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四国之旅(二):峡湾之国挪威

由丹麦乘豪华渡轮横渡卡特加海峡,第二天上午,就到达挪威首都奥斯陆。这个城市地处挪威南部峡湾,由于背山面水,故虽位于高纬北国,但冬夏均宜,城内家家花草缤纷,郊外处处山林苍郁,风光秀丽,得天独厚。

奥斯陆市政厅,是这座海洋城市的政治中心,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地,砖红色建筑前面的广场、花圃、喷泉,造型别致,极富公园格调。周围又有大量雕塑艺术,展示了挪威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情况。

我们参观了维格朗雕塑公园,园内陈列着挪威伟大的艺术家维格朗尽毕生岁月刻画人生的作品——212座由青铜、钢铁等各种材料雕琢而成的人像,男女老少都是赤身裸体,保持本真,千姿百态。其中以一座位于公园中央的花岗岩柱最为醒目。由柱根到柱顶,旋转雕刻着男男女女,展示着从老人到幼童的悲欢哀乐的人生过程,将生命的原始面貌赤裸裸地呈现眼前。石柱上的雕像揭示出人类生老病死的奥秘与循环,在艺术价值之外,更深具警世哲理。

驱车北上,穿越哈丹格冰河高原,沿途山明水秀,途经雪山飞瀑、高原湖泊、万年皑皑不融的冰河遗迹,时而可见红瓦小木屋或绿顶茅草屋,北国峡湾风情,令人陶醉!

抵达依山傍海、处处呈现恬静与安详的挪威第二大城柏根。柏根是通往挪威峡湾的门户,也是挪威最大的渔业根据地,集商业、渔业、观光胜地于一身。这个城市中,仍有百年历史的木屋建筑并列港边,古朴自然,色调柔美,配合着港口罗列的渔船、商船,别具一番诗意景象。

在柏根市附近,我们观赏了一个奇特的景点,即12世纪的建筑“支柱式教堂”。这是一所典型的完全的木造建筑,由于这类型的教堂建筑内部由支柱组合撑立,外部覆以宽厚的木板,故以“支柱”为名。屋顶部分,都披布着像动物鳞片的瓦块。在中古时代,荒野深山中,这种教堂建筑的装饰,浓浓地融合着基督教信仰和北欧神话的迷离气氛。柏根人细心重修之后,这种古拙传统风味仍丝毫未损。

挪威称“峡湾之国”,峡湾风光为世界之冠。挪威地形南北狭长,且有极尽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如果把挪威海岸线,包括峡湾、港湾,拉长计算,海岸线的长度足足有地球圆周的一半,这就是挪威峡湾地形所带来的最大特色了。

峡湾的形成,乃由于冰河侵蚀,海水侵入谷底,所以峡湾必与冰河、海洋密切相关。我曾游历、观赏过北美阿拉斯加的峡湾,但它们比不上世界之最的挪威峡湾的深长曲折和奇壮伟丽。

挪威最著名的有三大峡湾:哈丹格峡湾、松恩峡湾和盖伦格峡湾。哈丹格峡湾的风光,我们在赴柏根的途中已看到了。松恩峡湾是全世界最长最深的峡湾,我们专车穿越世界最长的峡湾隧道,再搭乘“观景火车”,专程观赏这冰河形成的飞瀑处处、悬崖峡壁、山高水阔的峡湾奇景。我们这次重点观赏的是盖伦格峡湾,就已游览过的二峡湾景象及对峡湾形成原因的感悟,我随即写诗两首,记述如下:

峡湾

冰河磨石落深渊,

海山交战成长川。

类似长江三峡景,

惜无冰川连海湾。

松恩峡湾

松恩峡湾世无双,

二百零四千米长。

水深一千三百米,

雪山飞瀑接海洋。


为探求峡湾的形成原因,我们乘车到以冰河美景闻名的观光小镇布利斯达,一窥大冰河的旷世奇景:皑皑白雪中泛着淡淡的蓝光,时光仿佛就冻结在看见的那一瞬间!对冰川落下到峡谷湖泊,再到峡湾的原始过程,于此就有了感性的了解。

我们再到盖伦格峡湾最顶端的城市盖伦格,自费参加达尔斯尼巴山观景公路之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高山雪景、山间未融化的冰湖,从高处还可望到城镇边的峡湾全景。导游说,要是5月份来此,因冰雪未融,还不能上山,看不到这番景象,现在6月中天气已转暖,能上山欣赏这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算是幸运的了。

我们登上“峡湾游轮”,徜徉于盖伦格峡湾,一个多小时的航程中,欣赏这个群山簇拥中的全世界最美丽的峡湾。盖伦格峡湾的奇特之美,可说是一种雄伟的阳刚之美,两岸山崖陡峭,绝壁耸立,伟岸苍劲,其间的山流瀑布大多水势急汹,飞沫远溅,蔚为壮丽。我特吟诗一首:

盖伦格峡湾

雄奇盖伦格峡湾,

悬崖峭壁排两岸。

雪峰冰川瀑布飞,

阳刚雄浑最壮观。

挪威一到冬季,冰雪盖满大地,而挪威又多高原山地,交通极不便利。于是挪威人自古便常以滑雪为冬季活动的主要方式。如今,滑雪成为挪威人最普遍的户外运动,也练就了挪威人在寒地中的健美体格,不论男女老幼,都有一身滑雪的好本领,我们特地到挪威滑雪胜地里尔哈默,参观1994年冬季奥运会的场地及滑雪跳台,并于山上俯瞰全城。

在挪威,能与丹麦的童话大师安徒生齐名的文学家,是戏剧大师易卜生(1828—1906年)。易卜生是世界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始祖,一生共写剧本26部,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他的代表作《玩偶之家》(1879)通过娜拉形象的塑造,提出了当时社会的法律、伦理和妇女地位等社会问题,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深刻有力。

《玩偶之家》里的那个娜拉,因无法忍受夫权而离家出走,易卜生以娜拉的砰然关门来结束全剧。这声音当年也震动过中国,1923年鲁迅写《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这三条都不好。鲁迅提出娜拉们的出路,首先在于经济权的获得,“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为此,要以韧性的奋斗,来改革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鲁迅的这个分析,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挪威于19世纪末由君主制转变为一个君主立宪制,1913年实现所有男女公民的普选权,成为全世界最先实行普选权的国家之一。在经济体制改革上,也成为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宏观调控成功结合的范例。如今,娜拉的后代已彻底翻身,挪威是世界上男女最为平等的国家之一,201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挪威排名第三,仅次于冰岛和芬兰。挪威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国民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再加以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思想的普遍确立,故连续6年(2001—2006)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2009年,仍高居最适宜居住国家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