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家政与家庭生活
更新时间:2022-11-09 18:51:20 最新章节:丛书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从家庭历史、家庭变迁,以及家政的起源与专业化发展出发,探讨家政与家庭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厘清了家政与家庭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后,将关注的眼光更多地投注于现代,将现代家政服务与现代家庭的需求相结合,探讨家政服务业和家政学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品牌:上海贝贝特
上架时间:2021-09-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贝贝特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农人才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关注了中国三农人才政策制定过程本身。本书选取了近年来运行较为成熟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这一典型政策案例,运用托马斯·戴伊提出的过程模型理论,对中国三农人才政策制定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全景式的分析。通过分析,本书认为当前中国三农人才政策仍然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中国三农人才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应进一步借鉴法治思路。社科14.9万字
- 会员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发展带来巨大变革,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国家政策不断适应、引导,城乡人口流动的社会政策和就业市场背景不断变化,农民工就业与社会融入以及他们的社会认知也在变化。新一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面对着怎样不同的就业、公共服务与流动境况?他们是否因此有着不同的社会认知评价?这些都是本书试图探讨与回答的问题。社科11.6万字
- 会员乡村社会的改造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政府对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土地制度、生活方式、经济结构、社会教育及各利益团体间的协调等方面做出努力。本书利用1927~1937年南京政府推动的农村合作化资料,利用实证分析和历史比较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描述出这一时期农村合作运动相对完整的运行机制,提供了南京政府农村合作政策的产生及演变过程,对当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合作化健康发展有借鉴作社科17.7万字
- 会员《清华社会学评论》是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通过热门主题的选取、独到的视角、精辟的论述,掀起了学术界对“面向社会转型的民族志”“新生代农民工”等问题的讨论热潮,为社会学学界搭建了一个交流共进的学术平台。本期分为“西方理论与本土化前沿”“历史社会学”“学术论文”“学术书评”四个专题,内容涉及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历史社会学专题、社会嵌入性与差别化食品消费等。社科17.6万字
- 会员本书从构建的“中国城市邻避案例库”出发,在对300起邻避事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政府处置邻避风险的经验教训,聚焦邻避风险从生成、演化到防范、处置的全过程,提出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邻避风险治理体系,实现多元主体之间顺畅的风险沟通和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市邻避风险的顺利化解。社科20万字
- 会员村改居是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社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多为不断产生的、新的、现实性问题。村改居带来了社会保障、户籍改革、环境等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也带来了民众利益保护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书主要立足于长三角区域,以问题为导向,描绘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诉求的新形态。社科32.4万字
- 会员本书共九章,第一章重点阐述2018年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特征;第二章至第八章具体介绍2018年老龄事业发展状况,包含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健康服务、养老服务、老年消费市场、老年宜居环境、老年文教体活动与社会参与、老年人优待与权益保障七个方面。第九章简述了国家和北京市老龄工作机构历史沿革与改革情况、老龄事业发展保障措施,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最新进展。附录是2018年北京市部分老龄政策文件。社科2.6万字
- 会员本书梳理了“三社联动”在民族地区的实践经验。本书是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的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三社联动”模式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学术成果。他们以“呼和浩特市睿联凯舟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为实践平台,联结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及在地企业的资源,培育在地社区组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回应居民服务需求,并由此创新出了一套“产—学—政”三位一体的民政工作机制。‘社科11.8万字
- 会员《家庭与性别评论》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期以近年来家庭性别领域讨论较为热烈的亲职与育儿为主题,展现了有关母职变迁、女性作为母亲的体验、儿童教养方式及抚育的社会支持变迁等不同切面,收录的文章涉及家长主义的盛行与母职再造、母职的经纪人化、菲佣母亲的信息沟通技术、在线母职书写、杂志中的亲职话语、集体化下的童年等多个研究内容。社科26.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报告利用我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公布的数据资料,并利用多种来源的专项老年人调查资料,认识和把握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变化情况,着重报告了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分析研究了相关的老龄社会政策、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现状及问题,从学术研究和社会政策的视角,提出了各方面的解决措施以及对策建议。社会学10.6万字
- 会员匹兹堡曾经是美国的经济中心与“工业心脏”,其钢铁制造业在20世纪初期繁盛一时,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去工业化浪潮中逐渐衰落,与此相伴的则是医疗照护经济的蓬勃发展。然而,匹兹堡的经济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照护经济繁荣景象的背后是医疗工作者过度的劳动、极低的薪资与不被承认的社会权利。在本书中,作者维南特带领我们深入美国“锈带城市”的中心,以档案研究与个人口述史相结合的方式细致呈现20世纪匹兹堡经济转型社会学25.1万字
- 会员资源开发必然会带来生态的破坏吗?本书给予了缜密的回答。本书关注柴薪与滇盐生产的关系,从生态人类学、历史人类学、物质文化研究的相关角度切入,以整体观视角关注柴薪与滇盐生产、山林开发、盐政、技术变革、盐井生态、道路保障、民族生态、盐业衰落之间的关系,聚焦明清以来云南盐业生产中林业生态现象与生态问题的理解,试图揭示云南盐业社会生态的真实性与复杂性,以及云南盐业社会的类型学意义。社会学16万字
- 会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复杂的生存局面,在城市面临“双重脱嵌”的融入难题。本书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围绕居住空间的社会属性,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社会资本与社会融入的研究分析框架,遵循“行为—结果—机制”的逻辑思维,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卡方分析、多元回归、分组回归等统计方法,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选择与社会融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社会学1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