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冬日之恋(二)

小霞从大哥姜有道家出来,想着胡猛为大丫哭的声嘶力竭、两眼痛红,小霞打心里有点同情胡猛。

又走了一会,小霞不由得暗自笑出了声。她想起了胡猛看见自己后,立即住了声,还不好意思地把脸转向窗外的样子,当时她看见胡猛的脸臊得透红,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小霞一路边走边偷偷地笑,连迎面走过来的人,她都没看着。

“这不是小霞吗,到西头你大哥家去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跟小霞打招呼。

“是周大娘,我刚才没看着你,过年好啊!”小霞很不好意思。

“挺好的,你妈到县城去看你二姐,还没回来?”

“还没呢,我妈一年才去一趟,得呆几天才能回来。”

周大娘平日里喜欢保媒拉纤,是村里出了名的媒婆,当初姜荣就是她做的媒。周大娘非常会看人,十分的能说会道,经她说合的姻缘,男方和女方各得其所成功率很高。小俩口结婚后,又都过得挺和睦。一来二去的,周大娘成了村里炙手可热的媒人。

干啥吆喝啥,十里八村哪家有了该成亲的小伙,哪家有了出落成的姑娘,周大娘心里都有数。年前,周大娘到小霞家,给小霞提了两家外村的小伙。虽然周大娘说小伙子人才、家庭条件都不错,跟小霞很般配。但小霞妈说,姜荣、姜凤都嫁得远,要把小霞留在自己身边,最好找个本村的人家,让周大娘给留意一个本村的好小伙。当时,周大娘就满口答应了,对小霞说:“妹子,你就等好信吧。”

周大娘一边和小霞说话,一边笑咪咪地上下打量着小霞,眼里闪着让小霞不好意思的目光:“小霞,等你妈从城里回来,大娘就到你家给你保媒去。小伙就是咱村西头第三家,老郝家的老儿子,你看咋样?”

听到周大娘说要给自己保媒,小霞不好意思的脸红了,小声说:“等我妈从城里回来,你跟我妈说吧!周大娘,我先走了。”说完逃跑似的离开了周大娘的视线。

小霞她们村是个大村子,一共有百十多户人家。小霞家住在村东头,要不是大哥姜有道家搬到西头去住,小霞都很少到村西头来。

小霞是家里的老姑娘,她上面有俩个哥哥俩个姐姐。依次是大哥姜有道,大姐姜荣,二哥姜有文,二姐姜凤。大哥姜有道是五个兄妹里长得最丑的,像小霞爸。二哥姜有文,人长得高大周正,平时话虽然不多可是心里挺有数。姜有文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很得小霞妈喜欢,所以从他结婚后,夫妇俩就一直和小霞父母一起过日子。

老姜家三个姑娘都长得像小霞妈,个儿不太高,大眼睛双眼皮,白白净净的。大姐姜荣六年前嫁到了外村,大姐夫不但人长得帅脑瓜还好使,在村里养猪、包大棚,日子过得挺富裕。二姐姜凤是三姐妹中长得最好的,去年嫁到了城里,二姐夫脾气好的不得了,家里大事小情都是姜凤说了算。现在老姑娘姜霞找婆家的事,成了老姜家人的头等大事。

在老姜家几个孩子里,小霞最佩服大哥姜有道,他事办的漂亮属于场面上人。大哥干农活不行,却生来心灵手巧。姜有道喜欢做菜,一开始时不管村里谁家结婚请帮厨的,他都要掺合进去,从切菜开始学起。每次帮厨都能学会做几道新菜,一来二去他把厨师学成了。头年腊月里,村里人办婚事,请姜有道掌了三回勺了。

大嫂桂芳是本村人,未出嫁的时候,她在村里的姑娘堆里头,是一数一数二的好看,村里的小伙子整天围着她转。桂芳刚还未满十八岁,提媒的就踏破了她家的门槛,村干部的儿子都到她里家提过亲。可是架不住姜有道会来事,把桂芳的心生生给偷走了。

大嫂老爹刚开始不同意把姑娘嫁给姜有道,说姜有道长的不出众,家里条件又不太好。桂芳绝食三天,发誓非姜有道不嫁。她老爹看拧不过自己姑娘,只好同意了老姜家的婚事。

姜有道没花多少钱,就娶回了村里最好看的姑娘,老姜家在村里可是挣足了面子,露足脸了。结婚后俩个人生了一儿一女,日子过的是举案齐眉、和和美美。

由于小霞是家里的老疙瘩,家里啥事都不用她操心。她别的不知道,只知道家里大事小情都是妈拿主意,大哥姜有道出头张罗,二哥姜有文出力气。

虽然小霞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由于她上面有四个哥姐,无论是地里活、还是家里的活她都干得很少。两个嫂子过门后,按习俗承担了家里做饭喂猪的杂活,她只负责在嫂子们忙活时,帮着看看孩子,在灶下添些柴烧烧火。

无忧无虑的生活,使小霞在心里一直都长不大。要不是有媒人到家里提亲,她心里连个中意的人都没有。

小霞正走着,一只落在树枝上的乌鸦,冲她呱呱地叫。小霞有点迷信,心想大过年的乌鸦冲自己叫,让人心烦。她捡起一块土坷垃,使劲冲乌鸦打去,吓得乌鸦扑棱棱飞走了。

赶走乌鸦后,小霞感觉到自己的右眼跳个不停。她不住地揉眼睛,想着快点回家,找块纸贴在右眼上。

看到女儿回到家里,小霞爸问小霞:“你大哥在家忙啥呢?”

小霞说:“他请胡猛和二柱子到他家喝酒去了,我去的时候还没喝完呢。”

“整天跟一帮狐朋狗友在一块喝,学不出个好来。”小霞爸骂大儿子,他平时最看不惯姜有道跟胡猛、二柱子几个在一块拉呱儿。

“爸,就你管的多。”小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