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滩》成功定档后,徐风迎来了一段短暂的闲暇时光。
他先是全身心投入北电毕业答辩,凭借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顺利毕业。
紧接着,徐风满怀期待地观看了刘茜茜的毕业大戏。
演出结束后,两人在后台相见,刘茜茜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兴奋的光芒。
徐风毫不吝啬赞美:“茜茜,你今天的表演太精彩了,每一个眼神、动作都饱含对角色的深刻理解,看得出你为这场大戏付出了很多努力。”
刘茜茜脸颊微红,笑着回应:“多亏有你的鼓励和支持,排练遇到困难时,一想到你,我就充满动力。”
在这段悠闲日子里,徐风与许多老同学相聚,大家围坐一起,回忆校园时光,分享各自生活与工作经历。
可就在他沉浸在这份久违的轻松惬意中时,接到了宁昊的邀请。
宁昊希望徐风能帮忙宣传一下《疯狂的石头》,毕竟徐风如今也算小有名气的导演。
两人约定在一家餐馆见面。一见面,宁昊就半开玩笑地说:“徐风学弟,你的心可真够大的。投资电影之后就完全撒手不管,连探班都不来一次,就不担心我卷钱跑路呀?”
徐风连忙摆摆手,笑着回应:“怎么会呢,师兄,我绝对相信你的人品。”
寒暄过后,宁昊进入正题:“师弟,你肯定也不想让自己投资的钱打水漂吧,所以一定要帮我好好宣传宣传。”
徐风一脸诚恳,问道:“师兄,你就直说,想让我具体帮着做点啥?”
宁昊连忙说道:“是这样,兄弟你帮我宣传宣传《疯狂的石头》。首映礼那天,你可得来撑撑场面,再麻烦你在网上帮忙写几篇影评,好好夸夸咱这电影。”
徐风听完,爽快地点点头,应道:“行嘞,这都不是事儿!”
宁昊感激地笑了笑,又关心问道:“对了,徐风,你那新电影啥时候上映啊?”
徐风说:“定在8月15号了,等上映的时候,师兄你也多帮我吆喝吆喝!”
6月30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徐风准时现身《疯狂的石头》的首映礼现场。
此次《疯狂的石头》能如此隆重地举办首映礼,多亏了徐风和中影的投资助力,影片资金充裕,达到了600万。充足的资金不仅提升了电影的制作质量,也让宣传费用更加充足,与前世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前世,《疯狂的石头》主要依靠网络宣传,在电影院张贴的海报都寥寥无几,更别提举办这般盛大的首映礼了。
灯光璀璨,映照着影厅的每一个角落,徐风饶有兴致地观看完整部电影。
影片结束后,宁昊满脸笑意,热情地拉着徐风,为他逐一介绍《疯狂的石头》的主演们。
宁昊指着一位身材不算高大,却浑身透着一股独特气质的演员说道:“徐导,这位是黄波,巧了,他还是你的同学呢,他在北电高职班学的表演。”
徐风目光落在黄波身上,眼中闪过一丝熟悉,笑着说道:“我见过你,之前只是叫不上名字。现在正式认识啦,你在电影里的喜剧天赋展露无遗,未来不妨多往这个方向深耕发展。”
实际上,徐风虽知晓黄波的才华,但因两人并非同一系别,平日里徐风更常穿梭于表演系本科的课堂与活动中,所以未曾特意结交。
黄波脸上洋溢着谦逊的笑容,诚恳回应:“谢谢徐导夸赞,我是2002届的。在学校的时候,就经常欣赏到您的作品,受益匪浅。其实我不局限于喜剧,其他类型的角色我也有信心驾驭。”
徐风微微颔首,略带歉意地说:“是我考虑不周,往后若有合适的角色,一定找你。”
紧接着,宁昊又将徐争介绍给徐风。徐风笑着调侃:“我怎么会不认识他?他演的猪八戒可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啊!”
徐争顺着黄波的话茬,认真说道:“徐导,我也一样,不只能演喜剧,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我都想尝试,也都有能力去诠释。”
徐风点头应道:“那是自然,以后有合适的机会,肯定不会忘了你。”
随后,宁昊又陆续介绍了郭陶、刘华等人。
待与众人一一结识寒暄完毕,宁昊满怀期待,笑着问徐风:“怎么样,徐导,你觉得我这部电影拍得如何?”
徐风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欣赏的笑容,说道:“师兄,这部电影太出彩了!黑色幽默和巧妙的叙事,把观众的情绪拿捏得死死的,剧情紧凑,笑点密集,毫无拖沓之感。演员们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把角色塑造得有血有肉,充满生活气息。就冲这质量,票房肯定差不了!”
