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重启:让员工关系更美好
- 魏浩征
- 1604字
- 2025-02-18 09:18:18
推荐序二 主动求变,善变善成
王光荣 博士
上海市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人力资源”,在当下这个时代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甚至有很多人觉得是老生常谈。1954年,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迄今为止虽然还不到100年,但其中衍生出来的内容和知识系统可谓繁复且庞杂。
工业化时代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仅仅是“低成本+高执行力”,而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无论是组织重启或雇佣革命,无一不是围绕企业中人的因素。所以,我们需要回到人力资源的本质,更多地关注如何更高效地激发人本身的深层潜能。
塞氏企业的组织变革,起源于巴西,成长于荷兰,应用于全球,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塞氏变革”四个字或许仍是一种颇为陌生的存在,可能只是粗浅地了解到它是一种全新且颇具前瞻性的组织形式。
本书作者魏浩征先生曾向我介绍过塞氏变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其五大原则和十一步路线图,但这些原则和步骤具体是什么,起初我并没能准确地记住。但魏浩征先生在向我介绍塞氏变革时,我真切地看到他眼睛里有光,充满着敬佩与向往。也正因如此,我更加坚信塞氏变革能为中国企业在未来组织变革过程中带来价值。
在魏浩征先生的推荐下,我也开始读《塞氏企业》这本书,发现塞氏变革的发起者和领导人里卡多·塞姆勒(Ricardo Semler)的身上竟贴着如此多元化的个人标签:成长于巴西的奥地利人,摇滚青年,上学时成绩并不算出色,曾经和母亲一起在上海生活过,人生经历与中国颇有渊源……
原本对接手家族企业并没什么兴趣的里卡多,在几次三番创业失败后无奈地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当时几乎奄奄一息的塞氏企业[1],而1980年巴西经济整体大萧条更是让企业的经营雪上加霜。于是他在上任之初,就毅然决定实行变革!
谁曾想到,这一大胆的决策,却为塞氏企业描摹二次发展曲线创造了转机!自此,里卡多本人也在企业管理圈一炮而红,他身上的标签也由此发生了进化与转变:全球未来领袖、哈佛商学院客座教授、畅销书作者、TED演讲人……
自管理、自定薪酬、自定工作时间、自驱动!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组织模式,似乎是我们在未来才敢想象的场景,在塞氏企业中竟然能够成为现实!
通过重塑企业每一位员工,最终达到对整个组织彻底的变革和重塑;通过用这种变革模式影响更多组织和企业,最终实现对整个社会的重塑!塞氏变革这种超前的管理理念颠覆了许多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理念。每个企业都应该拥有适配其基因和文化的最独特的变革模式,创造最适合自己的组织模式,这值得我们一同探讨和学习。
在这里,感谢本书的作者魏浩征先生,他以放眼全球的前瞻性视角,将塞氏变革引入中国,并选择将塞氏中国研究院(Semco Style Institute China)设立于上海市静安区的“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相信塞氏中国研究院能够传播和创造更多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为更多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机构、教育机构等带来更开阔的视野与全新的思路!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无论在怎样的组织或企业中,主动变革无疑是难上加难。然而,若是到不得不变革之时,无论对个人、团队或组织的压力都会骤然增加。所以身处当下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无论是个体或组织,都必须时刻做好思想准备,积极应对,直面挑战!唯有如此,才能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不远的将来,如果来自塞氏变革的先进理念能够真正在中国落地实践,创造出极富中国色彩的典型案例,相信塞氏变革定会对更多中国企业产生更广泛的正面影响!期待在塞氏中国研究院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帮助更多中国企业不断拓展管理理念的边界,不断进行知识系统的更新以及对企业变革的深入思考。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期待更多中国企业能够从塞氏变革的理念中获得灵感和启发,由此驱动个人、团队以及组织的不断进步,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持续健康的发展。相信塞氏变革为中国企业注入的新鲜血液与全新思想,能够在未来大放异彩!
[1] 塞氏企业的英文为Semco SA,是巴西最大的货船及食品加工设备制造商,是巴西年轻人最想去的另类公司。公司官网:http://www.semco.com.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