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同源的思维内核:开放、平等

前面我们谈到,沿着社会发展脉络回溯,互联网思维与区块链思维是一脉相承的,其诞生顺序、发展逻辑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现在,我们再来从技术架构角度纵深剖析,进一步探索二者之间一脉相承的深层原因。

人类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其对于所处生态的建设、完善以及创造发明。人类社会中,“生态”一词不仅是描述生物生存的状态,也勾勒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其含义范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显著扩展。

“国美”“沃尔玛”“万达”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求的生态;“微软”“Linux”“安卓”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应用软件爆发应用需求的生态;“淘宝”“微信”“携程”等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购物社交、便利等需求的互联网生态;“比特币”“以太坊”“EOS”等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非中介化价值交换与转移需求的公链生态。可以预见,未来价值网络的最高形态是更好地满足当前时代多方需求的商业生态系统。

不同的生态建设需求,推动了不同技术架构的革新。而核心技术架构又决定了生态的内在思维本质。

互联网技术是网状结构而非层次结构,虽然不同的节点有不同的权重,如互联网拓扑图中不同节点的连接度不同,但并没有一个节点是中心节点,也没有一个节点是绝对权威的。同样,区块链基于点对点的网络构建,虽然不同的节点可能有不同的分工,如共识节点、非共识记账节点、查询同步节点等,但并没有一个节点是中心节点,也没有一个节点是绝对权威的。这种分布式、平等的技术架构决定了互联网思维和区块链思维都拥有“开放、平等”的重要特征。开放和平等是构建平台和生态的基础。有了开放和平等,才能吸引多主体参与,并形成一种无意识的、自利的自组织,促成双向互动的正循环,鼓励参与者共建共享,设计出共赢模式的交易结构,进而推动生态平台的盈利。

秉承“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理念的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其生态化系统最早开始于1998年上线的网上贸易平台,让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方便寻求潜在贸易伙伴,之后不断优化其生态平台,相继成立淘宝、天猫、阿里妈妈、支付宝、聚划算、菜鸟物流等,逐步演变成集国内和国际B2B电子商务、B2C电子商务、C2C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电子商务比价系统、商品信息搜索、团购等围绕电子商务建立的多元化生态圈,围绕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改变大众的消费习惯,让后来者难以撼动其地位。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的生态化系统始于1999年2月推出的即时通信软件OICQ,后改名为QQ,之后不断优化其生态平台,相继推出QQ邮箱、QZone、QQ游戏、腾讯微博、腾讯新闻、微信等一系列产品,逐步演变成涵盖社交、游戏、网媒、无线、电商和搜索六大业务在内的多元化生态圈,充分满足人们“一站式”在线生活需求。以太坊(Ethereum)的生态化系统始于2014年7月的众筹,定位为区块链世界的计算平台,不断聚集开发者、创业公司、社区以及分布式应用,呈现出多样化、全球性和日益去中心化的发展生态,相继规划并经历了前沿(Frontier)阶段、家园(Homestead)阶段、大都会(Metropolis)阶段、宁静(Serenity)阶段以及多次分叉优化改进,主网已经处理了超过5亿笔交易,最繁忙时有61.6万个活跃地址同时在交易,按照状态排名的前50个去中心化应用Dapp中有29个是基于以太坊构建的,平台及生态的重要性、认可度和卓越性都在不断增长。

图2-2 分布式账本技术概念架构[2]

图2-3 2019年各底层平台Dapp发展情况[3]

随着以太坊、Hyperledger等各类区块链底层平台的蓬勃发展,许多以前意想不到的新型应用也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帮助纷纷面世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Steemit使用区块链数字通证激励体系鼓励作者进行创作,用户的每一次阅读和点赞都能以代币的形式转化成创作者的收益。“迷恋猫”数字游戏可以使用户在线上养育一只独一无二的宠物猫,还提供了收藏、繁殖、交易等功能,实现了用户“云养猫”的梦想。Cryptobuyer为数字货币开设了自动柜员机,用户可以去便利店进行多种类的数字货币交易,就像在便利店买瓶饮料那么简单。区块链技术的成熟为各种以往看起来异想天开的方案提供了生长发芽的土壤,互联网应用也因此迎来新一波的发展浪潮。如果说过去十年互联网思维的出现让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概念颠覆了人们的生活,那么未来的十年区块链思维又将从应用层面为数字经济时代带来怎样天翻地覆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