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宫中知晓

两人上了马车。

舒止拉着崔禾的手,说:

“夫人,方才刺杀一事宫中应收到消息了。”

“等我把你和阿妤、姮儿送回府中,我恐怕要去东宫,与琮儿秘密去见陛下。”

崔禾颌首,

“去吧,刺客那边,阿妤与姮儿应是有了对策。”

“等你回来,估计阿妤和姮儿也收到消息了,到时候我们再去商量吧。”

说完,叹了口气,说:

“也不知把阿妤和姮儿扯进来是对是错啊。”

舒止没有说话,抱着崔禾,拍了拍她的肩膀,想通过这一动作给她点安慰。

宫中,御书房。

玄霄走进去行礼:

“禀陛下,属下刚刚收到消息,长公主和妤小姐今日在灵隐寺遇刺。”

文昌帝听此消息,批阅奏折的手抖了抖。

虽说之前制定计划时,便已经想到可能会刺杀,但姮儿与阿妤又会武,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可真的听到刺杀时,心难免还是慌了,毕竟两个姑娘还是从小宠到大的,怎么可能真的不担心。

看着玄霄,佯装镇定的说:

“可有受伤?”

玄霄哪能不知陛下是在问殿下和妤小姐,摇摇头,

“陛下,殿下和妤小姐没有受伤,且那些刺客没有留下活口。”

文昌帝听到这番话,并没有因为没有抓到活口而感到可惜,反而心中很是骄傲。

但刺杀一事提醒了自己,文昌帝思索片刻,吩咐一旁磨墨的福寿:

“宣永安国公进宫。”

“嗻,老奴这就派人去办。”

然后跟玄霄说:

“你派暗卫告诉琮儿,让他与丞相秘密进宫。”

“是,属下这就去。”

说完,两人便出去了。

知道文昌帝担忧刺杀会不会影响计划,便去泡了壶他爱喝的龙井,想着让文昌帝开怀些。

过了片刻,福寿公公就回了御书房。

倒了杯龙井茶,放在御案上。文昌帝闻到一股浓郁的茶香,随着茶香看过去,是福寿公公泡了自己爱喝的龙井。

他拿着茶杯喝了口,细细品味,甘醇的茶汤缓缓流过他的喉咙,让原本的担忧也少了几分。

盯着手中的茶杯,想到刺杀一事,因为镇远将军府的及冠男子除了顾沂外,其余的都远在边疆,但顾沂因体弱多病,一直没有入仕,所以没有正当理由让吩咐福寿宣镇远将军府的人进宫。

沉思片刻,低声道:

“福寿,一会儿与琮儿他们商谈完后,便派个女暗卫告知镇远将军夫人,再派暗卫传信给镇远将军。”

“嗻,老奴知晓了。”

文昌帝看向一旁如此了解自己的福寿公公,他那发白的鬓角,回想起福寿是陪着自己长大,坚定的陪着自己夺嫡,不曾背叛,走到了现在。

“福寿,你几岁跟朕来着?”

“回陛下,老奴十岁就跟着陛下了。”

“是了,那是朕八岁时,母后就让你跟着朕,到如今三十多年了,你老了,朕也老了。”

说完,叹了叹气,那是文昌帝对老去的无奈。

不知想起什么,又低落的说:

“澜儿走了,朕也要老了,如果不把背后之人揪出来,琮儿和姮儿……”

“也不知,朕百年之后,见到澜儿,她会不会怨朕为了保护姮儿假装不喜,把她送出皇宫,让姮儿忍受这么多年的流言蜚语。”

“她会怨朕吗?”

福寿听见文昌帝说的话,没有回答,他知道这番话并不是跟自己说的,他站在一旁,等着文昌帝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