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史

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开创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2014年真题]

A.吕彦直、陈植

B.梁思成、刘敦桢

C.莫宗江、庄俊

D.杨廷宝、童甯

【答案】B

【解析】中国营造学社奠定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石,这里既涌现出梁思成、刘敦桢这样的第一代建筑史学的创立者,也培育了刘致平、陈明达、莫宗江、罗哲文、单士元等一批优秀的第二代建筑史学专家,其影响是深远的吕彦直、杨廷宝、梁思成、刘敦桢、童甯还被称为中国建筑界的“五宗师”。庄俊则是著名的开业建筑师和任职建筑师之一。

2.我国历史上佛教兴盛,具有灿烂的佛教建筑和艺术的时期是(  )。[2014年真题]

A.西汉和东汉

B.魏晋南北朝

C.唐宋

D.元明清

【答案】B

【解析】我国历史上佛教兴盛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如北魏、北齐、南朝时期佛寺众多,足以印证当时佛教建筑和艺术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艺术“变得更为成熟、圆淳”形成了佛寺、佛塔、石窟及其塑像、壁画等艺术发展时期。

3.唐代建筑的典型特征是(  )。[2014年真题]

A.斗栱结构职能鲜明、数量少、出挑深远

B.屋顶陡峭,组合复杂

C.木架采用各种彩画,色彩华丽

D.大量用格子门窗,装饰效果强

【答案】A

【解析】唐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斗拱硕大、屋檐高挑。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其他三项说明的是宋时期建筑的典型特征。

4.下列哪个说法出自明代造园家计成的《园冶》?(  )[2014年真题]

A.“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B.“万物负阴而抱阳”

C.“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D.“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

【答案】C

【解析】《园冶》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园林著作,全书共三卷,分为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和借景等十二个篇章。《园冶》的理论:巧于因借,精在体宜。A项出自孔子的《论语》,B项出自老子的《道德经》,D项引自柳宗元的《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5.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是(  )。[2014、2012、2007年真题]

A.两汉

B.东晋和南朝

C.隋唐

D.宋末明初

【答案】B

【解析】自然式园林,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中国“山水园林”等特有的山水审美观及其艺术形式的诞生,东晋和南朝时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6.我国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宫殿布局形式都是采用何种方式?(  )[2014年真题]

A.纵向三朝

B.左祖右社

C.城郭

D.高台宫室

【答案】A

【解析】隋唐至明清时期,宫殿布局发展至“第三阶段”,即纵向布置“三朝”时期(外朝、治朝、燕朝)。

7.柬埔寨的吴哥窟属于(  )。[2014年真题]

A.王宫

B.别墅

C.园林

D.庙宇

【答案】D

【解析】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哥特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

8.我国传统民居土楼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014年真题]

A.青藏高原、西康、内蒙古

B.广东、福建、赣南地区

C.豫中、晋中、陕北

D.四川、福建、云南

【答案】B

【解析】土楼是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的客家地区,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筑。它们是几次中国乃至东亚历史动荡和民众大迁徙的产物。

9.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干阑式住宅,其主要特征是(  )。[2014年真题]

A.多层、平屋顶、带外廊

B.底层架空、人居楼上

C.外墙采用糯米、砂石、石灰材料夯筑外墙

D.用石、竹材建造

【答案】B

【解析】干阑式多用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采用底层架空,上层作居住用。它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如广西壮族的麻栏、云南傣族的竹楼等。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

10.“抄手游廊”是哪种传统民居中常见的建筑组成部分?(  )[2014年真题]

A.福建客家土楼

B.广西壮族干阑式住宅

C.云南“一颗印”

D.北京四合院

【答案】D

【解析】抄手游廊,又称超手游廊、抄手廊、抄手回廊,是回廊的一种,指左右环抱的走廊,因其如两手作抄手状,故名抄手游廊。中国传统建筑中走廊的一种常用形式,多见于四合院中,与垂花门相衔接。

11.根据下列居民的剖视图判断,藏族碉楼是(  )。[2014年真题]

【答案】A

【解析】藏族碉楼是由藏族先民用石头建造的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方形建筑物。一般高三、四层,在高层有窗,可以抵挡外敌入侵。

12.颐和园“谐趣园”的造园手法,模仿自下列哪个江南名园?(  )[2014年真题]

A.吴江退思园

B.苏州留园

C.苏州拙政园

D.无锡寄畅园

【答案】D

【解析】谐趣园原名为“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

13.我国传统造园选石、品石的标准中,对应于石面不平、起伏多姿的品质是(  )。[2014年真题]

A.“透”

B.“瘦”

C.“漏”

D.“皱”

【答案】D

【解析】“皱”基本字义不平整。在园林中好石料要“褶皱多”,说的就是D项“皱”的特点。

14.我国古代建筑室内用于不完全分隔房间的固定构件是(  )。[2014年真题]

A.槁扇

B.罩

C.屏风

D.帷幕

【答案】B

【解析】“罩”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用于不完全分隔空间的构件,多用于室内,是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几何图案或缠交的动植物,神话故事等,在室内起着隔断空间和装饰的作用而且是固定的构件。

15.我国古代建筑中“斗栱”不具备下列的何种特征?(  )[2014年真题]

A.结构或者装饰

B.计量单位

C.象征地位身份

D.檐口曲线

【答案】D

【解析】斗拱称为“铺作”、“斗科”、“斗栱”、“牌科”等时代或地方名词。“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明清时期,“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斗拱从结构性向装饰性转化的特征较为突出。此外,它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国内各地汉族民居、墓室与园林建筑中也出现了斗拱以及变形装饰现象。这些内容目前对于古代社会身份地位象征的所指并不是非常明确,有些属于地方时代或民族的匠作技术、习俗问题。因此,根据排除法,选D。

16.宋代《营造法式》中规定作为建筑尺度标准的是(  )。[2014年真题]

A.间

B.材

C.斗口

D.斗栱

【答案】B

【解析】《营造法式》提出:“以材为祖”。把“材”材作为造屋尺度的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为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层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按规定而来,设计施工方便,供料估算有统一标准。

17.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性质、特点分类,平遥属于(  )。[2014年真题]

A.风景名胜类

B.民族及地方特色类

C.传统城市风貌类

D.古都类

【答案】C

【解析】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七类: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18.下列关于明代家具和清代家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明代家具多用曲线,清代家具多用直线

B.明代家具简洁不过多装饰,清代家具华丽较注重装饰

C.明代家具常用紫檀木,清代家具常用黄花梨

D.明代家具体现汉族审美,清代家具体现满族审美

【答案】B

【解析】B项,明代家具简洁不过多装饰,清代家具华丽较注重装饰。A项,合理的功能设与简练优美的造型是明代家具的重要特征,明代家具讲究严密的比例关系和适宜的尺度,在造型中多运用曲线,而清代家具骨架粗壮结实,方直造型多于明式曲圆造型,题材生动且富于变化,装饰性强,整体大方而局部装饰细腻入微。C项,明代家具主要使用的材料有小叶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梨木及榉木等五个主要品种,清代家具就木材而言,有紫檀、酸枝木、花梨木、楠木、乌木和榉木等。D项,清代家具,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继承、演变、发展,在沿袭明代家具风格的基础上,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风格。表现了从游牧民族,到一统天下的雄伟气魄,代表了追求华丽和富贵的世俗作风。

19.“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近代调查研究古建筑的学术团体,其创办人是(  )。[2012年真题]

A.梁思成

B.刘敦桢

C.朱启钤

D.杨廷宝

【答案】C

【解析】“中国营造学社”由朱启钤于1930年2月在北平正式创立,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它是一个研究中国传统营造学的学术团体

20.中国古代有工官制度,历史上著名的工官有(  )。[2012年真题]

A.隋代的宇文恺,宋代的李诫,明代的计成

B.隋代的宇文恺,宋代的李诫,明代的蒯祥

C.宋代的李诫,明代的蒯祥,清代的雷发达

D.隋代的宇文恺,明代的计成,清代的雷发达

【答案】B

【解析】根据建工版《中国建筑史》绪论“工官制度”一节提到隋宇文恺、宋李诫、明蒯祥三人。

21.宋代木结构的“侧脚”是指(  )。[2012年真题]

A.檐柱柱头向内倾斜

B.侧面柱子的柱础

C.侧面大梁的底部

D.大梁底部有所起拱

【答案】A

【解析】宋代《营造法式》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面位置檐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则在两个方向都有倾斜,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22.下图从左到右四个古塔的建造朝代和地点分别是(  )。[2012年真题]

A.唐—扬州;辽—大同;五代—登封;隋—大理

B.南梁—扬州;辽—应县;隋—嵩山;五代—大理

C.南唐—南京;辽—蓟县;北魏—嵩山;唐—西安

D.南唐—南京;辽—应县;北魏—登封;唐—西安

【答案】D

【解析】图片显示的古塔分别是南唐时期所建的南京栖霞寺塔,应县辽代木塔佛宫寺释迦塔,登封北魏嵩岳寺塔,西安唐代荐福寺小雁塔。

23.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建筑是(  )。[2012年真题]

A.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B.山西五台山南禅寺

C.河北正定隆兴寺

D.西安大明宫麟德殿

【答案】B

【解析】南禅寺大殿——山西五台,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建,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24.图示民居建筑从左到右分别位于(  )。[2012年真题]

A.河南、安徽、云南

B.陕西、浙江、贵州

C.河北、安徽、云南

D.河南、浙江、贵州

【答案】A

【解析】图中最右边一张照片位于云南丽江古城。左边一张图为河南窑洞地坑院场景,中间一张为安徽宏村徽派建筑。

25.下列哪种民居采用了木构抬梁的住宅构筑类型?(  )[2012年真题]

A.壮族干阑式住宅

B.新疆阿以旺

C.福建客家土楼

D.北京四合院

【答案】D

【解析】A项,壮族干阑为穿斗式住宅构筑类型;B项,新疆阿以旺为生土做法;C项,福建土楼采用穿斗、版筑法土木混合结构,土楼在建筑局部、单层祠堂等采用抬梁做法。D项,北京四合院为木构抬梁的住宅构筑类型。

26.图示民居建筑从左到右分别位于(  )。[2012年真题]

A.福建、广西、辽宁

B.福建、广西、山西

C.广东、贵州、山西

D.福建、贵州、辽宁

【答案】B

【解析】图中民居建筑从左至右分别是福建永定土楼,广西黎平侗寨鼓楼式风雨桥程阳桥,山西祁县乔家大院。

27.“三坊—照壁”和“四合五天井”是哪个地方和民族的住宅布局形式?(  )[2012、2008年真题]

