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的道路:弯柳树村奔小康纪实在线阅读
会员

光明的道路:弯柳树村奔小康纪实

郑旺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纪实文学15.1万字

更新时间:2022-09-23 18:26:08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前的必攻之坚,必赢之战。本书以“全国扶贫攻坚贡献者”宋瑞的事迹为原型,以报告文学的风格,讲述了驻村第一书记带领乡村干部群众,走上脱贫道路的事迹。
上架时间:2020-12-01 00:00:00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讲述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少女绑架案的真实调查过程:1948年,年仅11岁的萨莉·霍纳被53岁的儿童猥亵惯犯绑架,被迫进行了一场长达21个月的“环美旅行”。这起真实事件谜团重重,十分扣人心弦,曾启发纳博科夫创作经典小说《洛丽塔》。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生前对此予以坚决否认,“洛丽塔原型”也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最大公案之一。《洛丽塔》在全世界范围内,已至少卖出6000万册,但为小说提供灵感的萨莉·霍纳的
    (美)萨拉·魏恩曼文学14万字
  • 会员
    打开这本《罪案档案:中国神秘案件集》,你将进入一个充满神秘与悬疑的世界。这里收集了一些至今仍让人费解的神秘案件,从无头尸体案到幽灵犯罪,每一个案件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通过对这些案件的研究,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也或许会陷入更深的谜团。
    郑宇澄辉文学12.4万字
  • 会员
    1973年至1979年,饶平如下放安徽,毛美棠留在上海照顾家庭。不久,家中年长的孩子们也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江西下乡。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唯一连接他们亲情的,是一封封往来两地的家书。本书收录了饶平如在1973年到1979年之间收到的来自妻子美棠和孩子的71封家书。在通讯不便的年代,一封封家书里,他们互相汇报生活近况,通报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给对方出谋划策,家书支撑他们度过了三地分散的艰难时期。
    毛美棠等著 饶平如编文学6.4万字
  • 会员
    《每条弯路都通向自我》是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自传,叙述的时间跨度从少年一直到其暮年,每一部分都精彩。奥利弗·萨克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临床医学作家之一”,而在这本传记中,我们看到,纵然光环环绕,荣誉加身,生活仍有其具体琐碎的痛苦和不易。《错把妻子当帽子》中24个脑部神经受伤者:有人把自己的妻子当成帽子,要一把抓过往头上戴;有人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有人完全不能和人交流,却能与动物自如对话;还有
    奥利弗·萨克斯文学54万字
  • 她是作家、“美国当代雨果”,也是一个帮助阿尔茨海默病丈夫寻求安乐死的女人。从阿尔茨海默病到安乐死,从失忆失智失能的生活到体面的离去,一个人要跨越多少医疗、法律和伦理的难关,一个家庭要经历多少次抉择、哭泣和告别?以凝练之笔,埃米·布卢姆记录这段鲜有人走过的路途,讲述她如何竭尽全力为丈夫寻找无痛、合法、有尊严的生命终结方式,并最终在瑞士实现他的愿望。书写爱与失去,也书写生死沉思,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回忆
    (美)埃米·布卢姆文学9万字
  • 会员
    讲述东北革命根据地农村参战军人战斗生活的故事,这是一群普通的农民逐渐成长起来的革命军人,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爱亲人、爱战友、爱家乡、爱祖国的人,是一个鲜活的英雄群体。他们比那些经过影视加工的勇士更鲜活,更有生活气息。他们讲的都是自己在战场上亲历的生死厮杀的真实感受,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战争史实,更为可贵的是他们那种默默奉献一生的宝贵精神。他们的战斗故事平常且琐碎,境界和觉悟也都有限。但是,他们都
    肖殿昌编著文学21.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李春燕为主人公,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近三十年来中国社区工作和社区工作者的成长历程,塑造了社区工作者的群像,展现了打通基层治理“一公里”的艰辛和成就。以李春燕为代表的社区工作者,不畏辛苦、克服万难,在繁琐的工作中奉献自己,积极创新基层党建服务模式,不断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将社区打造成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安子 李春燕文学6.5万字
  • 会员
    本书由长期关注“三农”问题、多次蹲点下姜的《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王慧敏(笔名劳罕)执笔,以201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长篇通讯《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同志帮扶下姜村纪实》为基础,记录了下姜村脱贫致富的振兴之路,展现了党员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的为民情怀,被列入中宣部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
    劳罕文学7.9万字
  • 会员
    本书讲述了作者从初到丽江遇到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到如今已经在丽江崭露头角的各色人物,其中包括丽江的打工人、丽江的导游、丽江的游客、丽江的本地人、丽江的过客等等。本书全面而精彩地展示了20多年来丽江的发展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详细地描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执着创业人,记录了一个美好的时代,给当代青年以丰富的启示。
    沈三文学1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