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和尚你去送朱棣一顶白帽子(祝大家新年快乐)

洪武十五年七月十六日,戌时,京郊小院,内院房间里。

朱英一本正经的对姚广孝交待:“大和尚听说后日朱棣要进京,你去送他一顶白帽子。”

姚广孝满脸凄凉的开口:“少爷!贫僧已经弃暗投明,你为何还...”

“停!”朱英打断姚广孝的诉苦,“先听我说!”

姚广孝瞟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朱元璋,点头道:“呃,少爷你说。”

“你明日进宫去念经,看见燕王朱棣时就想办法给他说送他一顶白帽子。”

朱英话毕,早已在心里有预案的姚广孝又看了看一旁的朱元璋,咽了咽唾沫问道:

“少爷,就这一句话燕王朱棣能信吗?贫僧也不知他会不会信?”

朱英听到姚广孝的反问,内心一突,确实如这和尚所说,自己已经改变历史轨迹,朱老四这厮会不会如历史一样就范呢?

见朱英不回话,姚广孝一脸谨慎的开口:“少爷要不你写一封密信,贫僧送与燕王?”

“写密信?嗯!这是一个好办法。”

朱英若有所思的回头对朱元璋说道:“爷爷,我说你写。”

“咱写?写何内容?若是燕王不信怎办?”朱元璋顿了顿说出自己的疑虑。

朱英没回朱元璋,对一旁的李景隆、徐增寿吩咐:“老表、表中表,你们赶紧拿笔墨纸砚来。”

两人起身去拿笔墨纸砚,少时两人把笔墨纸砚放在朱元璋面前憋着笑意。

同样憋着笑意的张宇初还帮朱元璋磨墨。

朱英见准备就绪,站起身背着双手来回踱步。

半盏茶的时间,朱英停下脚步看着朱元璋,“爷爷,你写!贫僧用二十年寿数推演未来之势。”

停顿看朱元璋握着毛笔在信纸上书写,忽视‘这便宜爷爷为什么会写字’。

见朱元璋写好,继续开口:“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朱允炆继位登基下令削藩,周王朱橚、岷王朱楩、

齐王朱榑、代王朱桂被贬为庶人,湘王朱柏被逼自焚。”

话毕,朱英看着朱元璋书写,待他写完出声呵斥:“爷爷,你写的什么玩意,加逗号记号。”

“何为逗号句号?”拿着毛笔的朱元璋装作镇定,抬头疑问。

“逗号就是半句话停顿时的标记,句号就是一句话说完的标记,我教你。”朱英伸手拖过笔教朱元璋。

朱元璋点了点头,“呃,原来是一个点加尾巴和一个小圈。”

朱英没理会他,再次开口:“爷爷继续写,若是燕王你信贫僧就早早做好准备,在服丧之前与天使投资人李景隆密议。”

“同时暗中拉拢朝中武将、部队,回封地后招募兵勇,在北平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修建城墙地穴打造兵器。”

“为了引人耳目多饲养鸡鸭鹅等牲畜掩盖其声,为将来奉天靖难提前做足准备。”

“太子、秦王、晋王都早死,燕王你放心大胆干!风浪越大,鱼越贵!纵观史书就是四个字,即位登基!”

朱英说完,站在朱元璋身边看他写,“爷爷,这信封上写,白帽子三个字。”

朱元璋把写好内容又把信封写好,侧头看着朱英询问:“大孙这封信燕王朱棣会收吗?”

“不知!”朱英抬头盯着姚广孝,“和尚剩下的事就看你的了,好好发挥你的口才!”

姚广孝没出声,对着朱英点了点头。

一旁得到朱元璋暗示的李景隆极不情愿的开口问道:

“表,你说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会死?李景隆为何是朱棣的天使投资人?”

朱英点了点头,“嗯!他们都死在朱皇帝前面,我不是说了吗?朱元璋晚年会连死三儿子。

除朱标外,朱樉、朱棡都死有余辜,都是自作孽不可活。李景隆必须是朱棣的天屎投资人。”

眉头紧皱的朱元璋把毛笔放下,出声问道:“大孙,你怎知朱樉、朱棡是死有余辜?”

