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清朝达到顶峰,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从清太祖努尔哈赤至末代皇帝溥仪,共经历了十二帝,历时296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一直到1912年溥仪退位宣告清朝灭亡。

政治方面,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在清朝达到了巅峰,秘密立储、奏折制、军机处等一系列新制度出现,为君主专制保驾护航,使得皇帝的意志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比较完满地解决。

经济方面,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到康熙、雍正时期,全国的垦田数量已经超过明朝中期。康雍乾时期,推崇“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康熙时期,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都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文化方面,文字狱的频繁出现使得思想文化领域被阴霾笼罩。清朝自康熙起大兴文字狱,牵强附会、捕风捉影。乾隆时期以编修《四库全书》为名,把许多书籍烧毁或篡改,使得后人很难得知前朝的庐山真面目。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会贴合时代的需求,但历史毕竟是一面镜子,它为人们提供了“以史为鉴”的资料。清朝离现在比较近,资料相当丰富,这使我们更容易找寻历史的真相。

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近代史阶段。社会矛盾逐步全面爆发,清政府的腐败,西方侵略者的虎视眈眈,都使这个古老的国家面临巨大的危机,直到1901年九月七日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越来越被人们摒弃,终于在十年后被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