宁昊长舒一口气,脸上满是欣慰,激动地说:“有你这话,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筹备这部电影可不容易,好在一切都值了。”
首映礼结束后,媒体采访环节正式开始。众多记者将主创团队团团围住,闪光灯此起彼伏。有记者问徐风:“徐导,你为什么会投资《疯狂的石头》呢?”
徐风向记者说:“宁昊是我的师兄,当时他为筹备电影,资金短缺,便到学校向我的老师寻求帮助,机缘巧合之下,我们碰上了。他提及正在筹备的电影项目,我怀着好奇看了他的剧本,文字间独特的叙事与鲜活的人物一下就抓住了我,写得实在太出色了。”
徐风停顿之后接着说:“我当即认定这会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于是主动牵线搭桥,引荐他到中影争取投资。中影眼光独到,投资了大部分资金,而我虽能力有限,也尽己所能参与了投资。我从一开始就对这部电影的票房表现充满信心,正因这份笃定,我才果断加入,期待它能在影坛绽放光彩。”
记者又追问:“那您觉得这部电影对当下国产电影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徐风思索片刻,认真答道:“它打破常规,证明了小成本电影靠优质内容也能出彩,给行业注入新活力,激励更多创作者专注剧本和演技,回归电影本质。”
宁昊眼眶微微泛红,上前用力地握住徐风的手,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徐风,真的太感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这部电影会怎样。从投资到宣传,你都出了大力,这份恩情我记下了。”
徐风拍了拍宁昊的肩膀,笑着说:“师兄,咱们是师兄弟,说这些就见外了,能帮上忙我也开心,这电影能成功是你自己的才华和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几天后,《疯狂的石头》正式在各大影院上映。
上映首日,票房就取得了开门红,斩获了300万的票房成绩,远超同期一些宣传阵仗浩大的影片。
观众们从影院出来后,大多满脸笑意,口口相传着电影里那些令人捧腹大笑的桥段和精彩绝伦的情节。
在社交媒体上,电影相关话题热度迅速攀升。“疯狂的石头好笑”“疯狂的石头神剧情”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称赞这是一部“被名字耽误的神作”。
许多知名影评人也发表长文对影片进行剖析,高度评价了宁昊的导演才华以及演员们的精彩演绎。
随着口碑的持续发酵,电影的排片率也不断提高。从最初的15%,一路飙升到了30%。
上映一周后,票房累计突破了2000万,成为了当时电影市场上不折不扣的黑马。
电影院里常常座无虚席,不少观众甚至二刷、三刷,就为了再次感受电影中的欢乐与惊喜。
宁昊每天都密切关注着票房数据,兴奋得难以入眠。
他再次给徐风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师弟,票房还在涨!已经破3000万了!真没想到能这么火爆,接下来肯定还能创造更好的成绩!”
徐风也为这个好消息感到由衷的高兴:“恭喜师兄啊!我就说这电影肯定行,接下来可以趁热打铁,再做些宣传活动,把热度维持下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疯狂的石头》热度居高不下,最终票房成功突破了5000万,成为了当年国产电影的票房爆款,也让宁昊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新锐导演。
而徐风投资这部电影的眼光也被业内纷纷称赞,许多新人导演也纷纷找上门拿希望得到徐风的投资。
《疯狂的石头》最终取得的成绩,远远超出了徐风的预期。
他本就对这部电影抱有信心,可着实没料到,在资金充裕的加持下,宁昊打造出的《疯狂的石头》竟斩获5000万票房,这一数字令人惊叹。
相较于前世,影片质量有了显著飞跃。前世受限于条件,《疯狂的石头》是用数码摄像机拍摄的,而如今则采用了胶片拍摄技术。
胶片独特的质感与色彩表现力,让画面清晰度与视觉效果都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每一帧都更具电影质感,为观众带来了更为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与此同时,网络宣传力度也远超前世。铺天盖地的精彩预告、主创访谈以及观众自发的安利分享,让《疯狂的石头》迅速成为年轻人中的观影热潮。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电影里那些令人捧腹大笑的经典桥段和鲜活生动的角色。
这部电影的大获成功,不仅让宁昊声名远扬,也让徐风的知名度大幅提升。
作为投资人与积极的宣传助力者,徐风的眼光和能力得到了业内业外的一致认可。
一时间,许多人将目光投向徐风的新电影《鲨滩》,满怀期待地想看看这位崭露头角的青年导演还能带来怎样的惊喜。
在网络上,不少人将徐风与宁昊并称为两大青年导演,认为他们代表着中国电影的新生力量,充满无限潜力,未来必将在影坛绽放更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