A.湖南,土家族

B.贵州,侗族

C.广西,壮族

D.云南,白族

【答案】D

【解析】中国各民族住宅采用院落形式的主要是汉族、藏族、白族等。其中“三坊—照壁”是云南大理白族住宅建筑中的特征,其布局形式也有着“四合五天井”的形式。

28.清代帝苑一般由两大部分构成,分别是(  )。[2007、2012年真题]

A.猎场和园林

B.山形和水系

C.宫室和园林

D.林木和叠石

【答案】C

【解析】清代帝苑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宫室部分占据前面的位置,以便交通和使用,园林部分处于后侧,犹如花园。

29.在江南私家园林中作为主体建筑与构图中心的是(  )。[2012年真题]

A.亭子

B.厅堂

C.楼阁

D.游廊

【答案】B

【解析】江南私家园林建筑以厅堂为主,《园冶》因此有“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之说。江南私家园林的厅堂主要有四面厅、鸳鸯厅、花篮厅等形式。

30.欧洲园林可分为哪两大类型(  )。[2012年真题]

A.一类以平原、水面为主,另一类以山坡草地为主

B.一类以几何构图的草地花坛为主,另一类以自然生长的森林为主

C.一类起源于意大利而发展于法国,另一类为英国式

D.一类为意大利式,另一类为法国式

【答案】C

【解析】欧洲园林的流派主要受到意大利和东方的影响形成,以几何构图兼有台地的规则式法国园林,另一类是田园牧歌式的英国式,以自然趣味为主。

31.获得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首奖的建筑师是哪一位?(  )[2012年真题]

A.庄俊

B.杨廷宝

C.吕彦直

D.梁思成

【答案】C

【解析】获得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首奖的建筑师是吕彦直。

32.下列哪项全部是我国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项目?(  )[2012年真题]

A.九寨沟、中国丹霞、三江并流、中国南方喀斯特

B.三清山、华山、张家界、黄山

C.黄龙、五大连池、峨眉山、庐山

D.可可西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武夷山、长白山

【答案】A

【解析】B项中的华山、C项中的五大连池、D项中的可可西里、长白山没有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庐山是文化景观。只有A项符合题目要求。

33.下列哪项全部是我国入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项目?(  )[2012年真题]

A.泰山、武陵源、丽江古城、武夷山

B.泰山、武夷山、黄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C.九寨沟、三江并流、黄山、武夷山

D.九寨沟、武夷山、黄山、武陵源

【答案】B

【解析】选项中属于世界名录双遗产项目的是泰山、武夷山、黄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34.战国时期对城市的发展及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的重要著作是(  )。[2012年真题]

A.《管子·度地篇》

B.《孙子兵法》

C.《周礼·考工记》

D.《商君书》

【答案】D

【解析】战国时代的城市布局,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秦统一中国后,发展了“象法天地”的理念,即强调方位,以天地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

35.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是(  )。[2012年真题]

A.夏代

B.商代

C.战国时代

D.南北朝时期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从出现雏形到最后形成,经历了:夏代的天文学、水力学和居民点建设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盛行迷信占卜、崇尚鬼神。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布局;周代时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召公和周公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36.梁思成先生在设计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时,借鉴了颐和园的昆明湖碑。从下图可以看出前者要比后者大得多,这表明设计者在以下哪个方面把握得很好?(  )[2011年真题]

A.建筑造型

B.建筑比例

C.建筑尺度

D.建筑环境

【答案】C

【解析】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梁思成先生成功把握建筑尺度的一个设计实例,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

37.中国古代用于分隔建筑室内空间的固定木装修隔断称为(  )。[2011年真题]

A.幕

B.屏

C.罩

D.帷

【答案】C

【解析】屏和罩均属木装修隔断,而屏可活动,罩则是固定的。

38.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21世纪议程》是(  )。[2011年真题]

A.作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21世纪议程》的组成部分

B.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C.中国在21世纪经济建设的目标和纲领

D.中国在21世纪的人口和环境政策

【答案】B

【解析】《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政府响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21世纪议程》,于1994年提出的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主要内容是“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39.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是指(  )。[2011年真题]

A.这种太阳能建筑不借用泵、风机来输送太阳能,不用光电转换系统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B.这种太阳能建筑是属于传统地区利用太阳能的乡土建筑,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C.这种太阳能建筑是对太阳能的被动使用,即有太阳时有效,无太阳时(阴天、夜间)无效

D.这种太阳能建筑的设计者不具主动权,要依从居住者的要求

【答案】A

【解析】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工作机理是“温室效应”。它的外围护结构应具有较大的热阻,室内要有足够的重质材料,如砖石、混凝土,以保持房屋有良好的蓄热性能,它并非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无太阳时可利用建筑本身的蓄热采暖,设计者是有主动权的。

40.从“全生命周期”看,下列材料哪一项全部是“绿色材料”?(  )[2011年真题]

A.钢材、混凝土、石材

B.钢材、木材、生土

C.混凝土、黏土砖、生土

D.木材、黏土砖、石材

【答案】B

【解析】绿色建材是指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中的墙体材料和水泥,其原料源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由此每年要破坏大量土地,另一方面建筑垃圾等的堆放也占用大量土地。绿色建材的标准是既要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废弃物,并具有节能,净化功能及有利人类身心健康。如天然的生土、石材、木材、竹材和棉布等,不含有害的化学物质、符合回归大自然的趋势,既高雅又朴实。黏土砖,取土烧砖破坏生态环境,已被我国政府明令禁止使用。

41.近年来被屡屡提到的“低碳”概念是指(  )。[2011年真题]

A.减少煤炭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C.减少含碳物质的使用

D.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答案】D

【解析】“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42.我国颁布的有关绿色建筑的第一部国家标准是(  )。[2011年真题]

A.《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B.《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C.《生态住区和住宅评价标准》

D.《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及细则》

【答案】A

【解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颁布的有关绿色建筑的第一部国家标准。

43.下列三座中国古代石建筑,从左到右,其建造朝代分别是(  )。[2011年真题]

A.唐、北魏、南梁

B.隋、东汉、唐

C.汉、北魏、唐

D.隋、东汉、南梁

【答案】D

【解析】三张照片的内容分别是河北赵县隋赵州桥、四川雅安东汉高颐子母阙、江苏南京南梁建康萧景墓石刻。

44.下列三组中国古代建筑,按建造年代从远至近排序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

.北京妙应寺白塔;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山西应县释迦塔

A.

B.

C.

D.

【答案】A

【解析】所示图片建造年代排序是:北京元代妙应寺白塔(公元1271年)、河南登封北魏嵩岳寺塔(公元520年)、山西应县辽代佛宫寺释迦塔(公元1056年)。从远至近,其年代顺序为A。

45.《营造法式》中“材、栔”分别是指(  )。[2011年真题]

A.建筑用材、屋架结构

B.计量单位、屋架结构

C.计量单位、屋面坡度

D.建筑用材、屋面坡度

【答案】C

【解析】《营造法式解读》表示:材、栔都是宋代建筑的计量单位。

46.下列三座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  )。[2011年真题]

A.广州中山纪念堂、北京协和医院、南京党史陈列馆

B.重庆大会堂、北京协和医院、南京中央博物院

C.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中央博物院

D.重庆大会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党史陈列馆

【答案】C

【解析】图示三座建筑从左至右分别是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中央博物院。

47.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竞赛获首奖的建筑师是(  )。[2011年真题]

A.庄俊

B.杨廷宝

C.吕彦直

D.梁思成

【答案】C

【解析】19世纪20年代,在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竞赛中获首奖的建筑师都是吕彦直。

48.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建筑是(  )。[2011年真题]

A.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B.山西五台山南禅寺

C.河北正定隆兴寺

D.西安大明宫麟德殿

【答案】B

【解析】唐代木建筑的营造时间及历史地位如下:A项,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建,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B项,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建,现存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C项,河北正定隆兴寺,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建。D项,西安大明宫麟德殿,唐高宗麟德年间(公元665年)建,毁于唐僖宗光启年间(886年),是迄今为止唐代建筑中形体组合最复杂的大建筑群。

49.抬梁式木构架、穿斗式木构架、竹木构干栏式、砖墙承重式四种结构形式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2011年真题]

A.北京四合院、安徽徽州民居、云南傣族民居、山西晋中民居

B.江苏苏州民居、福建永定民居、广西壮族民居、陕西关中民居

C.江苏苏州民居、江西婺源民居、云南傣族民居、陕西关中民居

D.北京四合院、云南白族民居、广西侗族民居、山西晋中民居

【答案】D

【解析】北京四合院为抬梁式木构架,云南白族民居为穿斗式木构架,广西侗族民居、云南傣族民居等为竹木干栏式,山西晋中民居为砖墙承重式。

50.下列为民居建筑平面示意图,从左到右分别是哪些地方的民居?(  )[2011年真题]

HWOCRTEMP_ROC320

A.四川灌县、江苏苏州、安徽黟县

B.云南大理、福建永定、江苏吴县

C.四川灌县、福建永定、山西平遥

D.云南大理、山西祁县、江西婺源

【答案】B

【解析】本题图示分别为云南大理一颗印住宅、福建永定遗经楼、江苏吴县东阳卢宅。

51.“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四大名山是指(  )。[2011年真题]

A.山西五台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浙江普陀山

B.江西三清山、四川峨眉山、山东泰山、河南嵩山

C.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D.山西五台山、江西龙虎山、安徽九华山、湖北武当山

【答案】C

【解析】“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四大名山,即四大菩萨道场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和浙江普陀山。

52.明清著名私家园林退思园、寄畅园、个园分别位于哪个城市?(  )[2011年真题]

A.苏州、常州、无锡

B.吴江、无锡、扬州

C.吴江、苏州、扬州

D.苏州、无锡、吴江

【答案】B

【解析】退思园建于吴江,其设计者袁龙巧妙利用不到十亩面积,设计了坐春望月书楼、琴房、退思草堂、闹红一舸、眠云亭等建筑;寄畅园建于无锡,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个园位于扬州,它曾是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53.欧洲的园林有以下哪两大类?(  )[2011年真题]

A.法国平地上的几何构图、意大利台地式的田园风光

B.法国以几何构图为基础、英国牧歌式的田园风光

C.意大利的人工造园多建筑小品、法国的自然林木和湖泊

D.南欧的台地式葡萄园、北欧的草原式风光

【答案】B

【解析】欧洲的园林有两大类,一类起源于意大利,发展于法国的以几何构图为基础;另一类为英国式,为牧歌式的田园风光,与原野没有界线,以自然趣味为主。

54.下列哪一组全部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2011年真题]

