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问答:总则编·物权编
- 杜涛主编
- 984字
- 2022-08-02 15:06:21
111.营利法人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哪些道德义务?
一是应当遵守商业道德。商业道德是指道德规范在商业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是职业道德的一种,为人们提供了判断商务活动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商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文明经商、礼貌待客、遵纪守法、货真价实、买卖公平、诚实无欺、诚实信用、信守契约等。在商业道德中,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商业道德准则,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讲诚实、守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在追求自己正当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等。
二是维护交易安全。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善意的交易相对人利益是民事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交易是在陌生人的环境中进行的。当事人几乎没有可能彼此进行深入的了解,相互之间的交易主要是建立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对这种信赖的保护,在法律上表现为对善意相对人利益的保护。如果善意相对人的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则整个交易链可能就会断裂,交易秩序就会受到损害。所以,营利法人从事经营活动,应当注重维护交易安全,不侵害与之交易的善意相对人的权利,以维护整个交易秩序。维护交易安全同时也是民事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民事法律规范来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营商法治环境。
三是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营利法人要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政府的监督,更多地体现在行政监管责任上,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要依据法定职责,对营利法人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发现营利法人存在违法行为,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的,要依法进行查处。营利法人在经营活动中也要自觉接受政府的监督,对有关部门的执法活动予以积极配合。此外,营利法人还要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包括新闻媒体的监督、公众的监督等。
四是承担社会责任。作为营利法人,其不仅仅是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体,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利益,同时也要承担好应尽的社会责任。一般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表现为对消费者权益负责、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热心公益宣传和慈善捐助、帮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等。在国家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时,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捐款捐物,积极参加救灾抗疫活动等,都体现了企业等营利法人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