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书中都是丹飞走过的路

安波舜

我与丹飞相识很久。我们是隔桌同事、文学同道、灵魂挚友。记得第一次与丹飞相见,是在千岛湖畔的一家酒店。那时,丹飞在上海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工作,我应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的邀请,去给他们编辑讲课。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的美女编辑很多,但比美女编辑还要出脱的是一脸清秀、目光热烈的丹飞。他逮住一个提问的机会,便言简意赅地复述出一个个故事,问我这样的故事是否畅销,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准确专业,一语中的,其中难能可贵的是能够提炼出文学故事的艺术内涵。这样的提问自然让我印象深刻。事后,我打听他是学什么专业的,才知道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学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因为酷爱文学,又读了编辑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文学硕士。从那一刻起,我认定丹飞一定会成长为业内翘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出版业内大都是文科毕业,受传统文化熏陶和体制约束,理性思维较差。判断一个故事和一部书的时候,通常是用含混不清的语系和语态去形容另一个语系和语态,从虚到虚。而丹飞是用理科生追问源代码和底层逻辑的方法,去追问一个故事和书感动人激动人的泪点和触点,从物到物。这与我的思维模式和判断逻辑非常一致,心中暗想,如果能和丹飞合作,海水也能变成火焰!果然,丹飞辗转了几个公司,出任总编辑,十几年后踏着《后宫·甄嬛传》等大批优质IP的品牌地毯,披着诗人、作家和著名出版策划人的光环,与我来到同一家IP公司,真的成了隔桌同事,干成了不少大事。

我一向对诗人尊敬有加,但现实中却敬而远之。诗人的神经比较敏感,不知道哪句话哪件事会让诗人动感情或动肝火。不能走得太近,尤其是不能做朋友,更遑论做同事。诗人是人,还是神,有时候真的很难拿捏。所以,和诗人做朋友很难,做同事更难。丹飞是诗人。尤其是丹飞的诗意和气质不仅写在脸上,有时还穿在身上,拎在手里。他的衣服,他的挂件,他的提包,永远都是出人意料的夸张,彰显着他的个性和取向。他走过的楼道,几小时之后还有香水的味道。有时候,编辑下属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把他当成领导还是模特,是该板着脸,还是献上职场的笑。但是,我喜欢丹飞的个性,毕竟真正的文学家心里都有一团火。我做不到他那样的张扬和外溢,但我欣赏和包容。事实上,办公室里淡淡的香水,似乎是丹飞禅定的檀香,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丹飞的效率和才华绝对是大神级的。那时,为了将《狼图腾》的故事重置,适合好莱坞动画片的要求,我们需要一个电影故事叙事文本和英文的PPT,我写完了故事梗概,按流程需要一个美编设计,还需要一个中译英的翻译。但请了几个设计和美国的译者都不理想,结果丹飞一个人把活全揽了。他熟练地操作设计软件,简洁合理地分配着文字与图像,把该突出的元素突出,把该淡化的淡化。尤其是英文的表达,据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说,不仅准确,而且很有艺术魅力。丹飞是一个非典型的有数理逻辑的文学天才。

我和丹飞还是灵魂挚友。十几年过去了,我和丹飞各奔东西。偶见丹飞,他又当了奶爸。一直以为他还在从事编辑出版。他的诗,他的文集,他的歌曲从未间断,不时在朋友圈里刷新,在报刊上绽放。及至见了面,才知道他真正干的是一份高薪高冷、令人骄傲的企业管理咨询工作。但他从未炫耀,依然以文学的面目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表达着美和善;以诗人的纯粹和恣意,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编辑策划,在一篇篇的文字里,留下自己致敬文学和艺术的背影……我与他惺惺相惜!至今,在我们偶尔隔空交流的微信里,触摸的依然是锻造世界真和善的肌体,碰撞的依然是叙事艺术里孤独与美的灵魂!

所以,我愿为本书作序,把一个完整的丹飞介绍给你。这本书,也有你走过的路。

安波舜,曾任春风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主编、大望创作中心主编,策划代表作包括享誉新时期文学史的“布老虎丛书”,深刻影响世纪初中国企业家、畅销全球的超级畅销书《狼图腾》。近期潜心创作《少年狼》系列,矢志打造超级儿童文学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