A.平遥古城、福建土楼、周庄同里江南古镇群

B.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

C.泰山、大足石刻、武当山古建筑群

D.故宫、拉萨布达拉宫、嵩山少林寺

【答案】C

【解析】A项,周庄同里江南古镇群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B项,麦积山石窟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D项,嵩山少林寺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55.我国古代运用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与自然相结合建造的城市典范是(  )。[2011年真题]

A.金陵

B.邺城

C.隋长安

D.东都洛阳

【答案】A

【解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三国时期,魏国邺城规划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其规划布局对以后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吴国国都迁都于金陵,其城市用地依自然地势发展,皇宫位于城市南北中轴线上,重要建筑以此对称布局。里坊制在隋唐长安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东都洛阳则是延续了隋唐长安城的里坊制。金陵是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和与自然结合的规划理念相结合的典范。

56.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商业建筑类型的一组建筑是(  )。[2010年真题]

A.商铺、旅店、养济院

B.商铺、文会馆、酒楼

C.塌坊、会馆、商铺

D.商铺、旅店、文会馆

【答案】C

【解析】塌坊是供出租用的货栈称谓;会馆即商贾集会场所,是商业行会的意思。商铺是通常意义上的百货营销之所。旅店、酒楼也属于商业建筑类型。文会馆为文人雅集场所,养济院属于官办慈善场所。

57.以其独特的不规则布局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是(  )。[2010年真题]

A.汉长安

B.明南京

C.明清北京

D.宋东京

【答案】A

【解析】古代城市建设中,各个朝代的城市各有不同:宋东京和明清北京城布局特点:三城相套、轴线对称,城市空间布局高度艺术性,都有矩形的城墙,街道平直,城市布局规则。明南京即明清北京空间布局摹本,其的特点有:皇城区、居民与商业区、军事区分区明确;城墙全部用条石与大块城砖砲成,由长江各省118县烧制。汉长安与明南京在不规则布局方面比较,汉长安城内布局全未按礼制对都城的规定,宫殿与民居杂处。除城市轮廓参差不齐,形似斗之外,内部格局也因建造多为改扩建和多次建设形成,充分利用无轴线序列和空间的对称性,相较于明南京的不规则布局更为独特。

58.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处于第三阶段的是(  )。[2010年真题]

A.盛行高台宫室

B.雄伟前殿与官苑相结合

C.纵向布置“三朝”

D.严格对称的庭院组合

【答案】B

【解析】中国宫殿建筑四个阶段发展顺序依次是:“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59.古代帝陵建筑中开启曲折自然神道之先河的是(  )。[2010年真题]

A.唐乾陵

B.宋永昭陵

C.明孝陵

D.明十三陵

【答案】C

【解析】明孝陵首开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的神道作为后世子孙陵寝共用神道的制度。神道两边分布的12对石像生和4对石人,石刻风格多样,造型厚重简朴,融整体宏大与局部精细为一体,也代表了中国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60.位于日喀则西一百公里的萨迦南寺采用了城堡建筑形式,与西藏其他寺院形式不一致,其主要原因是(  )。[2010年真题]

A.教义影响

B.政治及防御影响

C.地理环境影响

D.区域文化影响

【答案】B

【解析】在2005年~2007年间的考古工作,清理发掘了萨迦南寺的东面、南面、西面的羊马墙以及护城河壕沟,还有东面的两座门址。羊马城城墙和护城河壕沟环绕在萨迦南寺内城的四周,羊马城墙直接建在护城河壕沟内侧之上,和内城墙共同构成立体防御体系。作为寺庙和萨迦政权都城,萨迦南寺的政治和防御影响,形成其城堡状建筑形式。

61.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八边形平面的塔是属于哪个时期?(  )[2010年真题]

A.北魏

B.隋

C.唐

D.五代

【答案】C

【解析】目前已知最早的八边形平面的塔是唐代的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塔。建于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是一座平面八角形单檐仿木构的砖塔。

62.我国古代在建城选址上的首要原则是(  )。[2010年真题]

A.具备“天人合一”的理想景观模式

B.具备交通优势

C.具备良好的防卫性

D.具备方便的用水及防涝条件

【答案】D

【解析】古人在建城选址时,历代都重视解决水源问题,因为城市用水对于一个几十万至100万以上人口的都城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关于城市的排水问题,历代实践和记载也体现其建设的重要性。如清世袭承揽沟渠疏浚的董姓承包商“沟董”,即绘有北京内城沟渠图。

63.高台式楼阁中用于登临眺望的结构层称为(  )。[2010年真题]

A.平坐

B.方城明楼

C.天宫楼阁

D.勾阑

【答案】A

【解析】高台式楼阁用斗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座。方城明楼为陵墓地宫上的碑亭、马道等建筑形制。天宫楼阁为内檐装修中藻井的高级做法,排列宫室木样类建筑模型等于升起的天花之中,模拟神话世界情境。勾阑,即栏杆;栏板、勾片阑杆、寻杖栏杆,或鹅颈椅、飞来椅、美人靠、吴王靠等对应地方和时代营造方式的称谓。

64.目前我国已知最早、最典型的农耕聚落遗址是(  )。[2010、2008年真题]

A.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

B.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D.西安半坡村遗址

【答案】B

【解析】从农耕聚落遗址时间排序上看,以上所列举各遗址最早、最典型的为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5000~7000年。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年;西安半坡村遗址,与姜寨同期,距今约4000年;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距今约3000余年。

65.我国传统住宅采用砖墙承重构筑类型的主要分布地,不包括(  )。[2010年真题]

A.山西

B.陕西

C.河南

D.皖南

【答案】D

【解析】我国传统住宅采用砖墙承重构筑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在山西、河北、陕西、河南等省份。

66.北京四合院中划分内外院空间的建筑要素是(  )。[2010年真题]

A.夹道

B.照壁

C.抄手游廊

D.垂花门

【答案】D

【解析】北京四合院中划分内外院空间的建筑要素是垂花门,俗称“二门”。垂花门是指沟通四合院内外院的门,它两侧连接抄手游廊,把院落截然分为内外两部分。

67.江南民居为打破正房屋脊平直的形态,主要采用下列哪种做法?(  )[2010年真题]

A.增加脊饰

B.端部起翘

C.中部突起

D.分段处理

【答案】B

【解析】江南民居注重屋脊脊饰,为了打破正房屋脊平直的状态,采用分3段处理的方式,脊端部轻巧起翘,即升起做法。

68.客家土楼选址注重风水,其主入口不能朝(  )。[2010年真题]

A.东

B.南

C.西

D.北

【答案】D

【解析】客家土楼按照其祖源北方习俗,建筑一般坐北朝南,按照地方风水说,建筑基址可以朝东、朝西,但是不能朝北。

69.以祠堂为中心、中轴对称且具有单元式住宅特征的民居是(  )。[2010年真题]

A.北京四合院

B.新疆阿以旺

C.福建客家土楼

D.徽州民居

【答案】C

【解析】福建客家土楼,基本居住模式以集成式住宅的形制形成单元式住宅聚落特征,祠堂位于其民居建筑群体的中心点。无论圆、方、弧形楼等,均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形制,均中轴对称。

70.下列关于窑洞住宅描述错误的是(  )。[2010年真题]

A.经济适用

B.少占农田

C.施工周期短

D.防火隔声

【答案】C

【解析】窑洞的分类包括:靠山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砖砌式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相对于木结构、砖石结构等,窑洞施工周期较长。

71.山西襄汾丁村的道路系统有许多支路采取“丁”字形,这种布局出于什么考虑?(  )[2010年真题]

A.讲究“五音姓利”

B.设置“对景景观”

C.形成“向阳人家”

D.以示“不泄风水”

【答案】D

【解析】山西明清风貌襄汾丁村“丁”字形支路的布局主要是出于风水的考虑,即“不泄风水”。

72.我国自然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是(  )。[2010年真题]

A.秦朝

B.东晋与南朝

C.隋朝

D.唐朝

【答案】B

【解析】我国自然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是东晋与南朝。对隋、唐时期的园林兴盛有直接影响。秦朝园林则带有神话皇权及朴野自然的大型狩猎园囿阶段的建设特点。

73.拥有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中国园林是(  )。[2010年真题]

A.颐和园

B.避暑山庄

C.圆明园

D.拙政园

【答案】C

【解析】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中国园林圆明园西洋楼一带建筑等,拥有巴洛克建筑的风格特点。

74.唐宋以后的园林日趋世俗化,其根本原因是受到哪种思想的影响较多?(  )[2010年真题]

A.佛教

B.道家

C.儒家

D.风水

【答案】C

【解析】唐宋以后的园林日趋世俗化,根本原因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对照道家的出世思想。

75.“巧于因借,全天逸人”是对我国利用自然山水来创造风景的基本概括,下列哪项实例最精彩地运用了“因”的手法?(  )[2010年真题]

A.嘉兴南湖

B.杭州西湖

C.扬州瘦西湖

D.南京莫愁湖

【答案】B

【解析】“巧于因借,全天逸人”这句话出自造园名著《园冶》,即在建筑的处理中,注意借景,框景和对景,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做到丰富的空间感受,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对理景中利用自然山水来创造风景的手法的基本概括。至于“因”城邑治水之功,加以美化,使之成为市民就近休憩之所,更是十分成功的办法,杭州西湖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例子。

76.江南乡村村头理景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是(  )。[2010年真题]

A.江苏吴县东山村

B.安徽歙县棠樾村

C.安徽歙县唐模村

D.江西婺源理坑村

【答案】C

【解析】江南乡村村头理景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是安徽歙县唐模村。根据《中国建筑史》第六章园林与风景建设结尾所述:“唐模是江南村头理景最具代表性的遗例之一,它的内容多样,人工构筑与自然地形结合得非常巧妙,创造出了一种私家园林所不具备的田园风光之关”。

77.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总平面特征可概括描述为(  )。[2010年真题]

A.“太极图”结构

B.“长卷式”景观

C.“天人合一”观念体现

D.“院落空间”为基础的空间秩序

【答案】A

【解析】通过“同构”和“拓扑”关系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总平面特征可概括描述为“太极图”结构。“它形象地蕴含了向心、互否、互含三种关系。我们甚至可以发现若干著名园林的总平面与太极图同构。”

78.“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之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出自下述我国古代哪部专著中?(  )[2010年真题]

A.《易经》

B.《墨子》

C.《周礼》

D.《管子》

【答案】A

【解析】“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之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出自《易经·系辞下》,记载的是当时古人货物贸易的行为活动,这句话的意思是以中午作为集市的时间,招致天下民众,聚集天下货物,相互交易后回家,各自获得所需要的物品。

