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忆往昔

梁裕张口道:“一月之后,我将于灵观洞天讲道,有缘者皆可听之。”

灵观洞天是梁裕拜入的第一个势力,当时修为最高的掌教至尊是一位四极境修士,此人是梁裕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认可的师父,青灵子。

四极境其实还是很有排面的,毕竟我们后世的四极境可是连极道帝兵都敢抢。

而且,在现在的紫薇古星中,修为最高也不过是仙台,四极已经不差了。

当然,梁裕第一个拜入灵观洞天,是因为他们掌握道经轮海卷。

在后世那些成道者创下更多古经的情况下,此卷依然号称最强筑基经文,这个含金量可太足了。

既然整颗紫薇星都没有完整的古经,那就和叶凡一样,每卷都修最强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梁裕进入了灵观洞天,并因为自身的部分神血而被掌门青灵子收为弟子。

梁裕在离开时曾经给这一宗门亲手布设了圣级的护山大阵,并留下了一些他自创的法术神通。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梁裕传出的道音滚滚而来,响彻整颗古星,所有修士都听到了这句话。

霎时间,他们都沸腾了,当世天尊讲道传法,这简直是天大的造化!

不过,这灵观洞天是哪?既不是十二圣地,也不是三十六宗,那大概就是个小门派。

这位无极天尊特意来紫薇星讲道已经很不寻常了,怎么还挑了这么个小势力?

难道是因为这个小宗门有什么历史渊源?

知道这个宗门存在的人则更加诧异,因为这一宗门只是个创立不过几千年的新生势力。它不可能有什么远在异域的分支,因此也不会和无极天尊有什么关系。

那难道是因为梁裕?

毕竟这些年来,只有梁裕靠自身横渡虚空,远走异域。

虽然过去了一千多年,但这上万年来第一位成圣的传奇人物还是名头正盛。当年见过梁裕,甚至与他交手过的人也还有不少尚在人世,甚至已经成为了各大势力的首脑。

毕竟,只要不是寿元无多,那达到化龙或者仙台秘境的人活过一千多年也是很轻松的。

但他们都未曾想过此时在古星外的当世天尊会是梁裕。

多少岁成道,这个答案是并不固定的。有些证道者三四千岁,有些则要五六千岁,甚至还有极少数能一两千岁就证道。这都很正常,也与最终成就并不完全相关。

道德天尊作为站在神话时代巅峰的人物,他证道时已经五千余岁;灵宝天尊作为神话时代另一个巅峰,他证道时却只有一千五百多岁,与梁裕差不多。但这不妨碍两位交相辉映,并驾齐驱。

梁裕这个一千五百岁成道,在神话时代已经算非常快了,甚至在后世也是。这个速度快得紫薇星的人完全没有把他与无极天尊联系起来。

甚至,他们此时最大的想法就是梁裕是不是拜了这位无极天尊为师,抱上大腿了。

以梁裕的天赋来说,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

这么一来倒是合理了,无极天尊是看在自己徒弟面子上来照顾一下这里的。

不过这也不是重点,毕竟当务之急是赶到这个灵观洞天去。

此时的灵观洞天倒是一阵忙乱。就这小家小业的,天尊来了都没法招待。

现在的灵观洞天掌门名为刘敬明,是一位化龙境修士,临近仙台。此时他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毕竟,他也不知道天尊讲道该用什么规格什么布置。

他实在拿不定主意,就说道:“你们先歇歇,该干嘛干嘛去吧。让我去翻翻古籍,研究一下。”

打发走弟子后,他也陷入了沉思。

这时,梁裕无声无息地来到他身后,看着他花白的须发,缓声说道:“刘师兄,好久不见,你老了。”

听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刘敬明回过头:“真是你!梁裕,不,现在该叫你无极天尊了。”

梁裕有些好奇,对方似乎猜到证道的是他,于是他问道:“这才一千多年,你对我这么有信心?”

