专门设计的世界”上的又一个矛盾之谜。如今我们比以
    (美)伍迪·艾伦小说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