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文学史(精装):孙昌武文集在线阅读
会员

中华佛教文学史(精装):孙昌武文集

孙昌武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宗教佛教39.2万字

更新时间:2021-11-05 18:31:31 最新章节:再版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佛教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发展中,在文学领域发挥了重大影响;而中国文学对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二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推动对于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学史都是十分重要的方面。本书即专门探讨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学相互影响和交流的诸多现象和问题。本书原为季羡林、汤一介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华佛教史》之《佛教文学卷》,今加以修订出版,全书分十三个章节,自佛教初传中土时的佛典翻译直至近代文人与佛教,基本按照历史顺序,分门别类地对佛教影响于中国文学的现象加以讨论。对佛教信仰、佛教思想如何作用于中国文人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历史的、概括的描述,堪称作者关于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上架时间:2021-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孙昌武
主页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彩色珍藏本。用100幅世界上最美的唐卡传世杰作,探索藏传佛教特有的“乐空双运”男女双修的神秘现象。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题介绍藏传佛教特有的神秘现象——“乐空双运”男女双修法的作品,探讨了它的来龙去脉,以及各家对它的褒贬说法,并为读者解惑。同时,用精美、珍贵的唐卡作品诠释主题,具体展示藏传佛教文化的魅力。深入浅出的解说文字使您对藏传佛教的概貌,以及丰富多彩的本尊守护神、曼茶曼(坛城)有所了解,为您撩开笼
    紫图 杨典佛教5.8万字
  • 会员
    本书所谓晋唐佛教行记,亦即六朝隋唐之际汉地西行巡礼求法僧人之旅行记录及其相关文献。依据史志目录、其他公私目录、佛教经录之著录,各种大藏经之收录,以及类书、古注、杂记、敦煌遗书所涉,可见晋唐佛教行记及其相关文献至少有十七种曾别行于世。今存全帙者有四种,其他仅存辑本、节本或者残卷。本书上编正是在前贤相关研究基础上,对部分晋唐佛教行记佚著及其撰者进行文史考说,亦即系统考证支僧载、竺法维、释智猛、释法盛、
    阳清 刘静佛教31.1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北周长安造像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但加深了对北周敦煌造像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对整个北周佛教美术的研究。本书在全面梳理材料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问题。作者还分析了北朝晚期佛教艺术传播方向的改变,体现出中国佛教逐渐成熟,并向周边辐射的趋势。本书关于北周佛教美术的研究,弥补了此前关于这一研究之缺环,使学界对北朝晚期的佛教艺术有一个更为完整、清晰的认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王敏庆佛教13.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论述中国三阶教的创立、发展、被禁,最后湮灭的史实。三阶教在隋唐时期流行一时,由于其思想与实践同传统佛教、传统文化产生摩擦,自产生之初即被视为异端邪说,屡遭排斥。三阶教衰亡的原因,主要是学说上的非难和政治上的禁断,就前者而言,主要是因为三阶教的一些学说不符合正统佛教的传统,就后者来说,主要是不为统治阶级所喜。长期以来,由于资料缺乏等原因,中国佛教史领域关于三阶教的研究比较薄弱,系统全面的研究成
    张总佛教49.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西夏文《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为研究对象,对该经的全部存世编号进行了系统梳理。本书以西夏仁宗仁孝时期的校译本为研究底本,同时参校惠宗秉常时期的初译本进行了全文对勘和释读,通过对同一部佛经新旧两种译本的综合对勘,明确了西夏文献中通假现象的存在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西夏文通假现象的发现,深化了对西夏语文学的认识,一来可以纠正此前对西夏文献的误读,二来可以为日后正确解读
    孙颖新佛教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