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的古文课·三年级
- 顾兵 吴立新 周其星编著
- 646字
- 2021-02-22 14:27:18
第三周
一起读古文
八佾(yì)(节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夏问曰:“‘巧笑倩(qiàn)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关雎(jū)》,乐而不淫(yín),哀而不伤。”
子谓《韶(sháo)》:“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里仁(节选)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老师这样读
《八佾》是《论语》的第三篇,记录孔子对维护“礼”的看法;《里仁》是第四篇,是孔子讲义与利的关系、个人道德等若干儒学问题。
此篇中《八佾》4个选句,孔子点评了《诗经》、舞乐,并维护周礼,强调道德的重要性。《里仁》7个选句,孔子认为君子要有如下追求:真理,道德,法度,道义,自省,孝行,内敛。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美德不仅是中国人,也是全人类的价值取向。
句中提到的子夏是孔门弟子中的文学爱好者。
我们可以这样造句:
例1:追求真理的人会这样自勉:“朝闻道,夕死可矣。”
例2: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会把“讷于言、敏于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例3:我们在一些公共场所会看到这样的宣传海报:“德不孤,必有邻。”这其实在告诉人们,在群体中,受欢迎和拥戴的,一定是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