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
- 余世维主讲
- 1428字
- 2025-02-19 17:09:24
想法→再结冻(触动→行为→习惯)
组织发展及其管理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管理学家、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库尔特·勒温就从组织变革的角度提出了企业发展的三阶段循环论:“解冻→变革→冻结→再解冻……”他认为成功的变革要求对现状予以解冻,然后变革到一种新的状态,并对新的变革予以再次解冻……使企业的活力保持长久。库尔特·勒温的变革观是将变革看作是对平衡状态的一种打破。现状被破坏之后,就需要经过变革而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状态。这项研究总结和归纳了现代企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规律性和变化的模式,对指导组织的变革、预见企业发展的未来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库尔特·勒温以“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来标示自己的动力心理学理论。他说:“一旦接触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的注意中心也就从客体转向了过程,从状态转向了状态的变化。”一般来说,库尔特·勒温在阐述他的心理动力时,总是要涉及这一动力的过程。他认为,在任何心理过程中,内在的力与外在的力都会由这一过程本身来改变,动力的意义便体现于过程之中。
库尔特·勒温的心理学以研究“朝向目标的行为”而著称,而朝向目标便包含着一种过程性,心理紧张系统体现在“解冻→变革→冻结→再解冻”的过程之中。库尔特·勒温把平衡看作是一个动力概念,把紧张系统看作是一种“准稳定平衡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社会变化的三个步骤,打破原有的平衡,趋向新的目标,并在新的水平上重获平衡。库尔特·勒温的动力理论不但遵循了稳态论的基本模式,而且表现出强调整体结构和系统等有机论的特点。
将习惯“再结冻”
◎案例
再结冻
要想把一个方的冰块变成一个圆的冰球,该如何去做?
先把方的冰块从冰箱拿出来解冻,再把解冻后的水装在一个圆的容器里,最后放进冰箱使之再结冻。如果解冻后就忘记了,出去看电影了,回来之后看到的还是一摊水,如果这时我们再将其放入冰箱进行结冻,最终结果也可以实现。
这个再结冻的例子可以形象地说明我们改变习惯的过程(见图3-1),首先要有所触动,再着手行动,持之以恒最终便可以达到目的。

图3-1 人类改变习惯的过程
思想教育有助于习惯的形成
思想教育往往能够防患于未然,及时避免不良后果出现。
◎案例
新加坡的公共秩序
新加坡的公共秩序良好,得益于政府不懈的管理。
公共厕所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市政管理和成员素质,新加坡每一间公厕都有专职管理人员,对于不冲厕所、踩马桶、乱丢东西等一切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都坚决予以制止,要求当事人改正,并提醒他们下次注意。
新加坡的地下通道里一般也有监管员,来往的人自觉分为左右两队通行,从而实现人员有序流动。监管人员一般站在通道中间,身穿红色制服,提醒来往群众遵守规则。
新加坡正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加大监管力度,才逐步使人们养成了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思想决定命运

还是那句话,请不要告诉下属:“别告诉我过程,我只想知道结果。”因为如果没有进行思想培养,下属必然难以达到你所希望的结果。
◎案例
松下:传统方式造就接班人
早晨5:45,一群学生模样的人已经开始晨操,这里像纪律严格的军事学院,学员们穿着整齐、训练有素,他们是松下销售管理培训学院的学员。作为松下特许经营点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要在这里参加一年的培训,其中一半的学员刚刚高中毕业。
凡事都需要打好基础,对思想的培养往往优于产生不良后果时的说教。思想源于对基本行为的塑造,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不断重复行动,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培养员工的思想使之变成习惯,才能最终改变他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