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皇太孙允炆亲启,朱元璋的嘱托!
- 盗墓:别装了,你哥就是道门天师
- 道啦A梦
- 2046字
- 2022-08-01 18:54:59
“主播,这是楷书吧,刚才咱们就看到过这种字体!”
“没错,就是楷书,不过,这羊皮书也太大了吧,我还是看不懂里面的意思。”
“主播,你快让杨教授他们考古队,帮忙给翻译翻译啊!”
“不二不叫周怡:对的,没准这上面就有灵儿妹妹你哥让你找的东西的去向呢。”
“呆小妹大霸王: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这上面一定有什么线索。”
一下子看到卷轴的字,钟灵儿他们全都不免激动起来。
不过。
他们还是强忍着的激动,打算仔细听杨教授他们是怎么解读的。
而杨教授自从拿到羊皮卷轴之后,便认真的从卷轴的第一行开始,缓慢的看起了上面的文字。
甚至不敢漏掉分毫。
等看了一会儿,杨教授直接给在密室里的众人,读了出来他关于,这段羊皮卷轴上的解释:
“皇太孙允炆见书如吾,朕有三言务必遵循,成则大明江山可保,败则改朝换代。”
因为羊皮卷轴上的文字是楷书,而且是从左到右竖着写的。
所以,就算杨教授身为考古教授,但是因为现代读书的习惯。
解读起来还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等杨教授强忍着不适应念完了第一句后,就立刻忍不住在心里倒吸了一口冷气。
因为这上面的文字,从第一句的语气来看。
竟然是以当朝皇帝的自称来写的。
而且,从第一句就表明了身份,写这封羊皮卷轴的人是朱元璋!
皇太孙是谁,不就是明惠宗朱允炆!
而能称朱允炆为皇太孙的,也就只有朱元璋了。
并且这个自称为还是朕的,想必当时除了朱元璋,没有任何人敢这么做了。
而且,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后面的话。
看上去就像是朱元璋,似乎是在给朱允炆留临终嘱托。
之前在他研究野史的时候,他看过一些文献。
里面就提到过朱元璋,好像曾经给朱允炆,留下过三句临终嘱托。
难道此刻他手里的这卷羊皮卷轴,就是那三句临终嘱托。
而那段野史,难道就是真的?!
想到这。
杨教授强行咽了一口唾沫,拼命压下心中的激动。
然后便接着低下头,继续往下读了起来。
“允炆听令,其一,朕死后,燕王朱棣必反,且的需在燕王为朕吊孝时,将其斩杀。不可留有叔侄之情。”
“如若不然,燕王谋反,帝位不保。”
“其二,燕王死后,尔需要用朝中忠臣,不可重要宦官、佞臣。需亲武官们,用谏臣,培养国力,不可软弱,严遵国令,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不可退让半寸疆土。”
“其三,朕攻破大元之初,曾得一宝物,尔需严密保存,燕王窥视其物,必来抢夺,不可将其泄漏。吾孙将需日日参详,若得其真谛,朕泉下有知。”
刻字上面的字迹非常清晰。
等杨教授逐字逐句的念完后,心里却久久无言。
因为上面的刻字,记述的竟然是这么一段被隐没在历史长河中的辛秘。
他怎么也想不到,当年朱元璋竟然真的给朱允炆留下了临终嘱托。
这里面还十分详细的记录了,要让朱允炆如何保住皇位。
朱元璋甚至还真的算到了,燕王朱棣后来的谋反。
此刻。
杨教授怎么也不敢相信,当初他之前看到的那段历史文献,竟然全都属实。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里面的第三句,一改之前的嘱托。
只是单单提到了一个宝物。
想到这里,杨教授便立马,将自己刚刚的解读,告诉了钟灵儿他们。
没准,这件宝物就是钟先生,让钟灵儿他们寻找的东西。
因为他清楚的记得,他看过的那段文献中记载过,朱元璋在大破蒙古朝廷之后,确实得到过一个宝物。
但是他没想到,那段野史竟然是真的。
而且,恰好正是钟先生让钟灵儿她们找的东西,
只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朱元璋竟然将这个宝物留给了朱允炆。
而且。
朱元璋还能算到燕王朱棣会来争抢,所以告诉朱允炆必须提防他。
可朱允炆的尸骨在这,那么很明显,朱允炆显然是没有听从朱元璋的狠辣意见。
从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可以看出来,他还保留着叔侄之情,最终没舍得去杀朱棣。
而且,朱棣后来的确是谋反了。
只不过,和历史上不同的是,朱棣没杀他。
而是将他囚禁在了这座地宫里。
可以说。
之前杨教授还觉得非常奇怪。
为什么当时朱棣篡位成功后,没有选择直接杀他。
怎么会将他囚禁在这,朱棣可是出了名的狠人,万万不可能像是朱允炆一样,念及叔侄情分。
可之前想不通。
现在看到这些信息后,杨教授此时终于想明白了。
想来,朱棣肯定也是知道,朱元璋得到的宝物,就在朱允炆手里。
可是奈何他费尽一切心思。
就算是。
强忍着不将朱允炆杀死,最终也没有从朱允炆那找到那个宝物。
所以,在宝物没有的得手之前,他又不能杀了朱允炆。
这才将其囚禁在了这座地宫里。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一切就能解释的通了。
之前,他在地宫中央的密室里,遇到的血尸。
实际上,不是用来守护朱元璋的宝物,而是在进入地宫之前设下的。
就是用来守护这里的密室的。
同时。
朱元璋的宝物其实根本就没被他埋藏起来,而是一直留在朱允炆那。
而朱棣在没撬开朱允炆的嘴之前,自然舍不得杀他。
所以,朱允炆就被囚禁在了这里,朱棣怕他死掉,后面这才派人给他送食物。
这一切。
都是为了能够让朱允炆活着,从而撬开他的嘴巴,得知那件宝物的下落。
只不过。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后期朱棣应该是死了心。
他知道得不到这个宝物之后,迁了都,还断了朱允炆的食物来源。
将这个囚禁朱允炆的地宫,彻底封锁之后。
这个地宫自然而然就成了明惠宗朱允炆的陵墓。
同时。
杨教授也通过这一段历史,终于明白。
为什么会从当时当朝的朱棣,流传下永乐宝藏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