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诗和远方
- 三国:从我当曹家逆子开始
- 暖秋
- 2078字
- 2023-11-20 22:53:57
“好!”
“不过是铜,子陵放心,为父定然为你找来足够的铜,你便为为父打造一千门火炮!”
“吾倒要看看,谁还敢挑衅吾曹军威严!”
见曹操这个梦做的有点大,曹茂赶忙阻止。
“爹,这可不行。”
“火炮虽好,却也不能贪恋!”
正在兴头上的曹操,被曹茂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心情自然不爽。
“为何?”
“爹,眼下这铜也是造币的主要材料,若是都搜罗了去打造火炮,到时候没有铜来造币,这可不行!”
闻言,曹操也终于想起了此事。
“子陵所言有理!”
虽说曹操主管的并非是这方面的事务,但他也明白,若无钱币,百姓定然心中不安。
百姓不安,那么他手中的地盘也就拿得不安稳。
所以说,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先顾及民生,再行制造火炮之事。
“爹,你也不用担心,攻打荆州与江东,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就算你现在想打,你也没有理由对不对?”
曹操微微颔首。
确实,眼下他确无理由攻打荆州、江东两地。
必须要先等到两地言明欲抗击曹操,与侍奉天子的他作对。
他打过去,这才名正言顺,不至于遗臭万年。
“可眼下有一件事,却必须要提高警惕。”
见曹茂突然正色,曹操也紧张起来。
经过多次的尝试,曹操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多听听曹茂的话,总是没有坏处的。
“何事?”
“眼下,我们必须要保住蜀中!”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占下蜀中,我的意思是不能让刘备得到蜀中!”
曹茂的话,给在场的众人提了一个醒。
郭嘉此时也站了出来。
“主公,曹茂公子言之有理!”
“蜀中良田甚广,且地形险峻,若欲进出,唯有一条路行得通。”
“若守住此处,便是火炮开路,怕是也难以应付,倘若此处叫刘备取走,对吾等必然不利!”
“主公也无需担心刘璋,刘璋此人昏庸无能,便是坐拥蜀中,他也绝无胆量于主公对峙!”
其他人也觉言之有理,纷纷附议。
“那便如此!”
“守住蜀中,以待时机!”
……
随即,曹操便又看向曹茂。
“子陵,听闻你广纳造船匠,可以方才曾言,近期并无攻打江东之意,这些造船匠……”
曹茂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广告的事情,已经传的人尽皆知了。
闻言,曹茂哈哈一笑。
“爹,孙权、刘备可犯不着令我招这么多造船匠。”
曹茂这般一说,曹操便更加迷惑了。
若不是为了南下,那曹茂找这么多造船匠,又是为了什么?
“眼下,还又何处未曾被我等收入囊中?”
思及需要用船,曹操便想到了高句丽。
“子陵,难不成你意欲取下高句丽?”
曹茂有点无语。
他放着大洋彼岸的广袤大地不取,偏要取那弹丸之地作甚?
“高句丽是肯定要取的,但高句丽也犯不着我请怎么多造船匠!”
见怎么问,曹茂都不肯说实话,曹操顿时心中冒火。
“你这逆子,究竟意欲何为,为何不愿言明,偏生遮遮掩掩?”
见曹操生气,曹茂笑的更欢。
“爹,我的目标,是诗和远方!”
诗……
众人闻言,皆是险些一个跟头栽倒在地上。
若论作诗,随便拉出来一个人,便能胜过曹茂公子许多。
至于这远方。
多远才算远?
曹操便没有这般淡定了,听闻曹茂那不着四六的答案,抬腿便是一脚。
“说,你究竟意欲为何?”
曹操是真的担心,这逆子哪天浪着浪着,便把自己浪没了。
便是这逆子有任何想法,都需要提前知会他这个做爹的,好让他有点心理准备。
“爹,我的目标,其实就是将你们未曾见过的陆地,也全部都给爹你打下来,让他们皆臣服在爹你的脚下!”
未曾见过的陆地?
曹操自幼博览群书,自然知晓胡羌以外,还又广阔天地。
但中原这一块,收服起来便已然这般困难,这逆子竟然还妄想着收服全部?
“爹,你想啊,那些需要乘坐船只才能渠道的地方,将那些未开化的人,也臣服在咱们大汉的脚下,这是何等的风光荣耀?”
闻言,连曹操在内,脑海中都在脑补。
不论何时,行至何处,所有人见到汉人,无不俯首称臣。
此等盛景,需要多大的魄力放才能做到?
然而,众人都未曾发觉,曹操的老脸,红的能滴出血来。
“不错!届时,子陵你定要将那西域美女,多多带回来些!”
说完,曹操便发现书房一片寂静。
曾经对他无比恭敬的文臣武将,皆用一种诧异的眼神望着他。
此事,曹操方才察觉到不妙。
“都怪你这逆子,若你不提,吾怎会说出此等污言秽语!”
曹操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
日后,他手下这群人,会怎么看他?
若传扬出去,天下人又会怎么看他?
正值此尴尬之际,程昱面色自然,走上前来,拱手道:
“主公,眼看着便要到了举孝廉的时候了,主公对此事可有建议?”
闻言,曹操长舒了一口气,面色也恢复如常。
“正是,此事必不能马虎!”
举孝廉,便是选拔官员。
虽说眼下大汉疆土分崩离析,各自为政。
不过,曹操统一了北方,还是需要大量的官员的。
但若是不想百姓民不聊生,官员的选拔,还是需要慎重,再慎重!
此事,曹茂起身。
“爹,你难道不觉得举孝廉的方法,并不靠谱吗?”
举孝廉,不靠谱?
曹操怒瞪曹茂,这小子,每到关键时候就弄幺蛾子出来。
眼下竟说举孝廉不靠谱?
那什么办法才靠谱?
可还未等曹操开口质问,曹茂便提前开口。
“爹,难道有孝心的人,便当真可以成为好官?”
“而且,爹你肯定还不知道吧?有的人,就是为了当官,才故意表现的自己很孝顺,这种行为,又有什么用?”
这种表面工程,但凡有点心机的人,就能做的风风光光。
而这种举孝廉的制度,在历史上竟然到隋唐时期才有所改变。
历史上,曾经有记载。
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只要父母身死之后,为父母守孝的时间越长,便是孝顺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