79.中国古代历史上掀起都城建设高潮的时代是(  )。[2010年真题]

A.春秋战国时代

B.秦时代

C.三国时代

D.南北朝时期

【答案】B

【解析】我国最早的夏王朝的都城在如今河南偃师的二里头,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宫殿建筑。到了商朝以后,宫殿建筑已经非常雄伟,都城也建得相当规范。再到后来都城的功能越来越多,建筑更加讲究。直到秦始皇的秦咸阳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上达到了一个高峰。

8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是下述何人勘测定址的?(  )[2010年真题]

A.召公和周公

B.伍子胥

C.范蠡

D.宇文恺

【答案】A

【解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是周成王派召公和周公相宅,营建东都洛邑。

81.我国古代城市雏形形成于下列哪个时代?(  )[2010年真题]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春秋战国时代

【答案】B

【解析】中国奴隶社会的城市是在奴隶主封地中心(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如: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安阳的殷墟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

82.下列哪项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描述不确切?(  )[2010年真题]

A.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

B.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C.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D.强调天圆地方

【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83.下列哪项规律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形态?(  )[2010年真题]

A.由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发展

B.先发展东海岸的城市再逐步发展中西部城市

C.发展的重点是内地沿江河的城市

D.海上交通使港口城市成为商旅中心

【答案】C

【解析】在古代城市的交通方式中水运是快捷廉价的最佳选择。古代内地沿江河的城市具备发展的优越条件,交通便利同时水源丰富。

84.对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解,错误的是(  )。[2010年真题]

A.对资源合理利用,少用不可再生资源;发展应是支持性发展,而非掠夺性发展

B.中心内容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涉及社会、文化等领域

C.要从全局、长远的观点考虑发展,只顾眼前短期局部效益可能得不偿失,是饮鸩止渴

D.减少对自然界的污染和遗留废弃物

【答案】B

【解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发展,是当代人的发展不影响子孙后代的发展机会,涵盖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多方面内容。

85.“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出自(  )。[2009年真题]

A.老子《道德经》

B.孔子《论语》

C.墨子《墨经》

D.周文王《周易》

【答案】A

【解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这句话是来说明建筑从组成角度分析,是由有形的实体与无形的虚空形成的空间。还曾被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引用,以说明建筑实体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86.有关中国古代城市中的“里坊制”,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

A.里坊制的确立开始于汉代,以东汉都城洛阳为代表

B.里坊制的鼎盛时期以唐长安为代表,严格的里坊管理持续到唐末

C.北宋都城汴梁打破了里坊制,开始了开放式的城市布局

D.元大都方格网布局的街道和“胡同”是里坊制的延续

【答案】C

【解析】里坊制延续到宋初,宋代手工商业活跃繁荣,自古以来的城市里坊制度被突破,拆除坊墙,临街设市肆,沿巷建住房,形成开放性城市。由于商业发达,城中到处临街开设商店、酒楼、医铺、药铺等,里坊制在这里被彻底废除,开始了开放式的城市布局。

87.对于清式建筑做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2009年真题]

A.使用斗棋的大木大式建筑又称殿式建筑

B.一般民房只能用大木小式

C.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标准

D.小木作包括屋顶铺瓦和脊饰工程

【答案】D

【解析】小木作是古代汉族传统建筑中指大木构件以外的非承重的木构件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工作,包括:门、窗、槅扇、栏杆、天花、藻井等。小木作,又称装修,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屋顶铺瓦和脊饰工程不属于小木作。

88.下列有关中国传统民居住宅结构类型的陈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  )[2009年真题]

A.北方多用木构抬梁式,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

B.南方多用木构穿斗式,如皖南徽州民居住宅

C.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D.广西和贵州的壮族、侗族民居住宅常用干阑式

【答案】B

【解析】南方民居住宅,如在皖南徽州、江浙等地,多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如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彝族住宅构架用穿斗而不落地,形成木拱架。山墙边贴用穿斗式增强其抗风性能,明间则改用大梁联系前后柱,为抬梁、穿斗混合式,使空间开敞、庄重。

89.唐宋至明清,中国园林在东晋和南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2009年真题]

A.规模扩大,普及民间,形式多样,建筑增多

B.理景的普及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手法精致化

C.从帝王园囿转向私家园林,从田庄气息转向“诗情画意”,从“阡陌纵横”转向“堂馆亭阁”,从儒家思想转向道家思想

D.理园情趣诗意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自然化,造园手法简约化

【答案】B

【解析】中国园林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包括:汉以前以帝王贵族狩猎苑囿为主体;魏、晋、南北朝山水园林奠基(园林成为真正的艺术);唐代风景园全面发展;两宋造园普及;明、清—园林的兴盛时期。东晋和南朝是中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

90.清代帝苑的构成要素有(  )。[2009年真题]

A.宫室建筑和园囿建筑两个部分

B.自然的山水和人工的建筑两个部分

C.山林、湖泊、建筑三个部分

D.居住与朝见的宫室和供游乐的园林两个部分

【答案】D

【解析】清代的帝苑一般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宫室部分占据前面的位置,园林部分位于后面。

91.下图所示三种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从左到右分别是(  )。[2009年真题]

HWOCRTEMP_ROC30

A.盆顶,平顶,卷棚

B.盆顶,盝顶,歇山

C.盔顶,盝顶,卷棚

D.盔顶,盝顶,歇山

【答案】C

【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从左至右分别是:盔顶、盝顶、卷棚。盔顶是古代汉族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由于屋顶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因而命名为盔顶。其特征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盝顶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盝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卷棚顶,即卷棚式屋顶,又称元宝顶,是古代中国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为双坡屋顶,两坡相交处不作大脊,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92.关于中国传统木结构中“移柱造”和“减柱造”做法,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

A.“移柱造”和“减柱造”在一个建筑中不同时使用

B.唐、宋、辽、金建筑中常有应用

C.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采用了“减柱造”

D.这些做法在元、明还在使用

【答案】C

【解析】减柱造:古代建筑柱网平面中减掉部分金柱的做法。出现于11世纪后,金代的地方建筑中用减柱造、移柱造之风盛行,被认为“制度不经”。如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内柱仅留两根,是减柱造极端之例。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悬山顶。平面中减柱甚多,仅前檐次间缝二柱及后檐明间缝二柱保留。移柱造,在木结构中将若干内柱移位,增加或减少柱距,以达到所需要空间和功能的做法。这种作法常见于宋、辽、金、元时代的建筑中。

93.关于中国传统木结构中“侧脚”的做法,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2009年真题]

A.是指外檐柱和两侧山墙柱向内稍有倾斜

B.在宋、元时采用

C.在宋《工部工程做法》中加以规定

D.在明、清已大多不用

【答案】C

【解析】根据《营造法式》,侧角是指外檐柱向内倾斜。檐柱向内倾柱高的10/1000,两山檐柱向内倾8/1000,角柱两个方向都倾,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94.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两大特征是(  )。[2009年真题]

A.使用当地材料、适应当地气候

B.农耕生产的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C.以适应地缘展开生活方式,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D.以风水选址、以伦理组织

【答案】C

【解析】乡村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包括所有的村庄和拥有少量工业企业及商业服务设施,但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乡村集镇。由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一直存有早期聚落的两大特征:以适应地缘(如当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展开生活方式;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95.“碉楼”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什么民族的住宅?(  )[2009年真题]

A.川藏地区;羌族、藏族

B.云贵地区;苗族、彝族

C.青藏地区:蒙古族、藏族

D.川滇地区;藏族、彝族

【答案】A

【解析】碉楼是一种特殊的汉族民居建筑,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形成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西南地区的羌、藏民族土筑石砌的住房俗称碉房,这种形式的住宅有的附有碉楼。碉房主要分布在川藏地区,是羌族、藏族的住宅。

96.“阿以旺”是哪一种建筑的地方称谓?(  )[2009年真题]

A.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的维吾尔族住宅

B.西北草原少数民族的毡包

C.分布于新疆北部哈萨克族木结构住宅

D.新疆地区定居的蒙古族平屋顶住宅

【答案】A

【解析】阿以旺在维吾尔族语中有“夏室”的意思,是一种开发的建筑空间,以新疆和田地区的最为典型。“阿以旺”是新疆维吾尔族常见的一种住宅,其结构形式采用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中留天井采光,天窗高出屋面约40~80cm,供起居、会客之用,后部做卧室,亦称冬室,也用井孔采光。

97.中国特有的山水审美观以及它的外化成果——山水诗、山水散文、山水画、山水园林诞生于哪个时期?(  )[2009年真题]

A.西汉

B.汉末至南北朝

C.隋唐

D.唐宋

【答案】B

【解析】汉末至南北朝,人们经过了战乱痛苦,回归自然的思想兴起。道家思想大行其道,清谈和玄学成为风尚。追求个性的觉醒,从物欲的享受提高到精神领略阶段,激发了倾心自然山水的热情。山水诗、画、园林、散文是中国特有的审美观的外化成果。

98.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有作为的工官,较为突出的有李诫、宇文恺、蒯祥,这三个人所在的朝代分别是(  )。[2009年真题]

A.唐朝、宋朝、清朝

B.隋朝、宋朝、明朝

C.宋朝、隋朝、明朝

D.宋朝、唐朝、元朝

【答案】C

【解析】李诫是北宋哲宗、徽宗两朝宫廷主管皇家建筑的官员,前后在将作监任职13年,主持修建工程多项,他所编写的《营造法式》一书是一本极为珍贵的术书。宇文恺在隋朝任将作大匠等高官,曾主持规划修建了隋大兴城和洛阳城,多次监造大型土木工程,曾考证“明堂”,并著有《明堂图说》等书。蒯祥是明代著名的能工巧匠,明代修建北京宫殿、苑囿、寺庙、陵寝均由他参与设计营建,官至工部侍郎。

99.下列哪一组全部属于我国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真题]

A.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周庄同里江南古镇群、安徽宏村古民居

B.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敦煌石窟

C.苏州园林、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D.北京故宫、拉萨布达拉宫、福建土楼、大足石刻

【答案】D

【解析】A项中的周庄同里江南古镇群、B项中的麦积山石窟以及C项中的圆明园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00.下列哪一组全部属于我国入选的世界自然遗产?(  )[2009年真题]

A.黄山、三江并流、华山

B.中国南方喀斯特、武夷山、三清山

C.黄龙、峨眉山、庐山

D.长白山、武当山、九寨沟

【答案】B

【解析】A项中的华山、C项中的庐山和D项中的长白山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101.《周礼·考工记》体现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是(  )。[2009年真题]

