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整顿人马

宋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即1204年),铁木真在与乃蛮部作战之前,对军队进行了整顿,并以原有的怯薛组织为基础,建立了一支护卫军,各自承担着保卫大汗金帐和分管汗廷事务的重要职责。

护卫军由三个核心部分构成:宿卫、散班和箭筒士,每个部分都承载着不同的职责和角色,共同构成了铁木真身边的一道坚固屏障。

宿卫,即客卜帖兀勒,共有八十名成员。他们是护卫军中的精锐力量,负责直接护卫铁木真的安全,时刻待命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些宿卫成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训练的战士,他们忠诚勇敢,身手敏捷,是铁木真最为信赖的护卫力量。

散班,又称秃鲁花(土儿合兀惕),由七十名成员组成。他们不同于宿卫的直接护卫职责,而是负责分管汗廷的各种事务,协助铁木真处理政务和军事决策。散班成员通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智慧,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为铁木真提供宝贵的建议和帮助。

箭筒士,即火儿赤,共有四百名成员。他们是护卫军中的远程攻击力量,擅长使用弓箭进行战斗。箭筒士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射击技艺高超,能够在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存在为铁木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增强了护卫军的整体战斗力。

这些护卫军成员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的精英,他们不仅具备出色的战斗技能,还拥有坚定的忠诚和勇敢的品质。他们日夜守护着铁木真的安全,确保他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处理大事要事。在铁木真的领导下,护卫军成为了蒙古帝国的一道坚固屏障,为崛起和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蒙古帝国的逐渐稳定和疆域的日益扩张,铁木真对护卫军进行了重要的扩充,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内外局势和保卫国家的需要。经过扩充,护卫军的规模显著增强,达到了一万名的庞大规模。

在这次扩充中,箭筒士的数量得到了明显增加,从原有的四百名扩充至一千名。这些箭筒士以其出色的射击技艺和远程攻击能力,成为了护卫军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的扩充,增强了帝国的远程打击能力,为国家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宿卫的数量保持在一千名,这部分成员继续承担着直接护卫铁木真及重要官员的职责。他们忠诚勇敢,身手敏捷,是帝国最为精锐的护卫力量之一。

而散班的扩充幅度最大,从原有的七十名大幅增加至八千名。这些散班成员主要负责分管汗廷事务,协助处理国家政务和军事决策。他们的扩充,使得帝国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国家事务,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散班的成员主要从千户、百户、十户官员和白身人(都鲁因古温)的儿子中挑选。这些年轻人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训练,必须具备技能和强健的体魄,才能胜任护卫军的职责。这一选拔制度确保了护卫军成员的高素质和能力,为帝国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随着疆域的扩张,铁木真对护卫军进行了扩充,使其规模达到了一万名。通过这次扩充,护卫军不仅规模得到了增强,而且在人员构成和职责分配上也更加合理和完善。这支强大的护卫军成为了蒙古帝国的重要支柱,为繁荣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护卫军的构成中,铁木真对于不同级别官员和民众子弟的随从配置,展现了他对军队组织的精细管理和对各级官员及民众的深厚信任与依赖。

具体来说,千户之子在护卫军中可带领十名随从,这一配置不仅体现了千户在帝国中的重要地位,也凸显了铁木真对他们的信任和器重。这些随从不仅为千户之子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也增强了他们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百户之子则可带领五名随从,这一数量虽然少于千户之子,但也足以显示百户在帝国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通过为百户之子配置随从,铁木真进一步巩固了与各级官员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提升了护卫军的整体战斗力。

至于十户及百姓之子,他们虽然带领的随从数量相对较少,只有三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护卫军中的地位较低。相反,这种配置体现了铁木真对广大民众的关怀和重视。通过让他们的子弟参与护卫军,铁木真不仅提升了民众对帝国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也进一步增强了护卫军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这种精细的随从配置制度,不仅有利于护卫军的统一管理和指挥,也促进了帝国各级官员和民众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它展示了铁木真作为一位杰出统治者的智慧和远见,为蒙古帝国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他通过给予不同级别官员子弟相应的随从配置,既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也激发了他们为帝国贡献力量的热情和动力。

诸怯薛执事官作为可汗的侍从近臣,地位在外任千户那颜之上。怯薛不仅是可汗的亲卫军和宫廷(王室)事务机构,而且具有朝廷的职能,在大蒙古国的军政事务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铁木真建立这样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起到了维护汗权、巩固新生的统一国家以及防止氏族贵族的复活和重新发生内战的作用,成为蒙古对外征战的有力工具。

总的来说,铁木真在护卫军中实行的这种随从配置制度,既体现了他对军队组织的精细管理,也展示了他对各级官员和民众的信任和依赖。这种制度不仅增强了护卫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蒙古帝国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