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创新:个人、团队和组织
- 杨晓冬
- 604字
- 2021-03-12 19:17:50
2.3 勤奋的身心
勤奋的身心是创新者的发动机,也是创新者和各种困难面对面交锋的主力部队。只有通过勤奋的身心,创新者才有可能将其创意变为现实;也只有通过勤奋的身心,创新者才能保持想象的活跃。勤奋的身心也是创新者自我肯定,挖掘、验证、加强和呼应自己浩瀚思想的最佳途径。创新要成功必须获得大量的外部资源的支持,这些资源的拥有者不会因为一个奇伟瑰丽的想法而将资源和盘托出,他们需要看到创新者的执着和汗水。
曹晓昕将持续性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总结写入了他的杂文集《纯的杂——有关建筑》;景泉为了更好地构建和实现自己的想法不停学习建筑经济和城市设计;刘磊和张恒岩同时参与多个项目是常态,除了应对各个项目事务性的工作,还要努力实现每个项目的创新性。对建筑设计师来说,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模式是家常便饭。几位建筑设计师都期待中国建筑设计可以真正体现出中国的文化自信,涌现出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那样跨时代的建筑符号运用者,这还需要中国建筑师的长期求索和不停突破。
到最偏远和最落后的地区采风对刘晓耕来说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年要去1~2个月,有时长达3个月。在刘晓耕看来,创造就是坚持到底反复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情。传承和推广民族音乐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音乐工作者长期的坚持。
勤奋的身心使创新者真正成为创新者,而不仅仅是有些许新想法的思想家。勤奋的身心是驱动创新者前行的最主要的动力,帮助创新者自我成长、克服困难和障碍,最终产生有价值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