A.以管子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理念

B.崇尚商品经济和世俗生活的规划思想

C.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

D.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答案】D

【解析】《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记述了关于周朝王城建设的制度,是按封建等级而规定城市用地、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的差别。其城市布局为皇城居中,社会等级分明。其城市规划思想,体现了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102.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借鉴了颐和园的昆明湖碑,人民英雄纪念碑要比昆明湖碑大得多,这表示该设计在如下哪个方面把握得很好?(  )[2008年真题]

A.建筑尺度

B.建筑造型

C.建筑细部

D.建筑环境

【答案】A

【解析】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在建筑尺度方面把握得很好,从而使人们能在视觉上感受到建筑物实际体量的高大,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

103.西安大雁塔塔身构图手法属于(  )。[2008年真题]

A.连续的韵律

B.渐变的韵律

C.起伏的韵律

D.交错的韵律

【答案】B

【解析】韵律美有几种不同的类型:连续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的韵律、交错的韵律。渐变韵律是指布局连续重复的部分,在某一方面作规则的逐渐增加或减少所产生的韵律。如体积的大小,色彩的浓淡,质感的粗细等,也称之为渐层。西安大雁塔以大小与高度递减的圆券与出檐交替重复出现,既取得了渐变的韵律感又满足了结构稳定的要求。

104.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大致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唐大明宫属于哪个阶段?(  )[2008年真题]

A.茅茨土阶

B.高台宫室

C.前殿后苑

D.前朝后寝

【答案】C

【解析】茅茨土阶是宫殿的原始阶段,高台榭、美宫室是春秋战国时宫殿的特色。唐代大明宫属于前殿与宫苑结合的阶段。前朝后寝是自商周以来就存在的制度,但历代多有变化,直至明初复古,才有前朝后寝的形制。

105.按清代工部《工程作法》规定,大木小式建筑的面阔尺度由下列哪项来确定?(  )[2008年真题]

A.斗口尺寸

B.斗栱尺度

C.檐柱高度

D.明间面阔及檐柱径

【答案】D

【解析】大木小式建筑不用斗拱,与斗口尺寸及斗拱尺寸无关。明间面阔视基地条件及业主愿望而定;柱径一尺,柱高一丈,二者关系固定。所以应选D。

106.清代园林兴盛,其中避暑山庄的风格特征是(  )。[2008年真题]

A.中轴对称的离宫别馆

B.集民间园林之大成

C.皇家气派宏大

D.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答案】B

【解析】避暑山庄虽是宫室殿宇,但都用卷棚屋顶、素筒板瓦,不施琉璃,风格淡雅。园中仿建江南美景名楼,还有一些休息游观性建筑和庙宇,真可谓集民间园林之大成。

107.《园冶》一书的作者是(  )。[2008年真题]

A.李渔

B.计成

C.张涟

D.戈裕良

【答案】B

【解析】B项,计成,明末清初江南苏州一带造园匠人,字无否,著作为中国古代最为系统的园林著作《园冶》一书,又称《园牧》——视其为园艺教科书的日本国将其翻译为《夺天工》,至清末重新被国人发现,复又引入中国;A项,李渔,为计成同一时期戏剧艺术家,尤擅叠石,活跃于明江南和北京地区,著有戏剧理论著作《闲情偶寄》(又称《一家言》等,其人又称李笠翁);C项,张涟,中国明末清初造园艺术家。擅长叠山,字(或号)南垣,松江华亭人,后迁嘉兴,又称嘉兴人;D项,戈裕良,出生于武进县城(今常州市)东门,字立三。家境清寒,年少时即帮人造园叠山。“奇石胸中百万堆,时时出手见心裁”。这是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对戈裕良的称誉。

108.中国古建筑先农坛、贡院、国子监分别属于哪一建筑类型?(  )[2008年真题]

A.礼制、政权、教育

B.礼制、宗教、教育

C.宗教、教育、教育

D.宗教、园林、礼制

【答案】A

【解析】我国古建筑先农坛、贡院、国子监的区别与特点: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垂拱年(公元685~688年)后改为先农坛。至此祭祀先农正式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贡院是科举取士的考场,属于政权建筑。国子监是最高学府,是教育建筑。三类建筑均与宗教及园林无关。

109.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的平面形式为(  )。[2008年真题]

A.单槽

B.双槽

C.金厢斗底槽

D.副阶周匝

【答案】C

【解析】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单檐庑殿顶。面阔七间,34米;进深四间,17.66米。其柱网由内外两周柱组成,形成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内槽和一周外槽,属于宋《营造法式》中“金厢斗底槽”的做法。

110.以下哪个建筑采用了“分心槽”的平面划分方式?(  )[2008年真题]

A.晋祠圣母殿

B.山西应县木塔

C.唐大明宫麟德殿

D.蓟县独乐寺山门

【答案】D

【解析】建筑的平面划分各不相同:D项,独乐寺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有中柱一列,符合宋《营造法式》所谓“分心槽”的平面划分方式。A项,晋祠圣母殿殿堂结构为单槽式,即有一排内柱,殿四周除前廊外,均为深一间的回廊,构成下檐,基本上遵照了《营造法式》的定制,表现了北宋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意识,为我国古建国宝。B项,应县木塔(释迦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C项,唐大明宫麟德殿,殿本身由前、中、后三殿聚合而成,故俗称“三殿”。前殿进深四间,中、后殿约进深五间,除中殿为二层的阁之外,前后殿均为单层建筑。

111.下列对我国传统住宅构筑类型描述错误的是(  )。[2008年真题]

A.北京四合院住宅采用木拱架

B.皖南住宅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

C.山西住宅多采用砖墙承重

D.河南巩县有下沉式窑洞

【答案】A

【解析】住宅构筑类型:北方以抬梁式为主;南方以穿斗式为主,例如白族、彝族;皖南以抬梁、穿斗混合式为主。北京四合院住宅采用抬梁而不是木拱架。穿斗式(或称“串逗”式)木构架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

112.北京四合院是以下列哪种建筑手段划分内外院空间的?(  )[2008年真题]

A.夹道

B.照壁

C.抄手游廊

D.垂花门

【答案】D

【解析】北京四合院中划分内外院空间的建筑要素是垂花门,俗称“二门”。垂花门是指沟通四合院内外院的门,它两侧连接抄手游廊,把院落截然分为内外两部分。

113.我国获得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佛教名山是(  )。[2008年真题]

A.山西五台山

B.四川峨眉山

C.安徽九华山

D.浙江普陀山

【答案】B

【解析】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是1996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于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114.下列哪座城市是以其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在中国都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  )[2008年真题]

A.唐长安

B.明南京

C.明清北京

D.宋东京

【答案】B

【解析】古代城市建设中,各个朝代的城市各有不同:宋东京和明清北京城布局特点:三城相套、轴线对称,城市空间布局高度艺术性,都有矩形的城墙,街道平直,城市布局规则。明南京即明清北京空间布局摹本,其的特点有:皇城区、居民与商业区、军事区分区明确;城墙全部用条石与大块城砖砲成,由长江各省118县烧制。唐长安布局特点:多重城墙,宫城、官府、居民严格区分,宫城居中,轴线对称,规整有序的棋盘式路网。

115.《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朝代和城市的景象?(  )[2008年真题]

A.唐朝长安(西安)

B.北宋汴梁(开封)

C.北宋金陵(南京)

D.南宋临安(杭州)

【答案】B

【解析】《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为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汉族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描绘当时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116.2005年10月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并实施了下列哪个规范?(  )[2008年真题]

A.历史古迹园林保护规划规范

B.历史文物建筑修复规范

C.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规范

D.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答案】D

【解析】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于2005年发布并实施的规范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

117.在我国古代开始出现城市雏形的安阳殷墟,是属于哪个朝代的?(  )[2008年真题]

A.夏

B.商

C.周

D.秦

【答案】B

【解析】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早期建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位于湖北的盘龙城,以及位于今天安阳的殷墟等都城都已有发掘的大量材料。

118.在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他主持建造的阖闾城是哪国的国都?(  )[2008年真题]

A.吴国

B.淹国

C.赵国

D.鲁国

【答案】A

【解析】战国时代,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并主持规划建造了吴国国都阖闾城。他充分考虑了江南水乡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巧。

119.我国从哪个朝代逐渐废除了里坊制而代之以开放的街巷制?(  )[2008年真题]

A.汉朝

B.南北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C

【解析】宋代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开封城中开始出现了开放的街巷制,延绵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被废除,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发展。井巷制是由“里坊制”演变而来,取消坊墙,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设置商店,并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商业和各种行业的布置是开放型的

120.《孟子》中说:“下者为巢,上者营窟。”其中“下”的意思是(  )。[2007年真题]

A.下等,低级的

B.低处,低洼地

C.房屋的基础

D.下等人,贫民

【答案】B

【解析】语出《孟子·滕文公》,意思是地势低下的地方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地势高的地方开挖洞窟。

121.以下关于明代家具和清代家具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

A.明代家具多用曲线,清代家具多用直线

B.明代家具简洁不过多装饰,清代家具较华丽注重装饰

C.明代家具常用紫檀木,清代家具常用黄花梨

D.明代家具体现汉族审美,清代家具体现满族审美

【答案】B

【解析】明代家具用花梨、紫檀等质地坚实的名贵木料,构件断面小,榫卯严紧密实,不多加装饰,造型与受力情况和谐一致。美观高雅,明式家具驰誉世界。清代家具较华丽,装饰雕刻大量增多。

122.中国古代室内家具基本上废弃了席坐时代的低矮尺度,普遍因垂足坐姿而采用高桌椅,室内空间也相应提高。这一变化发生在(  )。[2007年真题]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答案】C

【解析】自南北朝时胡床、交椅等高足坐具传入中原以来,室内家具日渐多样,桌椅等垂足坐家具逐渐取代了供跪坐的几案等。至宋代,垂足坐家具已基本普及,这影响建筑的室内高度。

123.清代帝苑的构成一般有两大部分,两者分别是(  )。[2007年真题]

A.庙宇和园林

B.山形和水系

C.宫室和园林

D.林木和叠石

【答案】C

【解析】清代帝苑一般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宫室部分占据前面的位置,园林部分位于后面。

124.下列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中哪一种等级最低?(  )[2007年真题]

A.悬山

B.歇山

C.庑殿

D.硬山

【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中,按尊卑排列顺序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级最低的是硬山顶。

125.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两种,它们是(  )。[2007年真题]

