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两天在感慨一件事,黄敬是个双刃剑,她的绝顶聪明力量惊人,可以三言两语给别人洗脑,幸好她是相当正向的,属于强者才懂温柔的那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从没想过,我有一天会被人说动,想生二胎。这个我以前一票否决的选项,居然整整在我脑海里盘旋了两天,甚至有一些纠结。我想到了在生命尽头,或许一个孩子真的无力照料,想到了只有一个孩子的风险性,想到了独生子女的孤独。她给我讲述她面临那么多生死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在这个世界上多一个至亲的珍贵。如果说这世界上太多东西不可靠,最牢靠的应该是认真经营的亲子关系了。我能想到的普通人的最大的收获和成就,莫过于又创造了一个生命,延续了自己的血缘。我曾经想了那么久的生孩子的意义,从没有人比她讲的更直指人心,她用的恐怖故事法,让我有些挥之不去。另外,我想到了孙慧楠,他们家确实是一个培养两个优秀女儿的幸福家庭案例,而且大女儿确实会更加成熟懂事。另外我现在的公司以及家里的经济水平,包括老人的状况,确实也挺适合再要一个孩子,除了我的高龄,这确实是个风险。还有,我不想彻底放弃工作,专门回家带娃,这种生活想想就恐怖,我太喜欢外面的世界。如果黄敬早一点出现,我可能已经生完二胎了,必维的历史上便从未出现过我的名字。
她的言论之所以强烈的冲击到我,是因为我从没从死亡视角想过孩子的意义,没想过人在老死的过程中只有钱是多么不保险的事情。但她的很多恐惧其实也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如果父母感情好,自己又有和睦的家庭,其实已经没那么孤独凄凉了。我也想明白了为什么我爸妈会对大禄那么认可,他默默搞了那么多房产,是我们家抵御未来风险的最佳保证。
同时,通过她几个片段的判词,我好像终于可以说服自己重新进行价值观的排序了。虽然我早已意识到把工作排到家庭前面是有问题的,但是凭借一己之力没办法改过来。如果从风险的角度看,我目前的工作不能治一场大病,当任何的变故袭来,我都将束手无策。从发展的角度看,我的工作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能给全家人说走就走的远途旅行,不能过上去餐厅不看价格点餐的生活。但是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我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呢?我一方面考虑当一个更值钱的打工人,一方面考虑我有没有可能也当一个老板。我不能再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的懒惰。
她觉得我现在的工作状态应该是30岁以内的人的样子,现在还这么工作,况且薪资这么低就是脑子进水了。我在想说不定我并不是多想努力和奋斗,我只是不想回家带娃,面对一屋子的琐碎,才在相对轻松的工作里逃避,我可能只是想偷懒而已。我为什么不换一个能赚更多钱的地方偷懒呢?
尽管做战略计划很难,但是也要想办法推进,尤其遇到高手的时候,记得讨教一二,至少让自己处于一直在思考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