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拜师

何筱舟轻轻点着头,不知不觉地,站在一旁的大家也难过起来,而肖千喜的眼睛里已经满是哀伤。

何筱舟看向肖千喜,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肖千喜的嘴角微微颤抖,最终只是轻轻地说了声:“保重。”

何筱舟点了点头,走上前紧紧拥抱了肖千喜。她的身体微微颤抖,仿佛想要把这一刻的温暖永远留在心中。周围的朋友们都默契地没有打扰他们,只是静静地站着,让这最后的告别更加珍贵。

终于,广播中响起了何筱舟所乘航班的登机提醒。他松开肖千喜,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转身向安检口走去。肖千喜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她捂住嘴巴,不想让自己哭出声来。

大家只能送到安检口外,过海关还需要时间,不能再磨磨蹭蹭的了,何筱舟背起背包,深吸了口气:“你们回去吧,我走了。乔乔,有事给我写E-mail,长虫、川子,你们要帮我照顾她。”

“放心吧,有我呢。”陈季常点点头。

何筱舟拍了拍他肩膀,转身轻轻抱住肖千喜:“好好的。”

“好好的。”肖千喜微笑着说。

何筱舟回头望了一眼,眼中也闪烁着泪光。他挥了挥手,然后坚定地走进了安检口。随着他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机场的广播声再次响起。

陈季常、谢乔、秦川、李若曦等人站在原地,目送着何筱舟的离去。他们知道,这一刻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但心中的不舍却难以言表。而肖千喜则靠在墙上,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她望着何筱舟消失的方向,心中默默地祈祷着,愿他在异国他乡一切安好。

谢乔走了过去,拍了拍肖千喜后背,她一点都没犹豫,马上把头埋在了谢乔肩上,嘤嘤抽泣着:“乔乔,乔乔……我不是矫情,不是软弱,我是觉得我们可怜,我们只是想过得好一点,活得更像样一点,却必须离开彼此,我们那么相爱,却一直在为离开而拼命努力,这偏偏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为什么?为什么只有我们必须这样子呢?”

“会好的,总会好的。”谢乔红着眼圈宽慰着。

……

大四一开学,辅导员老孟就找到了陈季常,宣布他已经正式从本科毕业了,现在报送研究生的手续还在办。学位证一时半会也做不出来,不过他建议陈季常尽快去拜访姜嘉恒老院士,先把这个大腿抱住再说!

陈季常深以为然,谢过老孟的提醒,连忙找了个姜嘉恒老院士在校的日子,敲响了姜老办公室的门。

“请进。”

陈季常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轻轻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只见满头银发的姜老院士正坐在办公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匆匆写完,才抬起头来,看到来人居然是陈季常时,不由愣了愣,随即严肃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指了指沙发,说道。

“小陈呀,来,坐吧!”

陈季常还没有自我介绍,见姜老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不免有些惊讶。

姜老看出来了他的惊讶,笑着解释道:“我见过你一次,不过当时你正在上课,可能没注意到。”

陈季常有些紧张地坐下:“姜老师,冒昧拜访,不会打扰到您的工作吧?”

听到“姜老师”的称呼,姜老的身子微微一震,随即目光灼灼地抬头看向陈季常。

姜老是物理系的教授,称呼一声“老师”是没错的,但姜老没给陈季常上过课,而且身份地位摆在那,称呼一声“姜院士”才是最恰当的。

陈季常这个“老师”的称呼……意义显然与寻常意义上的“老师”不一样。

姜老对这些细节还是很敏锐的,显然也有点意外,笑着说:“谁给你教的?一上来就套我的话?”

陈季常紧张地脑子一片空白,径直说了实话:“啊?我的辅导员孟老师给我教的。他说只要您不反驳,这事就算是成了。”

“哈哈,这个小孟呀!你也是个老实疙瘩,不是应该说敬仰爱戴,想拜入门下之类的话!”姜老被陈季常这么一说,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陈季常挠挠头,傻乎乎地说:“孟老师好像就是这么交代的,可是刚才一紧张,都给忘了!”

