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7年3月:改变世界的一个月
更新时间:2022-07-15 11:41:39 最新章节:参考书目
书籍简介
普利策奖获奖作者威尔·英格伦经典历史叙事作品,以精彩的笔法展现:在1917年3月这个关键性的时间点——美国决定加入“一战”,俄国是拥抱革命,并巧妙地将美国和俄国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揭示了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领导者、士兵、和平主义者、活动家、革命者和反动者是如何对历史进行预测、决策,并最终改变了美俄两个国家,决定20世纪的世界格局的。作者认为,在复杂的历史事件中,人们被一种天真、充满希望的梦想俘虏。几乎所有关于战争的预测都被证明是错误的。战争并未像威尔逊希望的那样,让世界为民主创造安全,也没有引领世界走向新秩序……通过这本书的写作,他“愿下个世纪因理性的决策而不同以往”,对当今世界同样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以非常戏剧性的叙事手法和和极富文学性的笔触还原历史场景,让人身临其境;深入挖掘大量与本书主题相关的报刊、档案资料、私人书信、日记等资料,带领读者走入时人的内心,生动刻画他们的思考、个性甚至缺陷,在重塑一战时期政治的风云变幻,也重现了当时的社会潮流。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孟驰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威尔·英格伦
最新上架
- 会员《全球史评论》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创办,刘新成教授和刘文明教授担任主编,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提倡有关跨文化、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视野中的文明互动与交往,探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全球化进程,及其与地方特性的相互影响。历史26.8万字
- 会员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化学、政治学、传播学、文艺学等理论引入俄国史研究中,使用档案、报刊、回忆录、文艺作品、影像史料等多样化文献,综合俄文、中文和英文等多语种材料,对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进行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考察。纵观俄罗斯自公元862年诺夫哥罗德建立以来至今的1100余年历史,帝国的诉求贯穿始终,帝国的影子伴随左右,帝国的形象毁誉并存。历史31.4万字
- 会员从文明演进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看,西亚既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亦是世界城市的起源地之一。从中外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角度来看,西亚城市既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系列支点,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结点。纵向上,本书将西亚城市发展分为城邦主导时期、原生帝国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帝国时期、阿拉伯帝国时期、伊儿汗国时期和奥斯曼帝国时期七个阶段,上起约公元前7000年以杰里科为代表的西亚乃至世界最早城市的兴起,下迄公元1历史19.9万字
- 会员《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创、权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发表文章涉及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的各个领域。全书设有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社会、经济与管理三个专题。历史19.4万字
- 会员2017年纪伊国屋人文大奖,加藤阳子“战争三部曲”收官之作,被世界三次追问“选择哪一边”的日本,为何总是滑向战争?深入剖析日本战争之路,揭秘日本战争背后的外交失误。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世界曾经通过三次外交事件考验日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然而,日本最终都没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以外交交涉为切入点,围绕日本历史上的三次选择,即如何处理“历史18万字
- 会员一部爆炸物的历史,更是一部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性史。随着炸药消耗的急剧上升,世界各国围绕硝石这种稀缺的自然资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可以说,硝石在19世纪的价值不亚于21世纪的石油,两者都是国际竞争和权力斗争的深层原因。为了摆脱资源的束缚,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解决了人工固氮这一技术难题。这一突破成为绿色革命的基础,使人口大幅增长。哈伯在战争期间也研发了毒气,被认为是毒气战之父。正因如此,当他获得诺贝尔历史14.1万字
- 会员全书通过十二位中国“慰安妇”幸存者的证言以及丰富的史料和调查实据,揭露了日本侵略军对众多女性的残酷蹂躏,揭示日军为推进侵略战争而有组织、有计划地设立慰安所的事实。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战争记忆”概述了日本侵华战争与“慰安妇”制度的紧密联系、日军大规模强征“慰安妇”的事实、慰安所实况调查,以及“慰安妇”制度下骇人听闻的性犯罪。第二部分“幸存者证言”记载了十二位日军慰安所幸存者的口述史。著者把个案历史1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