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卑鄙无耻,驱狼吞虎(求推荐求收藏)
- 红楼:她们都说我是好人
- 壶中日月柚里乾坤
- 2274字
- 2023-11-19 09:03:45
回到自己的帐篷,曹铮立马将腰间的长刀解下,轻轻放在了床头。
然而,躺在坚硬的木板床上,他的心绪却始终无法平静。
这三年来,自己一直待在凌川城。
虽然偶有出去剿灭山匪,或是击杀敌国前来刺探的小股势力。
不过,自己的实力增长得并不快。
毕竟,算起来的话到现在死在自己手里的敌人也不过两百余人。
曹铮的心里很没底,如果关外的十万铁骑一拥而至,凭自己如此浅薄的战力积淀到底能不能力挽狂澜。
不过,现如今的局面下,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而且,这可能是自己唯一的机会。
只要能杀掉足够的来犯者,自己的战力将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的提升。
毕竟,在这个充满争斗与杀戮的世界里,实力才是最靠得住的东西。
也只有自己的实力足够强,才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
区区一个七品把总,可不是自己的目标。
然而,想要实现这一切必须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能够在这一场生死较量当中活下来。
只有活着,才能有别的可能。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着,外面呼啸的风声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不知过了多久,正当曹铮渐渐有了些睡意的时候,忽然,一阵犹如鼓点一般的声响猛的传入了他的耳朵。
听到这动静,他立马操起长刀一个激灵从床上跃身而起。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冲出去,而是下床后趴在了地上侧耳仔细倾听。
那鼓点声虽然听得不算太真切,但有一点曹铮可以肯定,那就是这声音正向自己所在的位置迅速靠近。
久在这关外苦寒之地历练,这声音意味着什么,曹铮的心里是最清楚不过了。
这并不是什么战鼓声,而是马蹄踏在冰天雪地里疾速行军的声音。
意识到事态严重的他,迅速抄着长刀冲出了营帐,冲着漆黑的夜空大吼。
“敌袭!准备迎战!敌袭!快准备迎战!”
凌川城的夜本就静谧无比,除了风声之外并无别的声响。
曹铮震耳欲聋的吼叫声,立马就惊醒了原本正在睡梦中的战士。
城中,很快亮起了点点火光。
紧接着,便听到兵器与铠甲撞击的声音,以及渐渐嘈杂的人语声,马嘶声。
曹铮第一个冲上城楼,指挥原本于夜间值守的守城士兵准备迎敌。
而其余将士也纷纷从帐篷中冲出,穿衣披甲,抄起兵器涌上城楼。
其实,凌川城的将士几年前原本是住在营房里的。
不过,由于城中的这些营房修建的年头比较长了,已经破败不堪。
康帝在位时好面子讲排场,平日里本就花钱如流水,加之近两年四边不稳连番征战,国库日渐空虚的情形下,根本抽不出银子修缮这些营房。
没办法,营房破败的边防军也就逐渐开始改住帐篷。
毕竟,修房子费劲,但补帐篷可没那么麻烦,随便搞点羊皮布片儿什么的缝缝补补就可以了。
此刻的曹铮,正如一杆标枪般立在城头,目光熠熠的注视着远方。
锐利的目光,宛若暗夜之中璀璨夺目的星辰。
那声音越来越近,逐渐转变成了清晰的马蹄声。
不知何时,凌川城的守备甄应仁也穿了一身古铜色的盔甲爬上了城楼。
这身盔甲,自打曹铮来这里就没见他穿过。
今日这副披挂整齐的模样,应该是这几年来的头一遭。
站在曹铮的身边,甄应仁一脸紧张的看了看黑漆漆的远方,喉结上下窜动了几下道:“你估计对方有多少兵马?”
曹铮闻言,竭力克制着内心的紧张,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道:“这个我倒说不准,不过,来一万和来十万对咱们来说都一样。”
甄应仁一听这话,似乎想要出言反驳,但他想了想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因为他知道,即便是一万人,凌川城的这一千兵马也扛不住。
所以,正如眼前这个小伙子所说的,来多少人对这座城池而言并没有什么区别。
正当甄应仁闭上眼睛,默默祈祷着对方不要一上来就直接攻城的时候,忽然听到城楼上传来了一声痛苦的惨叫声。
他蓦然睁开眼睛一看,发现站在不远处的一个士兵已经被箭羽射穿了胸膛,伤口瞬间血流如注。
甄应仁只感觉脑袋里嗡嗡直响,整个人就如同丢了魂魄,只剩一具躯壳。
其实,身为凌川城守备的他原本想站上城楼依照兵部的密令来一次战前动员的。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环节似乎已经可以省略掉了。
甄应仁甚至已经做好了打算,如果下面的这些士兵想要逃跑或者投降,他也只会睁只眼闭只眼。
毕竟,在生死面前谁也不是圣人,更何况这只是一场没有悬念的较量。
而一旁的曹铮却没有想那么多,眼看对方上来直接就开始发动攻击,他立马组织城头上的将士用弓箭开始果断反击。
一轮箭雨齐射下来,城下立马倒下了不少人马。
不过,这丝毫没有让对方的进攻迟滞片刻,那些来犯之敌依旧不要命的迎面向城墙这边冲杀过来。
即便已经接敌,但曹铮依然看不出到底有多少敌人。
只看到乌泱泱的一大片人马不断的向凌川城涌来,根本看不到尽头。
弓箭手一轮轮的射击着,其余的将士也用平日里准备的一些石块木头往城下砸去。
但即便如此,却不能起到阻止对方进攻的效果,因为对方的人马实在太多了。
凌川城的实力是摆在明面上的,守军数量有限,兵器数量有限,这是双方都知道的一个事实。
终于,有来犯之敌登上了城楼,与依旧坚守的将士厮杀在了一起。
曹铮操着长刀向围拢而来的敌人砍杀过去,敌人的血很快便将他身上的盔甲染红。
直至此时,他才从攻上城楼的敌人口中听出了不对劲。
这些人说的并不是大庆国的语言,而是——高丽语。
久在北疆历练,对于这种语言曹铮已经不陌生了。
听到高丽语的那一刻,他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高丽人前来叩关,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高丽军队绕开了驻守关外的庆国大军出其不意进袭凌川。
不过,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
毕竟,一旦关外的大军反应过来,高丽人立马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那么,就只有另外一种可能了,那就是关外的大庆国军队故意驱狼吞虎,胁迫一部分高丽人叩关,然后想要再打着勤王的名义顺势西进。
这个时候,他们便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即便一路杀到京师,谁也挑不出半点儿毛病出来。
妥妥的阳谋,阴得你毛都不剩的无耻阳谋。
想到这一层,曹铮只感觉后背阵阵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