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书写与文化认同:玛丽莲·罗宾逊小说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信仰书写与文化认同:玛丽莲·罗宾逊小说研究

于倩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14.7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2 17:20:03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玛丽莲·罗宾逊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曾经获得普利策奖、国家书评人奖等美国各大文学奖项。2000年以来,随着罗宾逊的小说引进国内,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罗宾逊作品研究,并发表了一批相关论文。本书是作者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国内首部研究罗宾逊作品的专著,主要探讨罗宾逊如何通过文学书写积极参与美国当代文化建构,及其对盎格鲁-新教精神为基础的美国主流文化的深刻反思。本书将罗宾逊小说研究置于美国当代文学与国家认同关系的背景之下,力图通过对罗宾逊作品中的信仰元素进行全面的学理分析,深入探讨美国当代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美国当代小说在民族文化建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进而为深化我国当前的美国文学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于倩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唐代小说与明清相关题材戏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梳理为基础,运用文体学、文化学理论,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分析唐代小说与明清同题材戏曲在思想文化内涵与艺术风貌上的不同特色。小说与戏曲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唐代神怪、婚恋、豪侠等题材小说经由明清戏曲家的创作以新的艺术形式呈现。这种呈现既是明清传奇、杂剧对原有题材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明清戏曲家在故事本事基础上驰骋才情、抒发胸臆的艺术创造。
    杨敬民文学28.1万字
  • 会员
    计东(1624—1676),字甫草,号改亭,江苏吴江人,清初诗人,古文家。七岁能文,年十五补诸生,文誉日高,尝以王猛、马周自比。甲申之变(1644),著《不共书·筹南五论》上史可法陈说南都攻守之策,“可法奇之,弗能用也”。南明亡后,不愿应举,闭门苦读经史。入清后因贫无以养,于顺治八年(1651)开始参加科举考试。顺治十二年(1655),贡入太学。顺治十四年(1657),举顺天乡试,名动京师。顺治十
    于金苗文学32.7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国内外美国小说研究之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文学接受批评和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为理论参照,通过细读自20世纪初以来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美国小说研究论文和重要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小说研究论著及相关研究学术论文与论著,深入研究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1901-1978年、1979-1999年、2000-2015年)中国美国小说研究的热点、角度、方法和总体走向,从整体角度历时性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美国小说
    任虎军文学41.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4年年会精选论文集,这些论文在很多方面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学术观点。按照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民族理论建设、少数民族跨学科研究四个板块进行编辑,旨在反映当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供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建设性的学术资料。
    朝戈金 尹虎彬 杨彬主编文学60.2万字
  • 会员
    本书引用综合性视角和系统的方法,针对本质主义的文学观念和文化研究的视野缺失,从关系反思和理论建构的意图出发,透过三个层面(形式表现、关系形态、原因阐释),对西方文论史上五种最主要的文学观念(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接受说)下的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三者的复杂关系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辨析、论述和新阐释,提出一系列独到的见解。通过剖析,指出古今主要文学观念的核心要素是“关系”,提出走向“
    陈长利文学24.2万字
  • 会员
    北方草原文化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一样,以其独具特色的内涵与力量,支撑、涵养了浩瀚流远的中华文明,造就了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的别样风采。本书以《诗经》中体现西北草原地域文化精神特质的作品入手,至以北方草原为题材而笼罩一切的清代草原文学而终,上下求索,全面系统地探究了草原文化精神和草原审美情感、追求、特点在文学作品中的种种表现,进一步明确对朴野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英雄之美、阳刚之美、世俗之美、融合之
    温斌文学31.3万字
  • 会员