“哈哈!”姜老被陈季常再次逗乐了。

姜老一辈子收的弟子,个个都是严谨少言、默默做事的忠厚性子,像陈季常这样初次登门傻乎乎的样子,倒是挺让他觉得挺合自己胃口。他还生怕陈季常是那种少年得志,行事乖僻的性格。

他笑着说了句:“傻小子,这都记不住,以后怎么跟着我搞研究?”

陈季常嘿嘿一笑道:“只要我不紧张,那些学过的知识都在脑子里,牢牢的,不会丢掉!姜老师,我一定不给您丢人!”

姜老忍不住笑了:“我什么时候说过收你为弟子了?”

陈季常眨着眼,一脸茫然:“孟老师说您愿意收我为弟子,难道您堂堂物理学的泰山北斗、科学院的院士,还会骗我这个不懂事的学生不成?”

姜老目光如电,看着陈季常,缓声道:“我是有这个想法,但还要看看你是不是真有这样向物理方面发展的志向?”

陈季常一脸认真道:“老师,您放心!我很喜欢物理,也是真的想跟您学习物理。我也自信自己一定能在物理上做出成就出来!”

姜老见他目光笃定,坦然,坚毅,真挚,心里满意,心里说句“不错”,点头道:“呵呵,收你做弟子,但愿不是我做过最错误的决定。”

这时候陈季常想起来老孟给他的叮嘱了,连忙拿起姜老的杯子,给他接满水,鞠躬行礼,双手递了上去。

姜老郑重接过来,轻轻抿了口,这个简易的拜师礼就算成了!这陈季常总算是有礼数,让他很是舒坦。

姜老又问道:“你在数学方面天分如此之高,真不考虑走数学的路?”

陈季常摇头:“数学只是兴趣,而物理是兴趣和目标。再说了,我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只打造工具,而不使用工具,我心里闷得慌。我还是更喜欢用工具来推动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

“好一个‘推动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既然你们心意已决,我就收下你这个弟子。”

为什么许多人挤破了头,都想给院士当弟子?

第一,有院士站在你背后,基本上没人敢惹你了,更不敢轻易对你的学术成果动歪心思,什么强硬要求作通讯导师、加入二作三作之类的潜规则,可以在大学时期的学术生涯里绝迹了。

第二,院士的人脉关系,会成为你的隐形人脉,甚至在国内的学术圈里,你才有资格角逐一些顶级的大奖——哦,除非你的学术成果牛得上天了,不给伱大奖,整个社会都会嘘声一片的那种。

第三,除了学校的正规教训外,院士会给你单独的指导,甚至会制订你的培养计划。

第四,可以接触到很多尖端的前沿科技课题,还有机会参与进去。

第五……

第五条是啥,陈季常还没想到。

光是前面这四条里的任一条,就足以让所有大学生都对“院士弟子”的身份趋之若鹜了。

不过陈季常想拜姜老院士为师,与这前面的三条都无关。

说句嚣张的话,陈季常作为有着千万读者粉丝的大神作家,根本不怕有人敢打他的主意。至于学术成果的,陈季常已经是小有名气了,清北的学风也很好,更不会出现乱七八糟的事情。

至于评奖之类需要人脉关系网?陈季常一来压根不在乎什么评奖,二来他相信自己的成果会耀眼到无人敢忽视的地步。要不是怕惊世骇俗,陈季常早就在理论物理上批发成果了!

而培养计划?有系统在手的他,更是从不担心理论知识的学习问题。

他真正重视的是第四条,也就是参加顶尖科研项目的机会,那才是他兴趣志向所在。

当然,虽然姜老院士表态收下了陈季常为弟子,也没有一下子就给他参加科研项目的机会。

姜老院士取出一张书单交给陈季常:“你什么时候看完学懂上面几本书,然后通过我的考试,便可以来我的科研项目里当实习生了。”

陈季常接过,看了看上面的书目,《流体与等离子体天体物理》《核结构与核反应理论》《高等半导体物理》《超导物理》《实验凝聚态物理选讲》,这些还都是研究生级别的科目,反正陈季常虽然有沉浸式学习室里学来的平行世界未来知识,但毕竟对于这些基础知识讲得不够,这些还需要陈季常自己学习钻研了。

陈季常想了想问道:“老师,您刚才说的考试,是以怎样的形式?考试的重点范围呢?”

“考试范围?就是这几本书的知识,没有划重点,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