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磕个头拜个年添个堵

永乐四年正旦,云南汉王府,昨日与民同乐的汉王爷朱高煦正与妻儿享受着天伦之乐;应天府紫禁城,大明永乐皇帝朱棣陛下已经接受完了群臣的朝拜。

元日大朝不是朝堂政务层面的朝会,而是礼仪层面的集会。

这一天,在京官员、宗室、各国使节入宫朝拜,给大明皇帝陛下磕个头拜个年,表达一下对国朝新的一年蒸蒸日上的国力的期许和对君王的仰慕和祝贺,然后皇帝陛下招待各位大吃一顿,表达一下普天同庆的节日气氛,基本上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不过永乐四年的元日大朝有些不太一样,这一点在群臣于承天门前集结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端倪了。

永乐皇帝朱棣行伍出身,又兼起兵靖难得了皇位,对武将多有信重。如今国朝初年,文武之争虽然初见端倪,但也并未如何激烈。虽然朱棣做了皇帝之后对朝中文臣日益依赖,但文武之间却也不曾出现过太过激烈的交锋。而且靖难之时文武之间的交情真真切切算是一起扛过枪的,许多文臣武将私下里的关系算得上融洽甚至亲密。

所以平日里在承天门前等待宫门开启的时候,文臣武将之间并不会有太过明显的圈子,大家凑一起聊聊天说说话,调动一下情绪、活跃一下精神,以抵抗因为起床太早而产生的困倦和一大早就要面对皇威日重的皇帝陛下的压力。

但今天就有些奇怪了。以解缙为首的文臣似乎有意无意围成了个圈子,隐隐约约有和武将分化的趋势。这种事情倒也并不是没有过——永乐二年皇帝册封太子之前的那段时间就是如此,不过已经随着朱高煦坐稳太子位、汉王朱高煦远封云南城而告终了。今天却不知为何竟又起了幺蛾子。

淇国公丘福作为武将中坚、扛鼎人物,对此心下有些奇怪,也不知道这帮子酸儒到底要搞什么幺蛾子。自恃身份特殊,挺着个肚子就要凑过去,却不想人家笑语晏晏,话里话外稍微往偏处一带,就将丘福的询问之语抵了过去。等到丘福反应过来,承天门都开了,大家按照品秩站好,已经开始往宫城里面走了。

丘福只好冷哼一声,带着十二分的不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带着武将队伍往里走去。

大过年的,丘福也不认为这帮子文臣能干出什么出格的事儿来,最多也就是酝酿一下给皇帝的贺表应该如何遣词造句。关于拍马屁这事儿,看起来似乎向来是武将勋戚的活计。但实际上丘福看得明白,这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这帮大老粗肚子里没有墨水、只能用最浅显直白的话去表忠心,文臣酸儒妙笔能生花、巧舌同样能绽莲花,不知不觉就能将皇帝陛下哄得高兴,这才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

不过看一眼文臣队伍最前面那位穿着黑色僧袍的奇怪家伙那冷冰冰的面容,丘福隐隐约约又觉得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他往文臣队伍中望了一眼,正好其中一个穿着二品官服的中年人也朝自己望了过来。丘福赶紧打了个眼色,对方却并未理睬,而是带着复杂难明的神情将目光避了过去。

丘福心下一颤,这才意识到,似乎对面在策划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刚才丘福所看之人乃是吏部尚书蹇义,同时兼任太子詹事。因为丘福身上同样有个太子太师的职位,与蹇义算是东宫同僚。二人私交不错,平日里对于朝政交流也不少,却从未见过蹇义今天这幅模样。

不过这会儿已经没有机会再问了,奉天殿殿门敞开,丘福机械地跨过门槛,心中虽然转了千百念头,身体却十分自然地站到了自己应该站的位置。

群臣站定,钟鼓礼乐声响起。大明皇帝陛下朱棣在太子朱高炽的陪伴下,踏上了奉天殿高高的丹陛,然后大马金刀在御座上坐了下来。等朱高炽回到了他的位置,群臣才在朱高炽的带领下,随着太监的呼喝,朝朱棣行了大礼。

朱棣心情看起来不错,笑呵呵接受了群臣的朝拜和新年祝贺,又让内侍宣读了一封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算是新年惯例的圣旨,又吩咐了今日赐宴的事情,便准备结束今天这元日大朝——大过年的,谁都愿意休息一下,皇帝陛下也不例外。

可是偏偏就出了例外。

往年这元日朝拜进行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群臣再次叩拜一次、恭送皇帝陛下离开,大家就可以乐呵呵回家过年、然后等着晚上的皇宫赐宴了。皇帝陛下也要去天地坛、太庙、奉先殿拜一拜神明祖先,以期诸位神明祖先能在新的一年继续保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但是今天偏偏有人站了出来,叫住了皇帝陛下已经迈下丹墀的脚步。

“臣解缙有事奏秉!”

“解卿,今日乃是元日。”朱棣看了解缙一眼,缓缓说道。

“臣知晓。”解缙躬身道,“然国朝元日岂能无事?臣子元日岂能懈怠?君王元日岂能置国事不理?”

“奏来!”朱棣一挥袖子,转身复又坐回了御座之上,只是这两字语气极冷。

“臣弹劾汉王高煦刚愎自负、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穷奢极欲、搜刮藩属国、心怀异志等十七大罪!”

一边说着,解缙一边将一封极厚的奏疏从袖中取了出来,举过头顶要献给皇帝陛下御览。

朱棣身后的内侍一挥手中拂尘,正要下去接过来,却见朱棣一挥手,赶紧止住了脚步,恭恭敬敬复又立在了朱棣身后。却将仍旧举着奏疏的解缙晾在了奉天殿中央。

“解卿!”朱棣冷冰冰地道,“汉王的事情,年前朝会时我们君臣已经讨论过了!朕记得,朕罚了几个人的俸禄、扒了几个人的官服、还将几个人下了天牢。”

“臣知晓!”解缙依旧躬着身,可偏偏看起来像是梗着脖子的模样,“臣依旧弹劾汉王高煦……”

“够了!”朱棣一拍御座,低沉地吼了一声,微微转了转头,将目光对准了武将这边:“淇国公,你怎么看?”

“我不想看!”丘福心下暗诽了一句,却老老实实出列躬身答道:“臣以为,解学士这弹劾有些空穴来风、不知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