    这是第一部论述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的专著。该著将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史放在全球语境中进行考察,发掘其特殊性、重要性及填补空白的必要性,提出三十年的三个阶段论,角度新颖,资料翔实,论从史出,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反映历程与面貌的研究成果。本书研究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1990—2020),对应(或连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17—1949),具有填补空白的创新意义。在全球化语境下,日本新华侨
    林祁文学26.2万字
  • 会员
    《中美比较文学学刊》为中美比较文学界同仁共同创办和编辑,北京语言大学和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为主体合作方,并共同在全中国和全美国范围内选择业内知名学者组成中方和美方两个编委会,分别受理和负责审阅中美学者的来稿。《中美比较文学学刊》集中展示中美比较文学界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范围内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理论问题,拓展文学批评空间,研究学术焦点问题。以期实现中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的平等、直
    张华 (美)保罗·艾伦·米勒主编文学5.9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文论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本没有西方学科概念的“文学理论”,但却有“诗学”概念,这是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随着文学的发展逐渐产生并完善的。本书采用“范畴”的研究方法,从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提炼出“诗言志”“赋比兴”“感物”等范畴并加以论述,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包括作品论、创作论、作家论、批评论、鉴赏论等内容,简洁明晰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本质特征、文学创作、作家、批评、鉴赏
    胡经之 李健文学9.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今日世界文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WorldLiteratureToday期刊合作主办,以当代世界文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集刊。中英双语,一年两期出版。《今日世界文学》上的文章与创作强调全球化与世界视野,旨在推动跨区域、跨语言、跨媒介、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兼顾理论批判与案例分析,关注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反思中国文学在世界格局中的价值意义。
    刘洪涛 (美)戴维斯-昂蒂亚诺 杨明晨主编文学理论16.6万字
  • 会员
    圣杯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意象之一。本书以人文主义兴起后西方作家对圣杯意象的重新阐释为起点,厘清其不同时代的象征内涵,力求深入挖掘圣杯意象的文学性以及文化特性;同时,探讨了圣杯意象的传承性及其与西方文学和文化转型之间的互动,探寻促进当今“圣杯热”全球化的精神动力源,分析文学、民族、文化三者一致的整体性内涵,以此把握西方的大众文化以及当代文学的发展走向,并以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高红梅文学理论19万字
  • 会员
    网络文学尤其是网络小说的兴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文化现象,既需要将其放到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去理解,也需要从其自身的特征和生产方式去探索。符号学作为一种通约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便于从形式文化的角度追寻其意义机制。网络文学场内的规则是围绕着读者“人气”而来,在剥夺传统“把关人”权利的同时建构了一种新的评价体系。网络小说写作行为、文本叙事随之表现出旨在与读者建立亲密关系的间性特征。而资本对文学网
    王小英文学理论18.9万字
  • 会员
    文学创作与接受并非个人心灵独语,总是“制度”中介后的创作与接受。新媒介对传统文学制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建构了网络文学制度。本书对新媒介文学场域的组织机构、行动者及其关系进行了总体考察,并探讨文学网站对作家制度、读者制度的建构,先锋派对文学制度的重构,以及文学批评制度的裂变、著作权制度的变革与新媒介语境中的经典化制度问题,认为经典总是场域行动者合力的结果。
    黎杨全文学理论22.5万字
  • 会员
    《文学地理学》辑刊是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的年会论文之精选,由曾大兴等主编,每年一辑,已出七辑。作者均为中、日、韩三国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包括杨义、蒋凡、刘扬忠、朱寿桐、周尚意、王兆鹏、张三夕、邹建军、陶礼天、夏汉宁、高人雄、戴伟华、海村惟一(日)、金贤珠(韩)等知名学者。本辑刊设有“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文学地理学宏观研究”、“文学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文学地理学方法研究”、“文学家之地理分
    曾大兴 夏汉宁 杜雪琴主编文学理论27.5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对在华俄侨作家创作中的“中国韵味”和“中国色彩”做出整体考察,揭示“在华俄侨作家的中国书写”这一文学现象所展现的独特的精神内涵,从而进一步认识在华俄侨文学所蕴含的丰富而多彩的时代风貌。全书重点剖析了俄侨作家复杂的文化心态,从中国自然与民俗、中国城市、中国人三个层面分析了俄侨作家的中国书写的具体表现,探讨了俄侨作家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在联系,最终认识到:在华俄侨作家的中国书写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
    周青民文学理论19.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