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九月的银杏密码
- 手术后我成了六边形学霸
- 牙月流空
- 2910字
- 2025-04-02 19:25:48
九月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沿着京华理工大学的银杏大道流淌。江临站在新生报到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校服第二颗纽扣——那是陈院长连夜缝上的,针脚里藏着武当山的祈福纹路。他的帆布包斜挎在肩上,里面装着磨旧的《黄帝内经》和银戒,戒面在树荫下泛着微光,与芯片传来的“环境解析模块已激活”提示共振。
“同学,计算机学院在第三教学楼!”志愿者的呼喊惊醒了正在解析银杏叶脉络的江临。他抬头时,发现对方胸口的工牌编码“20250907”正与自己的报到时间形成微妙的斐波那契数列,这种无意识的数学联想让他嘴角微微扬起。
男生宿舍 307室的门虚掩着。推开门的瞬间,江临的视网膜自动生成三维建模:12.7平方米的空间里,上铺挂着某款热门游戏的海报,下铺的书架整齐码着《算法导论》和《神经网络原理》,窗边的电竞椅上堆着未拆封的快递盒,收件人写着“洛小川”。
“靠!活人!”正在调试机械键盘的男生突然转身,电竞耳机滑到脖子上,露出左眉角的星形耳钉,“我以为我是第一个到的,我叫洛小川,计算机系,爱打游戏爱熬夜,不过放心,我耳机带降噪——”
话尾被钥匙转动的声音打断。第二个男生抱着一摞专业书走进来,白衬衫领口翻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细框眼镜,看见满地的快递盒时,镜片上泛起一层水雾:“能请你们把鞋子放在指定区域吗?我查过宿舍风水,东南方属火,不宜堆放金属制品。”
“沈明轩,物理系,强迫症晚期。”男生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江临的帆布包,突然定格在露出一角的银针包,“你选修中医课?我最近在研究针灸对神经元突触的影响——”
“停!”洛小川举起双手,“你们学霸能不能先放过我?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把新显卡塞进机箱——江临你发什么呆?帮我递下螺丝刀!”
江临接过螺丝刀的瞬间,芯片自动解析出洛小川的手部肌肉分布——长期打游戏导致的尺侧腕屈肌轻微劳损。他指尖在对方手腕的阳谷穴轻按 0.3秒,电流般的酥麻感让洛小川猛地抬头:“你这手法比我妈按的还准!”
黄昏的宿舍弥漫着泡面香气。沈明轩正用计算器计算晾衣绳的最佳悬挂角度,洛小川对着电脑屏幕骂骂咧咧,江临坐在窗边翻《线性代数》,却在纸页边缘无意识画着芯片的数据回路。忽然,他听见走廊传来女生的争执声:
“都说了让开!这是给 308的快递!”
“同学,你的包裹单贴反了,寄件人地址是‘京华南路 19号’,那里属于老旧小区,快递车进不去——”
江临放下书时,视网膜已经解析出对话者的声纹特征:左边是 308室的女生,右耳戴着珍珠耳钉,说话时尾音上扬,应该是南方人;右边的快递员患有轻微的肩周炎,递包裹时右肩抬高 15度。
“需要帮忙吗?”他走到门口,恰好看见快递员手中的巨型纸箱摇摇欲坠。在纸箱落地前的 0.2秒,他指尖轻点箱体的重心平衡点,纸箱稳稳落在地上,仿佛被无形的手托住。
308室的女生愣住了。她穿着白色连衣裙,头发扎成低马尾,颈间戴着银色的星芒项链,正是刚才在报到处见过的志愿者。“谢谢……你是 307的吧?我叫许星遥,外语系的。”她递出名片时,江临注意到背面画着微型电路板,与自己掌心的茧纹隐隐呼应。
当晚的卧谈会在洛小川的游戏音效中开始。沈明轩坚持要讨论“大学生活规划”,洛小川则热衷于分享校园传说,直到江临听见窗外的银杏叶沙沙作响,突然开口:“明天下午两点,第三教学楼后巷会有快递车抛锚,许星遥会去帮忙,沈明轩,你可以顺路带盒云南白药。”
“你怎么知道?”洛小川从游戏中抬头,看见江临已经戴上眼罩,月光透过纱窗,在他掌心的茧纹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社团招新的广场像打翻的调色盘。江临站在“中医养生社”的摊位前,看着学姐演示艾灸手法,指尖不自觉地在空气中划出足三里穴的定位轨迹。忽然,旁边的“人工智能协会”传来惊呼:
“这台机器人又卡壳了!程序明明没错啊!”
