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风控与反欺诈:体系、算法与实践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35/36983435/b_36983435.jpg)
会员
智能风控与反欺诈:体系、算法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1-04-02 09:33:33 最新章节:10.5 本章小结
书籍简介
这是一部指导信贷业务如何用智能风控、反欺诈的技术和方法实现风险控制的著作。作者是经验丰富的智能风控算法专家,先后就职于头部的互联网公司的金融部门以及头部的公募基金公司,致力于人工智能算法在信贷风控领域的应用。本书不仅体系化地讲解了智能风控和反欺诈的体系、算法、模型以及它们在信贷风控领域实践的全流程,而且还从业务和技术两个角度讲解了传统的金融风控体系如何与智能风控方法实现双剑合璧。全书以实战为导向,辅以多个用Python实现的综合案例,便于读者理解和实操。全书共10章,逻辑上分为四个部分:第1~3章是风控业务的基础,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然后讲解了传统风险管理体系中搭建评分卡的思路,以及智能风控时代数据和模型的技术框架。第4~6章集中讲述了智能风控中常见的特征工程、算法原理和建模流程,包括梯度提升决策树、孤立森林、神经网络、词嵌入、图嵌入等前沿算法的数学原理和公式。第7~9章是作者参与过的风控和反欺诈实战项目,通过案例和代码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将风控理念和建模技术融会贯通。第10章以金融科技行业的头部玩家为例,展望了智能风控和反欺诈技术未来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向。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3-01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蔡主希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被誉为“中国的摩根”陈光甫,在本书中阐释了一位银行家、企业家应该有的素质与思想,不仅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回忆,更是对当下企业家、创业者的一种启示。该书由著名历史研究者傅国涌主编,并做大量增补,文本丰富,具有极高史学研究价值。并且图书发现过程曲折传奇,能在史学界形成话题效应,传为美谈。回溯中国本土的企业家精神传统,尤其是金融业方面,陈光甫的银行服务哲学,是对当代金融业从业者的一种鞭管理17.1万字
- 会员资本市场并不缺少有价值的公司,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北京证券交易所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一座有时间价值的金矿,挖矿的过程是一条长期主义之路。本书共17章,不仅对《证券法》进行了解读,还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计划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例如,企业应该如何合规上市、如何募集资金、如何融资等。管理17.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斐然成就,除了政府的搭台推动外,其主要实施主体跨国公司也功不可没。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创新性地举办了企业家大会,为积极参与的国内外企业提供了沟通交流和对接的平台,企业家大会的关注度较其他论坛和会议更高。在“一带一路”具体合作项目中,无论是产业经贸园区的建立,还是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大,且建设周期长,因此解决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金融问题是首要任务。具体而金融/投资14.1万字
- 会员主权财富基金当前规制模式具有多元化特点,但鉴于其投资的跨国性导致国内法的单边规制的局限性及全球多边性国际投资条约达成的现实困难性,虽然目前有《主权财富基金普遍接受的原则和做法》这一多边软法,不过该软法约束范围和约束效力不足。因而,国际社会仍应当高度关注对主权财富基金规制的双边模式等,本书建议通过国内法完善和中外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边软法机制的有效配合,从规制层面上降低国外对中国投金融/投资20.8万字
- 会员目前国内外市场操纵监测,大都使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或者数据挖掘技术,基于信息披露对传统的市场监测指标建立监测模型,无法准确、全面、及时发现复杂多变的市场操纵行为。本书针对此问题,从市场操纵问题的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第一,如何从交易本质中提炼出操纵策略的量化特征,研究其对微观市场结构的影响;第二,如何在传统监测指标基础上构建量化交易、异常波动以及市场监测指标之间的拓扑结构,基于因果逻辑与金融/投资12.1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案例+技巧”两条线帮助读者快速成为炒股高手!一条是软件技能线,由浅入深介绍同花顺软件的各项核心功能和菜单命令:窗口管理系统功能报价行情趋势分析扩展行情智能盯盘工具应用等,对同花顺软件的各项核心技术与精髓内容进行了全面且详细的讲解,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股票的变化趋势,轻松学炒股。另一条是股票分析线,分别介绍了股票实时价格分析、股票行情走势分析、股票基本分析、股票技术分析、股票盘口分析、跟庄识庄金融/投资9.4万字
- 会员当前,我国步入新的发展时代,“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和倡议全面实施,从分散风险、配置资源、扩大消费等视角看,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压舱石”和“顶梁柱”的重大效用和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本书提出了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产业金融概念,借助于编制中国产业金融发展指数,动态监测我国实体经济金融活动效率和效益,期望能为中央和地方金融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一个全新视角,为探索更合理、更高金融/投资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