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活动定在周末,目的地是距离A市两百公里的青山村。
清晨五点,林夏就拖着行李箱来到集合点。天还没亮,路灯在晨雾中晕出一圈光晕。她看到程时站在大巴车旁,正在清点人数。
他今天穿了件黑色冲锋衣,衬得身形更加挺拔。看到林夏,他朝她招了招手:“这边。“
林夏拖着箱子走过去,程时自然地接过她的行李:“早餐吃了吗?“
“吃过了。“林夏小声回答,其实她因为太紧张,只啃了半片面包。
程时看了她一眼,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喝点热牛奶。“
林夏接过保温杯,温热的触感从掌心传来。她抿了一口,浓郁的奶香在口中化开。
“程学长好贴心啊。“旁边传来女生们的窃窃私语。
林夏低下头,感觉耳朵有些发烫。
大巴车启动后,程时坐在了林夏旁边。他拿出一份资料:“这是青山村的基本情况,你先看看。“
资料很详细,包括村庄历史、人口结构、经济状况等。林夏注意到,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60%。
“为什么会这么多?“她忍不住问。
“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程时解释道,“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林夏翻到下一页,看到一张照片。破旧的教室里,十几个孩子挤在一起,眼神却格外明亮。
“这是去年拍的,“程时说,“今年我们要重点关注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
车程三个小时,程时一直在给林夏讲解采访技巧。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吵醒其他补觉的同学。林夏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混合着晨露的气息,让人莫名安心。
到达青山村时,天空飘起了细雨。
村长带着他们来到住处,是一间废弃的小学教室。地上铺着草席,这就是他们接下来三天的“床“。
“条件比较艰苦,“程时提醒大家,“但这是新闻人必须经历的。“
林夏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想去采访。程时却拦住她:“先休息一下,下午再开始。“
午饭后,雨势渐大。林夏和程时分到一组,去采访一个叫小雨的女孩。
小雨今年十岁,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她住在爷爷奶奶家,每天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
“我想爸爸妈妈,“小雨低着头,“但他们说要赚钱给我读书。“
林夏感觉眼眶有些发热。她蹲下身,轻轻抱住这个瘦小的女孩。
突然,一声惊雷炸响。程时看了眼窗外:“不好,要下暴雨了。“
话音未落,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程时当机立断:“我们得赶紧回去。“
但已经来不及了。山洪暴发,泥石流冲毁了回村的路。程时拉着林夏和小雨躲进一个山洞。
“别怕,“他安慰道,“等雨停了就能回去。“
山洞里很冷,林夏忍不住发抖。程时脱下冲锋衣披在她身上:“穿上。“
“那你......“
“我没事。“程时打断她,“照顾好小雨。“
林夏看着程时的侧脸,在闪电的映照下,他的轮廓格外清晰。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对程时的感情,早已超出了学妹对学长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