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义释严颜 酒色之惑

长坂坡上那一声怒吼,如滚滚惊雷,震慑曹军,张飞以二十余骑阻住千军万马,为刘备撤离赢得宝贵时机。经此一役,张飞威名远扬,其勇猛之名如烈火燎原,传遍四方。刘备阵营士气大振,张飞更是成为军中将士心中的战神。

然而,张飞性格豪爽,好酒贪杯,这也引出了不少趣事。一日,张飞与将士们庆祝小胜,开怀畅饮,不知不觉便酩酊大醉。他摇摇晃晃地回到营帐,醉眼朦胧中,竟将营帐内的兵器架当作敌军,猛地抄起丈八蛇矛,口中大喊:“贼寇休走,看我张翼德取你性命!”说罢,便对着兵器架一阵乱舞。那丈八蛇矛在他手中呼呼生风,吓得周围的亲兵们纷纷抱头鼠窜,躲避不及。等他舞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还嘟囔着:“怎么这敌军如此不经打……”众人看着他这副模样,又好气又好笑,却又拿他没办法。

时光流转,刘备心怀壮志,将目光投向益州,欲谋一方基业,张飞率部投身入川之战。大军西进,张飞所部宛如出山猛虎,势不可挡。一路上,诸多关隘守将听闻张飞之名,未战便已心生怯意。

当张飞率军抵达巴郡,遭遇了老将严颜。严颜乃巴郡太守,此人性格刚直,忠肝义胆,他深知张飞勇猛异常,但秉持着对益州的忠诚,决心死守城池,拒不投降。张飞几次率军强攻,严颜指挥若定,凭借着巴郡坚固的城防和丰富的守城经验,让张飞的进攻一次次无功而返。

张飞心中烦闷不已,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如同一头被困的雄狮。他与众将商议对策,紧皱眉头道:“这严颜老匹夫,着实难缠,死守不出,我等该如何是好?”一名将领起身提议道:“将军,不如派人乔装潜入城中,探查虚实,再寻机破城。”张飞听后,眼睛一亮,觉得此计可行,遂点头道:“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

几日后,探子回报,张飞得知城中粮草储备充足,但士兵们长期守城,略显疲惫,且对长期坚守产生了些许懈怠情绪。张飞心生一计,他故意在营帐中大声传令,声称要从小路绕过巴郡,继续西进。传令之时,他还故意让几个看似粗心的士兵“不小心”泄露消息,让城中细作听到。

严颜在城中听闻此消息,心中暗喜,以为有机可乘。他认为张飞此举是急于西进,想避开巴郡这个硬骨头,便决定率军在小路设伏,打张飞一个措手不及。

张飞则暗中调兵遣将,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严颜上钩。当严颜率军进入埋伏圈后,张飞一声令下:“给我杀!”顿时,喊杀声四起,伏兵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出。一时间,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严颜虽奋力抵抗,展现出老将的英勇与沉稳,但终究寡不敌众,被张飞生擒。

张飞坐在营帐中,看着被押上来的严颜,大声喝道:“我大军到此,为何不降,还敢负隅顽抗?”严颜毫无惧色,昂首挺胸,眼中透着一股坚毅与不屈,大声回应道:“你们无理兴兵,妄图夺取我益州之地,我益州只有断头将军,绝无投降将军!”张飞听后,心中大怒,瞪着铜铃般的环眼,“噌”地拔出佩剑,剑身寒光闪烁,映照出张飞愤怒的脸庞:“你这老匹夫,竟敢如此嘴硬,信不信我现在就斩了你!”严颜却神色坦然,闭上眼睛,将脖颈一挺,说道:“要杀便杀,何须多言!”

张飞见严颜如此硬气,心中不禁生出敬佩之情。他收起佩剑,走上前去,亲手为严颜解开绳索,脸上怒气消散,换上了笑容,说道:“老将军,好胆色!俺张飞佩服!刚才多有得罪,还望老将军莫怪。”严颜睁开眼睛,看着张飞,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张飞接着说道:“我家主公刘备,乃汉室宗亲,心怀仁义,此番进取益州,实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兴复汉室江山。老将军若能相助,我等必当以礼相待,共图大业。”严颜被张飞的诚意所打动,他看着张飞,思索片刻后,说道:“既然将军如此看得起老夫,老夫愿效犬马之劳。”

张飞义释严颜的消息,如一阵春风,迅速在益州各地传开。许多守将听闻后,纷纷被张飞的仁义与威名所折服,主动归降。张飞一路西进,势如破竹,为刘备顺利进入益州立下了赫赫战功。刘备得知此事后,对张飞更是赞赏有加:“三弟不仅勇猛过人,如今更是懂得谋略,心怀仁义,实乃我军之幸,汉室之福啊!”

义释严颜后,张飞之名威震巴郡。那日,夕阳如血,染红了天边的云霞,也洒在张飞营帐。营帐外,军旗猎猎作响,似在诉说着征战的豪情。张飞虽于战场勇猛无敌,可夜深人静时,他却常对着明月沉思。他想起过往种种,那些不为人知的心事在心底翻涌。此时,军中隐隐流传着关于他的一些秘事,仿佛为这铁血将军的人生又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战事的间隙,张飞营帐内别有一番景象。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入,张飞坐在营帐一角,桌上整齐摆放着笔墨纸砚。他神情专注,粗壮的手指轻轻捻着毛笔,小心翼翼地在宣纸上落下墨痕。那专注的神态,与战场上横矛立马的他判若两人,让人不禁揣测,这位猛将在书法绘画上或许藏着不为人知的造诣。然而,未等旁人瞧出端倪,张飞便将画作收起,似是不欲他人知晓。

