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来自四十年后的卷王

拿起钢笔、稿纸。

陈铭章略微沉吟,稍微构思,便开始继续创作《亮剑》。

这个时代的作家,还不知道什么叫‘卷’!

写作很随性,一篇文章往往要写很久,再加上修改,呵呵,想靠赚稿费养家糊口,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那是痴人说梦话。

也就陈铭章,可以让现在的编辑们,感受一下什么叫来自四十年后的速度。

在学校的时候,因为有功课拖累,陈铭章一天写作两个小时,稳定3000~6000字,状态好、灵感爆发能够达到6000字,状态一般的话也能达到3000字。

周末的时候,写作的时间多,基本上确保写万字。

并不是写的时间多,然后写的量就呈正比增加。

因为会手酸,会累!

陈铭章写的最多的一天,是写了20000字,然后就累得不行。

就像以后用电脑码字,码字速度3000字/小时只是基础,还有的码字速度达到6000字/小时,但是并不是说一天码字10小时,就可以码字30000~60000字!

恰恰相反,能够一天写20000字的,都是属于凤毛麟角的。

在这种坚持写小说下,其他作家都还懵然不懂,陈铭章已经早早地当起‘卷王’来。

他陈铭章不赚稿费,谁赚稿费?

活该他能在这个时代靠稿费致富。

当然了,陈铭章也开始主动效率起来,每天留出一部分时间出来,过过两人的时间。

小说世界很美妙,沉浸其中让人不可自拔。

但是终归得回到现实,现实的两个人生活要是能过的有滋有味的,那是神仙眷侣。

在陈铭章的努力下,《亮剑》的剧情不断的在进行推进,写好的稿子也越来越厚。

林卓韵摘了几个葡萄回来,见陈铭章正在写作,并没有去打扰陈铭章,她知道陈铭章在写作的时候,并不喜欢别人打扰。

她拿着葡萄去清洗一下,然后美滋滋的尝鲜着。

然后林卓韵拿出相册,这是今天洗出来的,记录着两人在一块的一幕幕。

林卓韵翻相册翻得很慢,这里面很多照片都是她拍的。

......

吃完饭,两人在院子里散步。

此时的太阳,已经没有那么毒了,地面上的热气也开始在消散。

林卓韵每周都会大扫除一次,这让整个四合院都显得很干净。

花草树木有着林卓韵养护,长得特别好,树叶绿油油的,花盛开着,整个院子充满着勃勃生机。

这家里有没有女人,完全是不一样的。

一个人,那不叫家。只有两个人的世界,那才是一个最基础的家。

“这么大的院子,好浪费!”林卓韵看着空荡荡的东厢房和西厢房,有些心疼。

陈铭章笑了笑,“那等你以后生个十个八个孩子,就不会显得空荡。”

“又没个正经的,你当我是母猪啊,还生个十个八个孩子。”林卓韵白了眼陈铭章。

林卓韵道,“你这人挺好的,就是有时候太贫了,满嘴胡话,感觉特不靠谱。”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用幽默来对抗残酷的现实。幽默懂么,我这叫幽默!”陈铭章道。

林卓韵带着怀疑之色,“鲁迅全集我看过,怎么不记得有这句话?”

“鲁迅全集又不是记录鲁迅全部。”陈铭章脸不红心不跳,言辞凿凿的。

林卓韵这倒是将信将疑。

她看的书没有陈铭章看得多,涉及到这方面的,她往往不是对手,先甘拜下风。

“听说这次参加高考的人数更多,高考难度很大,也不知道明年会不会增加难度?”林卓韵有些担忧着,她已经决定听陈铭章的建议,参加高考。

越是和陈铭章在一块,她对于现在的工作就愈加的不满意。

可惜她和陈铭章在一起太晚了,那时候全国报考工作都完成了,她想报考都来不及。

陈铭章道:“放心吧,你好好的复习,有我辅导,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个时代的高考,其实难度不可能太难。

毕竟知青脱离学习太久,现在教育又刚刚恢复,虽说难度会略有增加,但是不会增加太多。

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全国高考报考人数高达610万人。

根据之前教育部公布的指标,计划招生29.3万人,比去年多录取2万人,录取率是4.8%。

也就是说,能够读大专和本科的,1000人中有48个。

这里面有相当大比例是读大专的,读本科大学的估计只有三分之一。

可想而知,此时大学生的含金量。

当然,陈铭章有印象,后来招生人数增加了,总共录取差不多40万人,录取率7%。

与去年高考由各个省单独命题不同,多了几个月准备,高考准备工作更加充分,这一届高考国家收回命题权。

实际上,陈铭章知道,不是高考试题难度加大,而是有了更充分的准备时间,以及可以买到教材、复习材料,去学校复习班,去年没能考中上大学的人,一个个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高考与其说是录取分数线,还不如说是录取比例。

按照招生人数,比如要招生29.3万人,那就是考试前29.3万名录取,或者说,安装各省前4.8%录取。

同样的,各个大学的录取也是一样。

比如北大,那就是只盯着各省市高考成绩前100的。

所以说,陈铭章辅导林卓韵的目标不是要考多少分,而是高考成绩在整个京城前300名,便足以进入清华北大。

高考总分500分,按照陈铭章估算,差不多得考380分左右。

当然了,京城名校多,除了清华北大,还有很多名校,考不上清华北大,也可以考其他大学。

这就是在京城的优势,考大学要比其他省市要好得多。

当然,因为林卓韵之前读过两年大学,实际上也是属于大学生。

这就让林卓韵多了个选择。

“我打听到小道消息,明年可能会恢复研究生制度,你要是不想参加高考,其实可以直接读研究生。”陈铭章说道,给林卓韵提了另外一个建议。

这还是上次和副校长、系主任一块泡茶时,听他们聊起。

当年全国各大高校暂停高考招生工作,其实不仅仅暂停了高考招生,同样也暂停了研究生招生工作。

去年恢复高考,那么大学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毕竟大学的使命,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

研究生,毫无疑问是属于高端人才。

现在全国缺乏人才,恢复高考、恢复研究生招生,都是属于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

林卓韵露出欣喜之色,“真的么?”

“大概率是真的!”陈铭章点点头道,“当然,你不喜欢医学的话,那还是继续通过高考。”

林卓韵读的是医学,哪怕是两年学制,但是也是大学生,可以有机会直接读研。

但是如果林卓韵不想读医学的研究生,那就得参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