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走出校门

胡小北嘴唇微张,下意识就想拒绝。

可话到嘴边,瞧见安小茜亮晶晶、满是期待的眼眸,像是盛着熠熠星光,那些拒绝的字眼就像被胶水黏住,不争气地又咽了回去。

屋内一时陷入短暂的安静,只有窗外微风拂动枝叶的沙沙声。

他心里犯起了嘀咕,虽说安教授和安小茜都热情友善,可贸然参加别人的家宴,终究不太合适。

但一口回绝,又怕扫了两人的兴致,显得自己不识好歹。

思来想去,还是缓缓摇了摇头,脸上挂起一抹得体的笑,嘴角上扬的弧度恰到好处。

“这可不行,生日是你们一家人团聚的时刻,我贸然前去实在不合适。

心意我领了,真的特别感谢。”说着,还微微欠了欠身。

安教授也笑着开口,眼角的细纹透着温和:“小北,别见外,就是简单吃个家常饭。”

胡小北还是摇头,态度坚决又不失礼貌:“安教授,多谢您的好意,只是初次见面就碰上这么重要的日子。

我真是怕唐突了,往后有的是机会相聚。而且,导师今天找我还有些事,也不好放人家鸽子。”

见他执意不肯,安小茜轻咬下唇,神色间虽有些失落,肩膀微微下沉,却也不再勉强。

她伸手又从兜里掏出手机,晃了晃,脆生生地说:“那行吧,加个联系方式,以后要是有好……”

话说到这儿,她快速瞄了一眼安教授,眼珠子滴溜一转,立马改口道:“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多联系。”

胡小北忙不迭地掏出手机,分别和两人添加了联系方式。

临别之际,胡小北微笑着轻快挥手:“安教授祝您仕途顺利,茜茜同学,咱们过些天再见。”

安小茜轻哼一声,鼻尖微微皱起,带着点小别扭的情绪:“小北同学,请叫我学姐或者茜茜学姐。”

“好的,茜茜。”胡小北听出了她的意思,故意拖长尾音,把“茜茜”两个字咬得格外清晰。

安小茜得意一笑,笑意顺着眼角眉梢晕开,透着点俏皮劲儿,也不再反驳什么。

她一只手亲昵地挽着安教授的胳膊,另一只手大幅度地挥舞着,跟胡小北告别。

待到两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眼前,胡小北仍站在原地。

微风拂过,轻轻撩动衣角,他长舒一口气,开始自我反省。

风乍起,吹落枝头几片残叶,打着旋儿,悠悠晃晃地飘落在胡小北脚边。

他眸底微光一黯,蹲下身,轻轻捻起一片,盯着纹路,若有所思,久久不语。

----------------------------------

当日下午,胡小北并未如往常那般,跟着导师一头扎进器材堆里摆弄那些设备。

而是猫在了学校办公楼的一间会议室,与周小文相对而坐。

桌上堆满了资料,两人正交谈得热火朝天。

说起学校的器材,胡小北早就玩腻了,闭着眼都能操作个八九不离十。

之所以还待在学校里,那也是北电方面的要求。

好在盼星星盼月亮,周小文终于结束考察归来了,这下,可算是能跟着出门实践了。

过去两周,周小文作为神雕的总导演,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几个外景地和内景拍摄场地之间。

每日的风吹日晒,只为亲自确认每一处画面的完美取景,以做到心中有数。

而胡小北呢,身为总导演的特别助理,也没闲着,一头扎进文件的海洋里,整理那些密密麻麻的剧本修改意见、角色分析文档。

不同版本的剧本被他分类码放得整整齐齐,标注得清晰明了,只为让周小文伸手翻阅时,能够迅速获取所需内容。

此外,拍摄计划、分镜头脚本这类文件更是重点“照顾”对象。

胡小北逐字逐句核对,眼睛像扫描仪似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文件准确无误。

旁人看到这般工作,恐怕头皮都会阵阵发麻。

胡小北却毫不在意,仗着自己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几个小时就能通读一遍,还能提炼出关键信息。

读完不算完,灵感一来,开启码字模式在键盘上噼里啪啦一阵敲打,把自己的修改建议一条条码出来,再精心排版、打印成册。

虽说最终是否采纳,得取决于周小文的意愿,但胡小北心中还是颇有把握的。

上次跟周小文进行过文学探讨,对方哪能不清楚他的文学功底。

讨论剧本的时候,压根不会把他当新手来看待。

周小文的拍摄经验固然丰富无比,可即便如此,也难免会疏忽一些细枝末节。

胡小北却不同,他能把每个细节都牢牢记在脑子里。

聊着聊着,这场探讨慢慢变了味儿。

起初还是有来有回、相互碰撞想法,到后来画风突变,周小文成了虚心求教的学生。

胡小北则化身为答疑解惑的大师,旁征博引、条理分明地给出解答。

不过胡小北也有自知之明,因为只要涉及片场人员调度、拍摄实际操作这类细节问题,他便会两眼一抹黑,瞬间变回懵懂小白。

简而言之,就是个嘴炮王者,实践能力或许连青铜都不如。

但在周小文眼里,胡小北就是个宝藏男孩。

有他在身边,啥资料都不用愁,简直是个行走的资料库,随口一问,答案又快又准,分析建议还都切中要害。

有鉴于此,周小文越想越觉得不能再拖下去。

当下便心急火燎地找到章校长,一番软磨硬泡,强调的就两个字:要人。

“校长,您就放心把小北交给我吧!短期内我绝不让他出京。

新学期的开学致词也一准儿按时回来,绝对误不了事儿!”周小文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打起了包票。

章校长眉头紧皱了好一阵子,实在难以招架他的死缠烂打,这才不情不愿地点头放行。

就这么着,胡小北当天便被周小文给拐到了剧组位于京城的筹备地点。

新生活的大幕,就此缓缓拉开。

此刻,胡小北心里既怀揣着初入新环境的忐忑,又满是大展拳脚的期待,脚步不自觉有些发沉,眼神却亮晶晶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好在周小文十分贴心,顺势拍了拍胡小北的肩膀,熟络说道:“走,我先带你去宿舍安顿。

虽说剧组条件比不上家里,但生活用品都备齐了,有什么缺的就找人要。”

跟随着周小文的脚步,上个楼梯就到了临时宿舍。

临时宿舍离筹备地极近,就在宾馆的上下楼,出行倒是极为方便。

推开门,屋内是陈设简单的单人间,桌椅、床铺倒也规整,墙边还贴心地设有简易书架与衣柜。

看着这虽简约却温馨的布置,胡小北原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

周小文把这些细节尽收眼底,再次出言嘱咐道:“你先把自己的东西规整规整。

剧组节奏快,往后有的是硬仗要打,我先去楼下筹备组看看。”话语间满是过来人对晚辈的提点。

一番交代后,周小文便匆匆赶回了楼下筹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