刘敬明也有些唏嘘:“可能是直觉,也可能是我太了解你了。自从开始修行到现在,我这一生再也没有见到过一个能比得上你十分之一的修士,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

梁裕说道:“原来是这样,这可真是我意想不到的理由。师父他老人家已经仙逝了吗?带我去祭拜一下吧。”

两人大摇大摆地从宗门大殿中走出,但周围那些忙于布置的弟子却都视而不见。

刘敬明知道这是梁裕的手段,也没有感到诧异。因为当年成圣的梁裕已经这样搞过一次了。

刘敬明叹道:“师父一千年前就坐化山中,其他师兄弟在这些年也相继坐化,我们这一代,只剩下你我了。”

梁裕一边走,一边感叹此地的物非人非。原本简朴的建筑如今变得奢华许多,宗门山中的各种资源产业也比之前壮大了不知多少倍。

但同样,他往日所熟悉的一切也都消失了。

人会故地重游,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些地方承载了自身的回忆。故友重逢之所以让人欣喜,也是因为双方拥有同一段美好的回忆。

可若是这些都消失了,那就只剩下淡淡的伤感。

在他离去的这一千多年中,灵观洞天远比之前兴旺得多。若不是他有意隐瞒了自己的出身,灵观洞天或许会更兴旺,但也可能会遭遇大祸。

因此他当年离开紫薇前并未将自己的出身传出,只是悄悄与那几个熟人告别,并留下了一些东西。

紫薇星各大势力虽然都知道他的大半生平,但他最早的出身和来历却被他隐藏了起来。

如今他已成天尊,自然不用再继续隐藏了。

两人顺着杂草丛生的小路来到后山深处,这里有数座新坟和一座老坟。

梁裕一边祭拜一边说道:“刘师兄,你知道吗,其实刚刚拜入师父门下时,我一直觉得他是个心怀叵测毁人不倦的恶人。”

刘敬明很是诧异,因为在他的记忆中,梁裕对师父青灵子始终是很恭敬的,除了一开始不怎么和师父亲近以外完全看不出有什么敌意。毕竟,当时的梁裕和任何人都不亲近,除了他。

梁裕一阵唏嘘:“当年,我学到道经轮海卷后提前翻阅,想要和师父所讲内容互相印证。可谁料,他老人家一上来就讲得错漏百出,我以为他是故意在教错的东西给我们,简直师德败坏。”

刘敬明有些无言。因为现在的他可以从当年师父青灵子讲的内容中找出错漏,但在少年时,他绝对做不到。

可梁裕却在一开始修行时就做到了。

梁裕继续说道:“从那时起,我就事事防备师父他老人家,故意隐藏自己的修为进度,除了你我信得过以外,其他人我都不和他们亲近。但当时的我还是太年轻了,改不了这好为人师的毛病,指点了后来新入门的李师弟两句。”

“师父知道这件事后,暗中来找到我,我见无法脱身,就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告诉了他,并质问他为什么要误人子弟。或许这是我这一生最后悔的事。”

“师父没有生气,但却有些伤心。我知道,他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无意间让弟子学到了错误的东西而伤心;同时,也是为自己最看重的弟子如此恶意揣测他而伤心。真心换不来真心,也许是世间的常态,但却足以让任何人心碎。我想当时的师父一定很难过吧。”

刘敬明默然,他知道梁裕这些话不是在和他说,而是借与他对话的档口说给已经仙逝的师父青灵子。

不过,他明明觉得自己已经足够高估梁裕了,但总会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他。

梁裕心情有些低落,他叹道:“我这一生名义上有不少师父,但只有青灵子是我真正认可的恩师。不是因为他是第一个,也不是因为他领我入门。而是因为他在我如此伤他的情况下,依然在为我考虑,并教我生存之道,那就是演和藏。

师父说,其他人一生成就有限,正常处事,不违本心即可;但我不同,我一定会离开这个小水塘,搅动满天风云。所以,我也一定会招来更多的灾祸与挑战。而他和灵观洞天实力低微,根本无法为我遮风挡雨。所以他让我必须学会这两项来自保。

学会演,我就能和光同尘,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处境;学会藏,我就能事事有准备,在关键时刻反制对手,立于不败之地。

若没有他教我这些,我或许也走不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