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宁远的困惑(一更求追)

演武场畔,观战的李殷氏目光闪烁不定,她深谙武艺,且恰好擅长轻剑,走的乃是灵巧路线。倘若她与宁远比武切磋……

手好痒,好想活动活动!

但这个肚子……

李殷氏隔着高高隆起的腹部,轻抚胎儿,瞬间神情萎靡,垂头丧气。

至于不通武艺的殷素问和宁大郎,纯属外行人看热闹,自然是雾里看花,不明就里!

仅见宁远最终以盲手收剑入鞘的一瞬,真是英姿飒爽!

尤其是殷素问,她觉得只是三个月没见到宁远,这位竹马简直脱胎换骨,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若不是青梅竹马见面后那份难言的默契感仍在,此时殷素问真的怀疑宁远被什么妖魔鬼怪夺舍上身了一般!

至于现在——嗯,不愧是我殷素问的竹马,就是这么帅!

在场的众人皆知,宁远学剑不过短短三月,如今竟在剑术方面,超越了李靖?

更令人惊讶的是,李靖亲口承认无论如何也难以取胜,并赞誉宁远是天赋与努力的完美结合?

如此天赋,实属罕见!陈塘关的守军们年年岁岁、日日夜夜地磨练军用剑术,却从未有人能像宁远这般达到如此高深的境界!

然而,宁远自幼便展现出诸多天才之处,在场的众人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因此并未产生出难以置信的情绪。反而尽皆衷心欣喜他的进益。

面对李靖的夸赞,宁远拱手行礼道:“世伯言重!小子还有很多需要向世伯请教的地方。”

李靖以为宁远谦虚,摆摆手欣慰道:“小远,你是我看着长大的,跟自家孩子没什么区别!不用如此谦虚或者安慰伯父!你的剑术如此,身法、步法更是卓绝,还有我什么可以指教?”

李殷氏细细思忖,忽觉眼前豁然开朗!

没错,宁远的剑法固然精妙绝伦,那步法更是浑然天成,奥妙无穷!

这小远外出两月有余,究竟有何奇遇?还是说,他完全是凭借自身钻研?

宁远却依旧恭敬道:“不!不是谦虚!而是小侄确有请教世伯与婶婶!”

李靖、李殷氏不由异口同声,好奇回道:“哦?小远(远儿)还有什么疑惑?”

宁远耍了个剑花,最终反握青铜剑,背在手臂后面,手法姿势之潇洒,令人眼前一亮!

少年挠了挠头,略有些期待问道:“该怎么飞?”

李靖、殷氏顿时面色古怪!

殷素问、宁大郎:这个问题,我们也想知道啊!

飞翔,是人类的梦想。

对于神仙、妖魔而言,飞天遁地如同吃饭喝水般轻而易举。与之相比,凡人武学高手虽能临时借助树梢悬停空中,或者凭一苇渡江,但这仅是轻功的极限,真正无视重力、自由飞翔却仍难以企及。

然而,这里是《魔童降临》的封神世界。

宁远前世便知,李靖和李殷氏这两位凡人武将,竟能凌空飞翔!

但宁远深知,李靖毫无内力,亦非修仙者,那他究竟是如何飞行的?

虽然李靖原有修仙师承,却因仙道难成,方下了山当了武将;现在的他,距离拜师燃灯道人开始真正修仙还早着呢,更未上天庭当他的托塔天王。

可偏偏仙道不成的李靖,和一介凡人的夫人李殷氏,都会飞!

不仅如此,宁远还从《魔童闹海》得知,阐教有十万捕妖队,同样都会飞!

什么时候修仙者和神仙专属的飞天翱翔这么不值钱了?

还是他阐教,找到了十万“骨骼清奇、福缘深厚”的修仙苗子?

怎么可能!

截教素以“万仙来朝”著称,虽未必真有一万修仙者,但数千之众却是毋庸置疑!

这其中还有不知道有多少山精野怪,纯粹混进来求个跟脚,甚至有些“披毛戴角、湿生卵化”的妖族,只是踏上过金鳌岛的土地,便敢自称是截教中人——这也是阐教二代弟子最看不起截教的地方。

就这样有名无实万仙来朝的截教,还是成为了天庭、阐教和西方教的眼中钉。

假如阐教拥有十万“根骨清奇、福缘深厚”的修仙者,早就统一仙界了!昊天帝的灵霄宝殿恐怕也难保!或许元始天尊一觉醒来,便会黄袍加身,成为与天庭分庭抗礼的元始天帝!

由此推论,那支人人都能飞天的十万捕妖队,绝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修仙者。

再审视影视中捕妖队的表现,其唯一的作用仅是壮大声势,此外在天元对决时充当人型电池,以及与海底妖兽进行两军厮杀。恐怕其单体战力仅略强于陈塘关海堤墙头的人类甲士,且强的有限。

宁远推测,十万捕妖队中的绝大多数普通成员,恐怕连食人狼妖的实力都难以匹敌,更遑论与玉石琵琶精相提并论了。

就这样的阐教捕妖队,他们都会飞?

宁远身怀九阳神功、九百年的北冥真气,都无法飞起来!

还是说,对于李靖夫妇、阐教十万捕妖队、乃至这个世界的规则来说,飞天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是他宁远,想错了方向?

宁远依旧保持着请教的姿态,只见李靖骤然腾空而起,在演武场上空如鸟儿般自由翱翔数圈,随后平稳落地。

观众们面色如常,显然早已知晓,李靖具备飞行的本事。

接着,李殷氏也在众目睽睽之下飞身而起,但她并未高速飞行,显然是顾虑腹中胎儿的安全。仅仅在空中稍作停留,便缓缓落回地面。

宁远眼神骤然闪亮,诚心诚意向李靖和李殷氏两位长辈拱手行礼,恭敬道:

“恳请世伯、婶婶指点迷津!”

他心中隐约预感,揭开凡人武将飞翔的秘密,将对他的未来大有裨益。

李殷氏因无法久站,几人便再度回到正堂,各自落座。

殷素问依旧贴身照料着她的姑姑。

李靖十分感慨,先说起了其它:“我年轻时拜在西昆仑散仙度厄真人门下,习得一些修仙法门,却始终难以入门。师父曾言我仙道难成,故命我下山,这才投身武将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