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偷梁换柱

陈天平比朱高煦和朱瞻圻父子预料的更快到达南方。

原本的历史中,陈天平被明军护送进入安南境是永乐四年三月,从广西入安南,在支棱隘遭到伏击,明军损失惨重,陈天平被俘,后被黎氏父子凌迟处死。

而如今陈天平也不知道算是占了便宜还是倒了大霉,因为年前朱高煦听了朱瞻圻的话,派遣新下水的钦州号到应天送礼的缘故,陈天平在应天接到朱棣的圣旨,搭上返回钦州新港的钦州号一路南下,正月还没出,就到了广东钦州了。

好处是路上没遭太大罪,除了有点儿晕船,免了一路上舟车劳顿之苦。坏处是,生命倒计时硬生生被压缩了一个多月。

所以先一步抵达钦州的朱高煦和朱瞻圻在沐晟之前见到了陈天平,也见到了朱棣的圣旨。

陈天平是个瘦巴巴的年轻人,脸色憔悴不堪,一点儿也看不出一国王室子孙的“王霸之气”,反倒是有些嗫嗫缩缩、不敢见人的意思。朱高煦只看了一眼便没了兴趣,转头去找陪着陈天平南下的内侍要朱棣的旨意。

宣旨的太监是个熟人,就是去年那个被朱高煦硬生生扣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就为了能让学习火药制造的年轻太监早他一步抵达应天的家伙。他一见朱高煦就满脸堆笑,一副讨好的模样。

“行了,也来了不是一次两次了。”朱高煦满不在乎地摆手道,“父皇什么旨意?”

“陛下派遣奴婢随陈天平入安南,向安南黎氏宣旨,还安南王位于陈天平。”宣旨太监答道,“另有旨意给广西都督佥事黄中,令其领广西卫所兵五千,以为护卫,护送陈天平返还安南。”

“从广西派兵?”朱高煦皱了皱眉头,“这个黄中是什么人?”

朱高煦行伍出身,但基本上就在北方厮混。黄中虽是一个正三品的都督佥事,他没听说过也很正常。

“回殿下,黄中之父原为忠靖侯何真所部。忠靖侯洪武元年归顺,黄中父归入德庆侯廖永忠所部。追随廖永忠历梧州、南宁、象州之战,颇有功。后随中山王北伐,克查罕脑儿,阵殁,荫其子黄中为广西都指挥使司百户。黄中有勇力,累迁至镇守广西都督佥事。”

“多大年龄了?”

“四十有三。”

朱高煦点了点头。宣旨太监所说的忠靖侯何真乃是元末广东行省左丞,能文能武,在元末几乎以一己之力护佑广东十几年的稳定。明军进军广东时若是何真和明军对着干,以他在广东的声望,明军哪怕能胜也是惨胜。结果何真主动归降了当时的征南将军廖永忠。而黄中的父亲,当年就是何真的手下,也跟着归属了廖永忠所部。

而在平定广西梧州、南宁、象州后,又随廖永忠参与了中山王徐达指挥的北伐,在攻打查罕脑儿时阵亡,黄中荫封广西都指挥使司百户,长大之后从军,就是如今的镇守广西都督佥事。

说起来算是个军二代,不过能以荫封官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了正三品武官,也得说一句这家伙能力不错。

“父皇还有什么交待吗?”朱高煦又问道。

“陛下说,山高路远,不可固封。”宣旨太监笑嘻嘻地对朱高煦道。

“写在圣旨上的?”朱高煦转忧为喜。

“不是!”那太监摇头,“只是出发前陛下特意交代的一句话。”

朱高煦想了想,这事儿确实没法写在圣旨上,毕竟涉及两国邦交,那是绝对不能在明面上留下把柄的。

朱高煦想了半天,终究还是摇了摇头,转头叫过赵恒,让他带人跑一趟广西,去将那黄中直接叫到钦州港来接旨。

明代的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在桂林,离着钦州路途颇远,等朱高煦见到黄中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很明显,被人大老远叫到钦州,这地儿还不属于自己的地盘,黄中多少是有些不满的。奈何“安南王子一路舟楫劳顿,形销骨立,短时间无法继续上路。”所以不得不劳烦黄佥事跑一趟的理由逼得黄中不得不大老远跑到钦州来。

与汉王殿下见了礼,黄中毕恭毕敬接了圣旨,转头又见过了自己将要护送的对象陈天平,黄中便要一刻不停带着陈天平返还桂林,再从桂林带兵出发。

听闻黄中计划的宣旨太监嘴巴张得能塞个鸭蛋进去,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仪表,拽着黄中再次回到了朱高煦的面前。

“黄佥事,莫急莫急,还是听听汉王殿下如何安排!”宣旨太监好言劝慰。

“非是黄某心急,不顾安南王子身体。实在是皇命容不得这般耽搁!”黄中皱着眉头道。

“耽搁不了!”主座上的朱高煦好整以暇喝了口茶,才正色对黄中道,“你直接从钦州出发,往西直入安南便是!”

“这……”黄中一愣,道,“殿下此言何意?圣旨上可是说了,让末将带领广西卫所兵马五千,护送安南王子返还安南。末将为了接旨来的急,身边只带了二十人而已。”

“汉王卫在钦州有两千人驻扎,给你一千。另外,我已从广东都指挥使司调拨了四个千户所,一共五千人,护送安南王子返还安南!”朱高煦盯着黄中的眼睛道。

“这……”黄中闻言大惊失色,“殿下,这可是违旨的!”

“你不说我不说,这位中官同样不会说,应天也不会有人追究,你就带着这五千人上路就是!”朱高煦严肃道,“此去安南并非一路坦途,实则凶险万分,你带的人要真的全是卫所兵,可能就回不来了!”

“末将自然知道此去有极大风险,可也不能……”黄中还想据理力争。

“黄佥事,你就听殿下的安排吧。”宣旨太监也收起了笑眯眯的眼神,正色告诫道,“圣旨上的五千广西卫所兵就是个名头,你带的人到底什么来路,朝堂不会有人追究。为了不折损太多大明儿郎,也为了黄佥事的安危着想,你还是按殿下所说,带上一千汉王卫的兵马!”

“末将参详不透!”黄中低着头考虑了半天,终究还是抬起头看着朱高煦道,“还请殿下明示!”

黄中就差问出一句“是不是派我去送死去的”了。

“本就是要将底细告知与你。”朱高煦沉声道,“陈天平到达钦州的那天,本王就已经将此消息传到了安南境内。如今安南黎氏父子篡权当朝,是绝不可能将王位还给陈天平的。既已知陈天平从钦州入安南的消息,路上极有可能遇到黎氏父子的截杀。若你真的遇到埋伏,别犹豫,将陈天平扔给他们,将五千儿郎带回大明,你的任务就完成了!记住,只许败不许胜!”

“末将……末将不明白。”黄中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很想问问汉王和自己是不是有仇,否则为何会这般安排,这不是害人么?

“这个自然有人路上与你解释,你只要记得本王的话就好!”朱高煦道,“放心,你会有戴罪立功的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