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深夜牌局
- 华娱,苏制片不讲武德!
- 勿语凝
- 2051字
- 2025-01-30 11:57:03
2011年1月29日
《甄嬛传》剧组
按照日程表上的时间,明天就是杀青日,由于剧组剩下的戏份不多,所以没有出现忙中出错的情况。
再有几天就是除夕了,剧组里面的氛围很好,毕竟大过年的,谁都不想带一肚子气回家。
很清闲的郑晓龙叫上苏君和陆阳二人,开始了年前最后一场牌局。
三个年龄不同的男人随意的坐在桌子周围,每个人的手边还放着几瓶啤酒,尼古丁的味道久久不散,喝着酒、抽着烟、打着牌,男人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老张的电影拍得怎么样了?一进剧组就跟失踪了一样,电话都打不通。”
郑晓龙看着手里的一堆烂牌,微微撇嘴,想了半天还是将希望放在了同是农民的苏君身上。
犹豫半天后才出了一张小牌,同时聊起了张艺谋新电影的事情。
苏君点上一根烟,这把破牌他看着也心烦,顺手把打火机推给郑晓龙,三个大男人就一个打火机,还是刚才助理送进来的。
“张导和张卫平一直有分歧,电影女主角虽然定了倪昵,但是张卫平一直想给韩希庭加戏,两个人还在冷战呢。”
听到苏君这话,郑晓龙和陆阳都皱起了眉头,导演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其他人插手拍摄,有些导演甚至会因为演员随意发挥一句台词而大发雷霆,更别提干预角色的戏份了。
在《甄嬛传》剧组里面,陈建斌只是演皇帝,而郑晓龙才是真正的皇帝。
作为一段时间亲历者,苏君毫不夸张的说,郑晓龙对演员的走位都有要求,一旦出现问题,骂两句都是轻的。
“这导演做的真憋屈。”
陆阳的吐槽得到了另外两人的认同,就算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都希望自己可以在剧组一言九鼎,更别说有点名气的导演了。
透着香烟散发出的白色烟雾,郑晓龙不动声色的打量着苏君和陆阳的反应。
半晌后轻轻摇了摇头,郑晓龙大概看明白了,苏君应该想要签下张艺谋,但是现在没实力,只能不断加深私人感情,等待一锤定音的时刻。
这么一想,似乎苏君接近张艺谋的目的不是很纯。
不过没关系,大家都是成年人,哪里有纯粹的友情,都是友情中掺杂着利益,利益中又有几分的真情。
这个话题没聊上几句,郑晓龙就发现自己没牌出了,陆阳的牌太大了,他根本要不上,而且苏君的情况应该跟他差不太多,否则也不会跟他一直使眼色了。
“小陆啊,你说在拍夜戏的时候,逆光和侧逆光有什么区别?”
一直都在很认真打牌的陆阳一愣,然后立刻开始思索起答案,这些日子下来陆阳都习惯了,郑晓龙总喜欢在打牌的时候拿一些导演知识考他。
大部分的问题陆阳都能答上,有些答不上的郑晓龙则会给他讲一讲。
既能消遣,又能增长知识,陆阳感觉这种牌局一直办下去才好呢,唯一的不足就是每次都输钱。
“使用逆光或侧逆光勾勒主体轮廓,使其从背景中分离,增强画面层次感和立体感……”
陆阳一本正经回答着问题,完全没注意到苏君正在偷偷的换牌。
一局结束,郑晓龙看着面前的几张零钱,突然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他没想到自己竟然会为了二十多块钱和苏君一起作弊。
是道德的沦丧?
还是人性的扭曲?
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心中吐槽了一句后,郑晓龙非常从心的将零钱压在了旁边的烟盒下面,捡钱为什么不要?这可都是他辛苦挣来的。
嗯,冒着社死的风险。
深夜的时候,几个人哈欠连天的结束了牌局,苏君和陆阳都没打算参加明天的杀青仪式,他们不是京圈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没什么交情。
再说了他们跟华亿之间没什么见面的必要。
既然选择跟刘亦妃进行合作,苏君和陆阳就做好了被华亿针对的准备,只不过他们现在比较低调,《绣春刀》里面又有中影的投资,大小王这对兄弟暂时找不到下手时机而已。
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很公平!
第二天下午,《甄嬛传》剧组迎来正式的杀青仪式,远在外地的冯晓刚特意跑到剧组参加。
郑晓龙和冯晓刚是朋友关系,也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更是提携者和被提携者的关系。
在冯晓刚一开始进入影视圈打拼的时候,是郑晓龙把他调到了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做美工。
后来冯小刚想做一名编剧时,也是郑晓龙给了他机会,让他参与到《编辑部的故事》的创作中。
当初冯小刚想要转型当导演时,出现了诸多反对的声音,同样是郑晓龙力排众议,率先表现出支持的态度。
所以冯晓刚可以对其他人张狂,可以炮轰任何人,但是在郑晓龙面前,他从来都是一副小老弟的样子,根本不敢摆大导演的架子。
“郑导,咱们这多长时间没见了,今天肯定得好好喝一个,要不要我安排一下第二场?”
冯晓刚端着杯白酒,已经有些喝大了的感觉。
“不行了,我得好好的睡一觉。”
郑晓龙跟冯晓刚的状态差不多,面色通红,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这帮京圈的家伙频频敬酒,他实在是不好拒绝。
喝酒他还可以,出去鬼混就算了。
“晓刚你把老郑送回去,然后直接去老地方找我们就行了。”
京圈另外一个核心人物,王朔,看了眼几乎不省人事的郑晓龙,对着一旁的冯晓刚说了一句,然后跟其他几人向外面走去。
冯晓刚在京圈的地位没那么高,王朔和郑晓龙都是他的前辈和恩人,只不过他经常站在台前,知名度比较高一点而已。
真正的大佬都深谙“低调”二字。
这句话说的是郑晓龙,至于存在感越来越弱的王朔,不是他自己想低调,而是太长时间没有好的作品现世,很多人已经把他忘了,除了京圈内的地位稳如泰山,其他位置可就说不定了。
不是哪里都认京圈的圈子文化,“王朔”二字又不是什么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