“呵呵...爷爷你是没在这两位心性残暴的王爷封地生活,不然你早就被他们虐杀。”朱英顿了顿继续开口:

“这两个狗东西本成不了气候,都是朱元璋这大傻春在背后支持,哎!晚年的朱元璋从屠龙者变成恶龙!人性使然。”

张宇初、姚广孝几人齐齐的看向朱元璋,他们多少都听说过二王的事迹。

站在朱元璋身后的毛镶面上虽没表情,内心却十分认同朱英的话。

秦王朱棡就藩后大兴土木,折磨宫人取乐,多行恶事,荒唐无度,宠爱次妃邓氏,软禁正妃王氏等等。

晋王朱棡性格残暴,数次以奔马缚人车裂等等。

二王所做之事比自己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还罄竹难书,自己虽办案过程有夹带私心,但也是为陛下办事。

在毛镶心里给自己开脱时,把书信写好交给姚广孝的朱英对朱元璋开口问道:

“爷爷,你说我那几位当兵的叔叔会不会回京?”

朱元璋装模作样的沉思一会后出声道:“咱想应该会回吧!他们当那么多年兵再如何也能混个不小的军职。

只是不知会不会带儿女回来,咱还不知他们现在是否成婚?有孩子?哎~”

听到朱元璋叹气声,朱英出声宽慰道:“爷爷,我爹也算早死早好,几位叔叔又不能长期在京。

不过爷爷你放心,等你死了孙儿给你养老、披麻戴孝送终,保证让道士老张给你选一块风水宝地,

孙儿再给你烧几万万金银珠宝、香车、美女给你在地下享用!”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嗯,还是大孙孝顺,咱就指望大孙给咱养老送终。”

“......”李景隆几人无语中,这个话题外人不敢插嘴。

待爷孙对完话,李景隆着急的开口询问:“表,我们为何不先找李景隆做天使投资人?”

“老表,李景隆这厮乃大明战神一代目,我把控不住!”

朱英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是李景隆这厮在京城圆不溜秋的不好策反,弄不好引火烧身。

朱元璋、朱英等人又商量一会后才各自散去。

......

洪武十五年七月十八日,未时一刻,洪武门前。

几辆豪车停在门前不远处,一身孝服的朱棣先下车然后亲自扶大肚子燕王妃徐妙云下车。

随后宦官扶着一个约四岁小胖子,小胖子下车后走路姿势还一跛一跛的,朱棣看着他面色不喜。

再后,一个身板壮硕约两岁的小娃娃下车,朱棣主动上前牵他的手。

小胖子乃是朱棣长子朱高炽,壮硕小男孩乃是朱棣次子朱高煦。

看到燕王朱棣到来,姚广孝摸了摸内衣里的信封,与一众僧人上前迎接。

在众僧人给徐妙云、朱玉英(朱棣长女)、朱高炽、朱高煦、朱月贵(朱棣次女)做佛法迎接工作时,

姚广孝找准时机站在朱棣面前,“阿弥陀佛~!燕王殿下,贫僧送你一场机缘是否接受?”

朱棣看了看姚广孝轻蔑一笑:“呵呵,你这和尚想送本王一场机缘?本王还有急事,直说!”

朱棣回头看了看远处街口缓缓而来的几王人马。

尴尬一会,姚广孝转头左右看了看,掏出信递给朱棣,“燕王殿下,这是贫僧送你的白帽子,贫僧有事先走一步。”

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的朱棣一脸懵逼中,“白帽子?嗯?”立马把信揣入怀中。

朱棣一下就想到‘关键’扭头看了看站回僧人队伍的姚广孝,转身走向徐妙云。

先后跳下马车同样一身孝服的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不管妻儿,不顾僧人们的迎接工作,

着急忙慌的跑到朱棣身边大喝:“老四、老四,你还愣着作甚?还不快进宫见母后最后一面?”

见他们面带悲色,朱棣侧头看了一眼徐妙云后对着两人喊道:“老二、老三,咱们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