A.干阑式和梁柱式

B.梁架式和斗棋式

C.穿斗式和抬梁式

D.干阑式和斗棋式

【答案】C

【解析】中国建筑中的重要建筑都是采用木构架的,墙只起围护作用。木构架的主要类型有抬梁式、穿斗式两种。由此体系派生出以下特点:重视台基;屋身灵活;屋顶呈曲线或曲面;重要建筑使用斗拱;装饰构造而不去构造装饰。

126.太和殿是清朝皇宫中等级最高的建筑物,下述对它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

A.和玺彩画,汉白玉台基,大理石铺地

B.重檐庑殿,十一开间,和玺彩画

C.重檐庑殿,三层台基,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

D.面阔十三开间,进深五间,三层台基

【答案】B

【解析】太和殿,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太和殿是“金砖”铺地,太和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之一。

127.中国古代楼阁式塔中未使用“副阶周匝”的是(  )。[2007年真题]

A.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B.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C.江苏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D.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

【答案】D

【解析】在主体建筑之外,加一圈回廊,《营造法式》称之为“副阶周匝”。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塔身全部用大石条砌成,较粗壮,未施“副阶周匝”。

128.以下哪一座塔全部用砖石砌造,但塔的外形完全模仿楼阁式木塔?(  )[2007年真题]

A.苏州报恩寺塔

B.杭州六和塔

C.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D.北京天宁寺塔

【答案】A

【解析】楼阁式塔的特征是具有台基、基座,有木结构或砖仿木结构的梁、枋、柱、斗拱等楼阁特点的构件。苏州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共九层,高71.85米,平面为八角形,木外廊、砖塔身。

129.以下哪座建筑是元朝道教建筑的典型?(  )[2007年真题]

A.山西永乐宫三清殿

B.河北正定隆兴寺大慈阁

C.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D.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答案】A

【解析】道教建筑的特点包括:以“宫”、“观”、“院”等命名,不以寺称;所奉神像蓄发长须,穿中式衣袍;不以塔为膜拜对象;常有洞天福地等园林布置。河北正定隆兴寺大慈阁、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均为佛教建筑,太原晋祠圣母殿是一组带有园林风味的祠庙建筑,且年代早于元代(北宋天圣年间重建)。山西永乐宫三清殿是元代建筑中的精品,三清殿的壁画构图宏伟,题材丰富。

130.为适应当地特殊地理自然环境而采用密梁大楼层的中国民居是(  )。[2007年真题]

A.新疆“阿以旺”

B.云南“一颗印”

C.徽州民居

D.青藏碉楼

【答案】D

【解析】我国西南地区的藏、羌等民族土筑石砌的住房俗称碉楼,采用密梁木楼层。

131.位于河南巩县的“康百万庄园”是我国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  )。[2007年真题]

A.锢窑住宅建筑群

B.台窑住宅建筑群

C.靠崖窑住宅建筑群

D.地坑窑住宅建筑群

【答案】C

【解析】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旅游景区,位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是我国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靠崖窑住宅建筑群。

132.皖南、江浙、江西一带民居,为使明间空间开敞、庄重,结构上采取(  )。[2007年真题]

A.抬梁与井干混合式

B.抬梁与穿斗混合式

C.抬梁与举架混合式

D.抬梁与干阑混合式

【答案】B

【解析】皖南、江浙、江西一带民居多采用穿斗式结构、但因穿斗式柱的落地,致使空间不够开敞、庄重,故民间多采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

133.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由谁委托来华的哪位传教士设计建造的?(  )[2007年真题]

A.康熙皇帝,郎世宁

B.雍正皇帝,南怀仁

C.乾隆皇帝,蒋友仁

D.嘉庆皇帝,王志诚

【答案】C

【解析】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园内一组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位于畅春园北界,效仿欧式园林的代表作。圆明园原为雍正的赐园,胤祯继位后作了扩建,并将离宫迁入。乾隆时增建景点题为圆明园四十景,约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长春园北端。此处欧式园林,由西方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和由当时供职宫廷画院如意馆的耶稣会传教士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

134.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是(  )。[2007年真题]

A.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B.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C.陕西西安市唐大明宫麟德殿

D.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答案】A

【解析】我国现存的木构建筑中:南禅寺大殿,位于山西五台,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建,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位于山西五台,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建,现存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大明宫麟德殿,位于陕西西安,唐高宗麟德年间(公元665年)建,毁于唐僖宗光启年间(886年),是迄今为止唐代建筑中形体组合最复杂的大建筑群。独乐寺观音阁,位于天津蓟县,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结构合理。

135.《工部工程作法》和《营造法式》两书分别成书于(  )。[2007年真题]

A.清朝、宋朝

B.宋朝、清朝

C.唐朝、宋朝

D.明朝、唐朝

【答案】A

【解析】《营造法式》于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颁布,成书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过程;《工部工程作法》又称《清工部工程做法》,是指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其中主要对27种重要的建筑类型进行了具体论述。这两部书是中国古代由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标准的仅有的两部古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建筑学家梁思成将此二部建筑典籍称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

136.承德“外八庙”中模仿布达拉宫修建的喇嘛教寺院是(  )。[2007年真题]

A.普佑寺

B.普乐寺

C.普陀宗乘庙

D.须弥福寿庙

【答案】C

【解析】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建的“外八庙”,结合地形,仿建布达拉宫等藏式建筑,融合了汉藏两式建筑而有所创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承德外八庙中汉化建筑风格的普佑寺、普乐寺中含有喇嘛教的元素,明确仿造布达拉宫的建筑是“普陀宗乘庙”,须弥福寿庙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137.在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中,厨房与厕所通常布置在(  )。[2007年真题]

A.正房

B.厢房

C.耳房或后罩房

D.倒座

【答案】D

【解析】在典型的四合院中,倒座房是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因其门窗都向北,采光不好,因此一般作为客房或者下人居住的房屋。其最东为私塾,最西为厕所,其间的房子一般为佣人居住。厨房通常放在入口一侧,如门楼两侧的倒座房位置。

138.明清私家园林著名的有:拙政园、寄畅园、个园、留园,它们分别在哪个城市?(  )[2007年真题]

A.苏州、苏州、扬州、常州

B.苏州、无锡、扬州、苏州

C.无锡、常州、苏州、扬州

D.苏州、无锡、扬州、常州

【答案】B

【解析】明清典型私家园林的概况:拙政园坐落苏州城内东北,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2016年)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寄畅园为无锡名园,始建于明代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麓惠山横街。个园在扬州,坐落在古城北隅,是被国务院第三批授予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留园建于苏州闾门外,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它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139.下列哪一组全部是世界自然遗产?(  )[2007年真题]

A.九寨沟、黄龙、三江并流、武陵源

B.九寨沟、漓江山水、张家界、黄山

C.黄龙、峨眉山、云南石林、庐山

D.可可西里、武夷山、黄山、庐山

【答案】A

【解析】B项,漓江山水未列入世界自然遗产;C项,庐山是世界文化景观;D项,可可西里未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只有A项全部是世界自然遗产。

140.1999年第20届国际建协(UIA)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  )。[2007年真题]

A.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B.生态节能建筑

C.城市化的建筑

D.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

【答案】D

【解析】1999年第20届国际建协(UIA)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

141.对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解,不全面的是(  )。[2007年真题]

A.对资源合理利用、少用不可再生资源、高效低耗是持续性发展,而非掠夺性发展

B.中心内容是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涉及社会、文化等领域

C.要从全局、长远的观点考虑发展,只顾眼前短期局部效益可能得不偿失,是饮鸩止渴

D.减少对自然界的污染和遗留废弃物

【答案】B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100多种,但被广泛接受影响最大的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42.“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几句话精辟地论述了(  )。[2006年真题]

A.空间与使用的辩证关系

B.空间与实体的辩证关系

C.有和无的辩证关系

D.利益和功用的辩证关系

【答案】B

【解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围成一定的空间,必然要使用各种物质材料,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才能形成,但各种空间对于人类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壳,而是空间本身。它从组成角度分析,说明建筑是由有形的实体与无形的虚空形成的空间,精辟地论述了空间与实体的辩证关系。

143.中国古代塔身的体形,运用相似的每层檐部与墙身的重复与变化,形成了(  )。[2006年真题]

A.连续的韵律

B.渐变的韵律

C.起伏的韵律

D.交错的韵律

【答案】B

【解析】韵律美按其形式特点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连续的韵律,以一种或几种要素连续、重复地排列而形成,各要素之间保持着恒定的距离和关系,可以无止境地连绵延长;渐变的韵律,连续的要素如果在某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变化,例如逐渐加长或缩短,变宽或变窄,变密或变稀……等。起伏的韵律,渐变韵律如果按照一定规律时而增加,时而减小,有如波浪之起伏,或具不规则的节奏感,即为起伏的韵律;交错的韵律,各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交织、穿插而形成。我国古代的砖塔,逐渐收缩的层层出檐不仅具有渐变的韵律,而且还丰富了建筑物的外轮廓线变化。

144.色彩的象征性多因地域、民族、宗教、文化、风俗而异。在我国古代,红、黄、蓝、白、黑分别象征(  )。[2006年真题]

A.火、土、水、金、木

B.火、土、木、金、水

C.土、火、水、木、金

D.土、火、金、木、水

【答案】B

【解析】我国古代,红、黄、蓝、白、黑分别象征火、土、木、金、水。

145.我国目前常用的安全标志色彩中,红、蓝、黄、绿分别作为(  )。[2006年真题]

A.防火色、注意色、警戒色、通行色

B.防火色、醒目色、注意色、安全色

C.防火色、警戒色、醒目色、安全色

D.警戒色、防火色、醒目色、安全色

【答案】A

【解析】安全色的含义及使用范围如表2-1所示。

表2-1 安全色的含义及使用范围

146.《营造法式》编修的主要目的是(  )。[2006年真题]

A.防止贪污浪费,保证设计、材料和施工质量

B.推行设计施工的标准化、模数化

C.促进传统营造技艺在工匠间传授

D.总结古代匠人经验,记载传统技术成就

【答案】A

【解析】《营造法式》,作者是宋代的将作监李诫,全书共34卷,3555条,包括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术书。《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防止贪污浪费,保证设计、材料和施工质量。

147.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减柱”、“移柱”的做法最常见于(  )。[2006年真题]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B

【解析】金代的地方建筑中用减柱造、移柱造之风盛行,被认为“制度不经”。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元朝时期出于建筑大空间使用的要求,因此大量建筑的结构被改动。减柱和移柱的做法使用频繁,从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因此后面的朝代,这两种做法即日趋消失。