张飞生性豪爽,对酒更是情有独钟,可这酒也让他闹了不少笑话。一日,军中举行庆功宴,众人开怀畅饮。张飞更是来者不拒,几坛烈酒下肚,已然酩酊大醉。他摇摇晃晃站起身,眼神迷离,瞧见营帐中的军旗,误以为是敌军旗帜。瞬间,他怒目圆睁,大喝一声:“大胆贼寇,竟敢在此挑衅!”说罢,抄起身边的长枪,对着军旗一阵猛刺。周围将士见状,纷纷围过来劝阻,可张飞哪里肯听,嘴里还叫嚷着:“看我今日如何收拾你们!”直到他刺得气喘吁吁,脚下一个踉跄,摔倒在地,这才消停。众人看着东倒西歪的军旗和醉倒的张飞,哭笑不得。

待刘备谋划入川,张飞自是一马当先,率军西进。一路上,势如破竹,敌军望风披靡。随着战事的推进,军队迎来了短暂的休整。

张飞回到营帐,妻子夏侯氏早已在帐中等待。夏侯氏见张飞归来,赶忙迎上前,关切地说道:“将军,此番征战辛苦,快坐下歇息。”张飞看着温柔的妻子,心中满是暖意,一把将她揽入怀中,说道:“夫人,有你在,再辛苦也值得。”夏侯氏轻轻挣脱,为张飞打来一盆水,说道:“将军先洗把脸,解解乏。”张飞接过毛巾,擦了擦脸,拉着夏侯氏的手,笑着说:“夫人,跟着我四处奔波,受苦了。”夏侯氏微笑着摇头:“能陪伴将军左右,为将军分忧,妾身并无怨言。”夫妻二人正说着贴心话,张飞突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物件,递给夏侯氏:“夫人,这是我路过一处集市时,瞧见觉得适合你,便买了下来。”夏侯氏接过,见是一枚精美的发簪,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将军有心了。”

然而,张飞终究耐不住寂寞。一日,酒兴上头,听闻附近乡镇有擅长歌舞的歌姬,便带着几个亲兵前去。到了地方,张飞让人在空旷处搭起简易舞台,招来歌姬表演。不多时,丝竹声起,歌姬们身着华丽服饰,翩翩起舞。她们身姿婀娜,歌声婉转,犹如黄莺出谷。张飞坐在台下,一边大口喝酒,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脸上渐渐浮现出陶醉之色。

随着酒劲越来越大,张飞的眼神变得愈发迷离,心中的邪念也逐渐升起。他看着那舞姿曼妙的歌姬,再也按捺不住,起身摇摇晃晃地走上台去。歌姬们见张飞这副模样,吓得纷纷后退。张飞却不管不顾,伸手就去拉扯其中一名歌姬,嘴里含糊地说着:“美人儿,跟我回营帐,保你享尽荣华。”歌姬拼命挣扎,惊恐地呼喊。其他歌姬也吓得花容失色,四处躲避。

就在这混乱之际,刘备带着关羽、赵云等一行人前来巡视。原来,刘备听闻张飞在此寻欢作乐,放心不下,便借着犒军的名义前来查看。刘备看到台上的混乱场景,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大声怒喝:“翼德,你在干什么!成何体统!”

张飞正欲强拉歌姬下台,听到刘备的声音,醉意顿时醒了几分。他转头望去,瞧见刘备带着众人站在台下,心中不禁一慌,松开了手,结结巴巴地说道:“大……大哥,我……我就是想找点乐子。”

刘备大步走上台,指着张飞的鼻子,怒声斥责:“乐子?你这是荒唐至极!如今我军正谋划大业,每一步都关乎成败,你却借着酒劲做出这等伤风败俗之事!你平日里的勇猛哪去了?都被这酒和美色给消磨了吗?”

张飞低着头,不敢直视刘备的眼睛,小声说道:“大哥,我错了。”

刘备余怒未消,继续骂道:“你错了?你可知你的行为若传扬出去,会让将士们如何看待?又如何能让他们信服于你?夏侯氏对你一心一意,操持家中事务,你却在此贪图美色,你对得起她吗?”

关羽和赵云等人在一旁,也是一脸严肃。关羽微微皱眉,说道:“三弟,大哥所言极是,你当以此为戒。”赵云也点头道:“张将军,切勿因一时之欲,误了大事。”

张飞抬起头,满脸懊悔,对刘备说道:“大哥,我真的知错了。我不该如此放纵自己,辜负了大哥的信任,也对不起夏侯氏。往后我定当戒酒,好好对待夏侯氏,不再犯此类错误。”

刘备看着张飞诚恳的样子,语气稍微缓和了些:“翼德,我知道你本性不坏,但你这脾气和习性确实得改改。我们的目标是兴复汉室,途中诱惑众多,你若不能克制自己,如何成就大业?”

张飞重重地点头:“大哥放心,我记住了。”

刘备拍了拍张飞的肩膀:“好,你能知错就好。起来吧,莫要让将士们看了笑话。”

张飞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衫。刘备转头对那些歌姬说道:“今日之事,多有冒犯,你们且回去吧。”歌姬们赶忙行礼,匆匆离去。

刘备又对张飞说道:“走,随我回营,我们好好商议接下来的战事。”张飞应了一声,跟在刘备身后,与众人一同返回营地。

经过此事,张飞果然收敛了许多。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战事和对夏侯氏的关怀上。在之后的日子里,张飞跟随刘备继续在益州征战,每一场战斗,他都奋勇当先,凭借着自己的勇猛和谋略,为刘备的大业立下赫赫战功。而他与夏侯氏的感情也愈发深厚,成为了军中将士们口中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