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学校制度文化育人论
更新时间:2021-09-29 14:02:42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研究从文化学、道德哲学、制度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整体分析与个案研究并重的研究方法,将学生道德发展置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去考察,旨在对学校文化、学校制度文化的育人功效进行充分剖析和论证的基础上,考察其对学生道德发展带来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反思和批判,从理论上深入揭示学校制度文化中面临的困惑、矛盾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腐蚀,最终从管理育人、制度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自觉的视角出发,着力探讨合理利用学校制度文化的育人契机,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应有的道德价值与伦理功能,阐明当前学校制度文化建构的路向与策略,切实培育学生的制度文化认同心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增强文化育人的自觉性,从而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水平和效能,促进学校道德教育向人性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深化学校制度文化的育人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1-28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冯永刚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记述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大学中文系(文学院)率先创立东方文学学科(包括编写教学大纲和讲义)的过程,并用今天的眼光审视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与21世纪编写的同类教材进行比较,论证当年所取得的成绩及其不足之处,以便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社科25.6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儿童青少年性教育核心信息(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案两个部分的内容,目的是指导教师开展性健康教育课程。核心信息部分包括儿童青少年在适宜年龄段应该学习掌握的基础内容,也可以作为教师开发设计性教育时的参考。核心信息分为八个主题,26个分主题,若干个信息点。课程教案提供小学、中学两个学龄阶段的性教育课程参考教案,覆盖6~18岁的儿童青少年群体,其中小学低年级6个课时,小学高年级7个课时,初中13个课时社科8.6万字
- 会员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教育“城本主义”价值取向的背景下,农村教育一直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农村教育改革步履维艰。基于以上背景,本书选取位于我国西部S省的中乐县作为田野调查地点,考察了城乡教育中存在的巨大反差,并试图总结隐藏其间的制度逻辑。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变迁的论述,第二部分对致力于城乡教育均衡的政策进行了考察。社科2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