148.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斗栱的结构机能开始减弱的现象出现于(  )。[2006年真题]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斗栱的结构机能开始减弱的现象是在元代,这是通过实物考察得出的结论,例如,早在宋朝之前,斗拱通过斜向支撑,作为受力构件出现,而在元代开始向水平向构件发展。1934年《清式营造则例》一书中,林徽因女士在前言部分对此一斗栱机能演变过程有所论述。

149.乡间依山建造的典型藏族住宅一般以三层较多,三层的使用功能分别是(  )。[2006年真题]

A.底层牲畜房与草料房,二层卧室、厨房、储藏室、三层为经堂、晒台等

B.底层为经堂,二层为厨房、储藏,三层为卧室、厕所

C.底层为厨房、储藏,二层为卧室、厕所,三层为经堂、晒台

D.底层牲畜房、草料房、厨房、厕所,二层为卧室,三层为经堂、晒台

【答案】A

【解析】藏族人的住宅,由于自然条件不一,各地区的建筑形式也因之而有所差异。草原农区房屋,先用泥土建砌成壁,然后用木板间隔成若干房间。屋的最下层一般是饲养牲口和堆集草料、牛粪等物。住、睡、炊饭,放置家俱等都集中在第二层。三层用以悬挂杂物,屋顶用木板铺盖。

150.以下对闽南土楼住宅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2006年真题]

A.土楼只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平面形式

B.土楼的建造主要是为了防止械斗侵袭

C.土楼底层结构为砖石,上部各层为夯土,坚如堡垒

D.圆形土楼的中心为水池,供消防之用

【答案】B

【解析】ACD三项,土楼,又名围楼等。土楼平面有方形、圆形、弧形楼、椭圆形、三角形、五边形和五凤楼等;土楼底层墙体部分为石砌,墙体用夯土版筑,建筑整体为土木、砖木混合及木构架完成;闽南圆楼中心有水池、祠堂等多种功能形式。B项,反映了土楼建造主要是为了防止械斗侵袭,是客家文化保护族裔生存形成的壁垒。根据《中国建筑史》(第六版)所述,这些建筑整体分布不同、形式和做法上也有所区别,是客家在“土客械斗”迁居后图存稳定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151.北京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是(  )。[2006年真题]

A.天安门、太和殿、景山

B.前门、天安门、太和殿

C.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D.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答案】D

【解析】天安门、午门及太和殿是明清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进入大清门首先是千步廊,经过这个狭长的空间后,出现于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面是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强烈,形成第一处高潮。进入天安门后,与端门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的空间,顿为收敛。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的午门,有萧杀威猛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午门和太和门之间又变成横向广庭,舒展开阔。经太和门进入太和广场,是巍峨崇高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

152.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  )。[2006年真题]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答案】A

【解析】河北赵县安济桥,又称“赵州桥”,建造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618年),是著名隋匠李春所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153.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采用的结构、空间样式为(  )。[2006年真题]

A.金厢斗底槽

B.副阶周匝

C.单槽

D.分心槽

【答案】D

【解析】独乐寺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四椽,平面有中柱一列,如宋《营造法式》所谓的“分心槽”式样。

154.在我国黄土地区建造的各种窑洞式与拱券式住宅中,在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建造一层或二层的拱券式房屋,称为(  )。[2006年真题]

A.靠崖窑

B.坑窑

C.锢窑

D.天井窑

【答案】C

【解析】锢窑由于顶上土层厚,也有冬暖夏凉的效果。而且不受地形限制,平地上就可以兴建。在窑洞分布的地区,人们常在靠山窑前的空地上建造几座锢窑,与围墙共同组成院落,以满足各种使用需要。如果没有适宜的地方开挖窑洞,也可以在地面之上,仿窑洞的空间形态,用土坯、砖或石等建筑材料,建造独立的窑洞,称为锢窑。它的室内空间为拱券形,与一般窑洞相同。

155.在北京的四合院中,“倒座”通常用作(  )。[2006年真题]

A.客房、仆人住所、厕所

B.厨房、杂用间、仆人住所

C.客房、书塾、厨房、仆人住所

D.客房、书塾、杂用间、仆人住所

【答案】D

【解析】倒座房,又称倒坐房,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与正房相对坐南朝北的房子,因此又称南房。倒座房是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因其门窗都向北,采光不好,因此一般作为客房或者下人居住的房屋。其最东为私塾,最西为厕所,其间的房子一般为佣人居住。

156.被当地人称为“一颗印”的住宅是指(  )。[2006年真题]

A.闽南土楼住宅中的“方楼”

B.徽州明代住宅

C.云南高原住宅

D.傣族干阑式住宅

【答案】C

【解析】一颗印又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住宅平面呈矩形,四侧房屋在角部相互连接。建造一颗印,为汉族民间的一种建筑风俗。流行于陕西、安徽、云南等地。云南一颗印:云南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又叫窨子屋。

157.苏州寒碧庄是清嘉庆三年在明徐氏东园的废基上重建的。光绪二年起又增建东、北、西三部分,改名为(  )。[2006年真题]

A.留园

B.拙政园

C.网师园

D.怡园

【答案】A

【解析】留园在苏州闾门外,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徐泰时去世后,“东园”渐废,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在“东园”故址改建,经修建,于嘉庆三年始成,因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故更名为“寒碧山庄”。光绪初年,归官僚富豪盛康,增添建筑,改名留园。留园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158.远香堂、枇杷园、见山楼等建筑及景物位于(  )。[2006年真题]

A.留园

B.拙政园

C.圆明园

D.承德避暑山庄

【答案】B

【解析】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后来经历了多次改建。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堂名因荷而得。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枇杷园是远香堂东南隅的一座小院,以白墙灰瓦,高下起伏的云墙作为分隔,墙外是大的山池景色,墙内则是一座幽静的园中园。见山楼是拙政园中部水池西北角的一座水上楼阁。楼名典出晋代大隐士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59.以下哪项所示的地名是与退思园、兰亭、个园、檀干园四座园林的所在地点相对应的?(  )[2006年真题]

A.江苏扬州、安徽歙县、浙江绍兴、江苏吴江

B.浙江绍兴、江苏扬州、江苏吴江、安徽歙县

C.安徽歙县、江苏吴江、浙江绍兴、江苏扬州

D.江苏吴江、浙江绍兴、江苏扬州、安徽歙县

【答案】D

【解析】古典园林退思园、兰亭、个园、檀干园的介绍:退思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兰亭镇兰渚山下,是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的园林住所,是一座晋代园林。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郡守沈启重建,其后几经改建,于1980年修复成明清园林的风格。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古城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由园主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檀干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歙县唐模村,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修葺。

160.以下哪项不是于1982年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2006年真题]

A.承德

B.平遥

C.曲阜

D.大同

【答案】B

【解析】1982年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24个: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平遥是1986年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61.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三个层次是(  )。[2006年真题]

A.单体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

B.单体文物、群体文物、整体文物

C.国家级文物、省级文物、市级文物

D.保护文物、保留文物、修复文物

【答案】A

【解析】按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可以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三个层次,即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种分层次的保护方法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是解决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的有效途径。

162.“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是战国时期列国都城普遍采用的布局模式。其中“郭”的意思是(  )。[2006年真题]

A.城墙

B.护城河

C.内城

D.外城

【答案】D

【解析】城郭之制,从春秋一直到明清,除秦始皇的咸阳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城郭之制即“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的城市建设制度。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府城有两道城墙:子城、罗城。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163.“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思想见于(  )。[2006年真题]

A.《周礼》

B.《商君书》

C.《管子》

D.《墨子》

【答案】C

【解析】《管子》立正篇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强调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认为必须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农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

164.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  )。

A.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B.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西安半坡村遗址

D.西周,陕西岐山风雏村遗址

【答案】A

【解析】商代早期的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二号宫殿,两者都是建在夯土台上的木构架、夯土墙殿堂,以廊庑围成院子,是我国最早的廊院式建筑。B项,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建筑是首例采用榫卯技术的一座干阑式建筑;D项,陕西歧山凤雏村出土了“中国第一四合院”;C项,西安半坡村遗址是采用榫卯技术建筑代表。

165.我国现存木构建筑年代最早的是?(  )

A.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B.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C.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D.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答案】C

【解析】五台山南禅寺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重建于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建于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

166.李诫、宇文恺、蒯祥、雷发达四位哲匠属于朝代的顺序是(  )。

A.隋、宋、明、清

B.宋、明、清、隋

C.宋、明、隋、清

D.宋、隋、明、清

【答案】D

【解析】李诫是宋代《营造法式》的作者;宇文恺是隋代哲匠,曾考证明堂,用1/100比例尺制图及模型,并有许多作品,如隋大兴城、洛阳城规划;蒯祥是明代杰出的木工,北京紫禁城宫殿的主要建筑匠师;雷发达是清代样式房的创始人,七代世袭,人称样式雷,以“烫样”著称。

167.我国的无梁殿最早出现于(  )。

A.汉代

B.唐代

C.五代

D.明代

【答案】D

【解析】明代制砖业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砖墙普及。各地的城墙与长城也都用砖砌筑。随着砖的发展,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无梁殿。最著名的实例是南京灵谷寺的“无梁殿”。该殿原为灵谷寺内供奉无量寿佛的无量殿,因整座建筑采用砖砌拱券结构、不设木梁,故又称“无梁殿”。无梁殿具有耐火的特点,常用作佛寺的藏经楼、皇室的档案库等。

168.我国四大石窟中开凿年代最早的是(  )。

A.甘肃敦煌石窟

B.大同云冈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太原天龙山石窟

【答案】A

【解析】A项,敦煌石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B项,云冈石窟,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C项,龙门石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D项,天龙山石窟,东魏(公元534—550年)。

169.宋代的砖石塔比唐代的砖塔在结构上的进步表现在(  )。

A.宋塔比唐塔高

B.宋塔有塔心柱

C.宋塔贴面砖

D.宋塔用多边形平面,双层塔壁,石蹬道

【答案】D

【解析】唐塔多为方形平面,单层塔壁,用木楼板及木梯,对结构刚性及防火均不利;宋塔用多边形平面,对抗风压及耐碰损也有好处,且可增大登临眺望时的视野,另采用双层塔壁,石磴道,加强了刚性及防火能力。

170.南京中山陵的设计人是(  )。

A.梁思成

B.杨廷宝

C.范文照

D.吕彦直

【答案】D

【解析】中山陵是近代中国建筑师第一次规划设计大型建筑组群的重要作品,建筑师为吕彦直,他设计、监造了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

171.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木构楼阁建筑是(  )。

A.曲阜孔庙奎文阁

B.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C.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D.承德普宁寺大乘阁

【答案】C

【解析】A项,曲阜孔庙奎文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现在建筑于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重建;B项,大同善化寺普贤阁是辽代建筑,建于公元1154年;C项,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也是辽代建筑,建于公元984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楼阁建筑;D项,承德普宁寺大乘阁建于清乾隆二十年,竣工于乾隆二十四年。

172.唐代木构中普拍枋与阑额的关系是(  )。

A.宽于阑额

B.等于阑额

C.窄于阑额

D.无普拍枋

【答案】D

【解析】唐代木构中无普拍枋;宋代开始有普拍枋,它与阑额的关系是:从宽于阑额逐渐到等于阑额而后窄于阑额。明、清时则称为平板枋。

173.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有作为的工官,较为突出的有李诫、宇文恺、蒯祥,这三个人所在的朝代分别是(  )。

A.唐朝,宋朝,清朝

B.隋朝,宋朝,明朝

C.宋朝,隋朝,明朝

D.宋朝,唐朝,元朝

【答案】C

【解析】李诫是宋将作少监,《营造法式》的作者;宇文恺是隋代哲匠,曾考证明堂,用1/100比例尺制图及模型,并有许多作品,如隋大兴城、洛阳城规划;蒯祥是明代杰出的木工,北京紫禁城宫殿的主要建筑匠师。

174.“古镜”和“覆盆”分别是______对______的称谓。(  )

A.汉与唐;室内装饰

B.明与清;屋顶装饰

C.清与宋;柱础

D.元与清;台基

【答案】C

【解析】“古镜”又称鼓镜,是柱凸出于地面的露明部分,四边加工成混线线脚,平面圆形,明以后北方建筑多用;“覆盆”是柱的露明部分加工为枭线线脚,使之呈盘状隆起,有如盆的覆置,唐至元多用这种形式。“古镜”和“覆盆”都是对于柱础的称谓。

175.唐代东西两京城内的住宅形式多为(  )。

A.带两厢的四合院

B.带围墙的三合院

C.带回廊的山池院

D.带回廊的四合院

【答案】D

【解析】隋、唐、五代的住宅没有实物遗留,只能根据文献或敦煌壁画及其他绘画进行研究。唐代东西两京城内的住宅是由回廊连接两座主要房屋形成的四合院,形成廊院式住宅。贵族则在住宅后部或宅旁掘池造山,建造山池院或较大的园林。

176.中国佛塔来源于印度早期埋藏佛骨的窣堵坡式建筑。现存建于1世纪的大型印度窣堵坡式塔是(  )。

A.佛祖塔

B.婆罗浮图佛塔

C.桑契大塔

D.吴哥窟大塔

【答案】C

【解析】窣堵坡是半球形,象征天宇,和世界各地许多早期坟墓形制一样脱胎于住宅。最大的窣堵坡在桑契。佛祖塔是金刚宝座式塔,一座大的方锥体塔四周围绕着4座小的方锥体塔。吴哥窟大塔位于柬埔寨,是一座兼有佛教和婆罗门教意义的庙宇,也是国王的陵墓,形制是金刚宝座塔。

177.中国古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到(  )基本形成。

A.唐

B.汉

C.南北朝

D.宋

【答案】B

【解析】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建筑上的许多基本特征,如:木构架体系、院落式布局等均已呈现,中国古建筑的独特体系已然基本形成。

178.中国古建筑体系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是(  )。

A.汉

B.唐

C.宋

D.明

【答案】B

【解析】从唐代遗留到今天的陵墓、木构殿堂、石窟寺、塔幢及城市宫殿遗址来看,不论是总体布局,还是个体造型,无不是气概雄伟、具有高度的艺术与技术水平、雕塑与壁画极为精美,显示出唐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发展的一个高峰,表明中国古建筑到了唐代,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179.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常用的“干阑”式住房,其主要特征是(  )。

A.多层楼房

B.底层架空,人居楼上

C.有宽大的晒台

D.全用竹材建造

【答案】B

【解析】干阑是中国古代一种下部架空的居住建筑类型。它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干阑的主要特征即是居住层是用支柱架离地面的,需登梯而上。有宽大的晒台和全用竹材建造是云南傣族竹楼独有的特征。

180.下列前廊建有“飞梁鱼沼”的是(  )。

A.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B.芮城永乐宫三清殿

C.太原晋祠圣母殿

D.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答案】C

【解析】太原晋祠圣母殿前有一方形水池(即鱼沼),池上架设一座十字形桥梁,它的结构是在水池中立石柱,柱上置斗栱梁木,覆以地砖,称为飞梁。这种巨梁的结构形式是我国已知的惟一的现行实例。

181.明清北京紫禁城是按照(  )的规则设计建造的。

A.《园冶》

B.《清工程工部做法则例》

C.《营造法式》

D.周礼三朝五门制度

【答案】D

【解析】明清北京紫禁城的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礼记》、《考工记》及封建传统的礼制来布置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附会“三朝”制度;大清门到太和门五座门附会“五门”制度。

182.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三个层次是(  )。

A.单体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

B.单体文物、群体文物、整体文物

C.国家级文物、省级文物、市级文物

D.保护文物、保留文物、修复文物

【答案】A

【解析】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认定和区分保护层次十分重要。单体文物不可轻易拆除;历史文化保护区重在保护整体风貌;历史文化名城中非文物古迹、非历史地段的地方,重在延续格局和风貌特色。

183.梁思成先生提出文物建筑维修的原则是(  )。

A.古为今用

B.整旧如新

C.修旧如旧

D.复原重建

【答案】C

【解析】建国初期,针对北京城市的建筑,梁思成先生认为应该保护历史文化,在旧城周围建设新的行政、生活中心,对文物建筑维修也应修旧如旧,保持原有风貌。这也是大多数西方国家,文化建筑保护采取的方法。

184.下列关于斗棋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A.斗棋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B.斗棋的主要作用是装饰性构件

C.清代官式建筑中的“大式”建筑是指采用了斗棋的建筑

D.斗棋用材是以斗口宽度为标准

【答案】C

【解析】斗棋又称斗拱。斗棋原为起承重作用的构件,随着结构功能的变化,斗棋成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斗棋是结构构件;古建特征不是斗棋,清代的“斗口”为模数单位,宋以材为模数单位;清代官式建筑中的“大式”建筑是指采用了斗棋的建筑。

185.被称为“中国第一四合院”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  )。

A.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B.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临潼——姜寨遗址

D.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答案】D

【解析】在周原考古中发现一座西周建筑遗址—岐山凤雏村遗址,它是一座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两进院落组成,前堂为6开间,前堂与后室间有廊相接,规模不大,可能是宗庙,为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实例。

186.天坛中祭天的建筑是(  )。

A.祈年殿

B.圜丘

C.皇穹宇

D.斋宫

【答案】B

【解析】周礼规定,冬至日祀天,奏乐于地上之圜丘,圜丘是祭天之所,是一切祭祀中最高的一级。皇穹宇是存放“昊天上帝”牌位之处。

187.明代北京城的城址与元大都及金中都的关系是(  )。

A.在金中都城址上加以扩大

B.在元大都城址上略向南移并加大

C.在元大都之东另建新城

D.与元大都完全一致

【答案】B

【解析】明代北京城是利用元大都原有的城市改建的。放弃了大都北面约五里的不发达地区,南面向南移出一里左右。于嘉靖三十二年加筑外城,由南侧开始,中途收头,形成北京城特有的凸形轮廓。

188.中国古代的“贡院”是指(  )。

A.科举考场

B.官办宾馆

C.文人集会之所

D.商贾集会场所

【答案】A

【解析】贡院,是古代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贡,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的意思。贡院最早始於唐朝。

189.皖南、江浙、江西一带民居,为使明间空间开敞、庄重,结构上采取(  )。

A.抬梁与井干混合式

B.抬梁与穿斗混合式

C.抬梁与举架混合式

D.抬梁与干阑混合式

【答案】B

【解析】皖南、江浙、江西一带民居,山墙边贴用穿斗式,辅以墙体,增强抗风性能;明间为使空间开敞、庄重,改用大梁联系前后柱,省去多根柱子,同时大梁上再抬上部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

190.中国古代明堂建筑的功能是什么?(  )

A.处理朝政

B.接待宾客

C.祭祀场所

D.佛教建筑

【答案】C

【解析】明堂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礼制建筑,为儒家的礼制建筑典范,是中国先秦时帝王会见诸侯、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191.下面哪座城市被称为“斗城”?(  )

A.周镐京

B.秦咸阳

C.汉长安

D.唐长安

【答案】C

【解析】西汉在渭水南岸建长安城,其中包括了秦代末毁的部分宫城。又受地形限制,城市的外轮廓曲折,附会为北像北斗、南像南斗,俗称“斗城”。

192.“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描述的是哪座城市?(  )

A.唐长安

B.秦咸阳

C.唐洛阳

D.宋开封

【答案】B

【解析】这句话出自《三辅黄图·咸阳故城》,秦始皇运用法天象地的天体观念规划国都咸阳,使咸阳形成了“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的宏伟壮观局面。用横贯咸阳的渭水来象征天上的银河。

193.中国历史上最早有城市规划思想的朝代是(  )。

A.西周

B.隋

C.北魏

D.西汉

【答案】A

【解析】原始社会后期城市出现,经夏商到西周千余年的发展,城市规划有了完整的制度。《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194.下列哪个文件没有涉及文物保护?(  )

A.《奈良真实性文件》

B.《威尼斯宪章》

C.《华盛顿宪章》

D.《北京宪章》

【答案】D

【解析】《威尼斯宪章》、《华盛顿宪章》、《奈良真实性文件》等,多年来在世界文物遗产保护上都起了很大作用。B项,《威尼斯宪章》是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C项,《华盛顿宪章》又名《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对《威尼斯宪章》中保护“历史地段”的概念有了重要的修正和补充;A项,《奈良真实性文件》是孕育于《威尼斯宪章》之精神,建立于其上,并加以延伸以回应当代世界中有关文化遗产关注与利益不断扩张的范畴。D项,《北京宪章》由吴良镛教授起草,于1999年6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通过,该宪章总结了百年来建筑发展的历程,并展望了21世纪建筑学的前进方向,没有涉及到文物保护。

19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商君书》提出的城市规划思想?(  )

A.城乡关系

B.政策法规

C.区域经济

D.交通布局

【答案】B

【解析】《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研究中区域城镇研究的先河。政策法规不属于《商君书》提出的城市规划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