穿实验室白大褂的男生急得团团转,机器人的机械臂停在半空,像只折翼的金属蝴蝶。江临走过去时,芯片自动解析出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代码——第 47行的扭矩参数与实际负载不匹配,导致关节轴过载。
“试试把 PID参数调小 0.3。”他接过编程遥控器,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敲击,代码的数据流在视网膜上具象化为齿轮结构,“机械臂的惯性矩需要重新计算,这里……”
当机器人重新开始流畅地绘制校徽时,周围响起掌声。白大褂男生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同学!加入我们协会吧!我们有全市最先进的——”
“他是中医社的!”养生社学姐突然插话,一把将江临拉到摊位前,“我们社团有针灸义诊、药膳制作,还有——”
“我都加入。”江临笑着打断,注意到许星遥正站在不远处的“英语角”摊位,星芒项链在阳光下闪烁,与他银戒上的太极纹形成某种光学共振。
当晚的社团联谊在露天咖啡馆举行。洛小川非要拉着江临去“见识世面”,沈明轩则抱着《神经科学概论》坐在角落,时不时抬头观察人群的微表情。
“听说有人大一就解出了机器人协会的千年 bug?”许星遥端着两杯拿铁走来,睫毛上沾着秋日的桂花香,“江临同学,你好像对机械臂很熟悉?”
“小时候在孤儿院修过水泵。”江临低头喝咖啡,舌尖自动解析出奶泡与咖啡的比例是 3:7,“倒是你,报到处的志愿者,还兼着英语角的活动?”
少女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个回答显然在她的预料之外。她注意到江临说话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的杯沿,轨迹正是标准的太极图案——与她项链内侧刻着的“启明计划”初代标志完全一致。
突然,邻桌传来争执声。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碰倒了女生的热可可,巧克力酱泼在对方的笔记本上,恰好盖住了重要的课堂笔记。
“对不起!我赔你一本——”
“不用了,我自己擦……”
江临起身时,芯片已经解析出笔记本纸张的纤维结构。他从口袋里摸出银针,在笔记本上方 2厘米处快速点刺,生物电脉冲瞬间蒸发了巧克力酱,却完好无损地保留了字迹。周围的人发出惊呼,许星遥的眼睛亮了:
“这是……武当山的内家功夫?”
“陈院长教的土方法。”江临笑笑,注意到少女的笔记本里夹着半张泛黄的图纸,边缘的电路纹路与“启明三号”卫星的通信模块完全吻合。
联谊结束后,四人在银杏大道散步。洛小川突然指着远处的天文社观星台:“听说那里能看到‘启明三号’卫星!要不要去试试?”
沈明轩推了推眼镜:“根据轨道参数,今晚十点十七分,卫星会经过天顶——”
话未说完,江临的银戒突然发热。他抬头望向夜空,视网膜上自动浮现出卫星的实时坐标,数据流中夹杂着一段熟悉的脑电波频率——那是陈院长在孤儿院熬药时的脑波特征。
“你们先去,我有点事。”他转身走向黑暗中的小路,掌心的茧纹在月光下亮起微光,像一串未破译的密码。许星遥望着他的背影,悄悄摸出手机,打开加密相册,里面存着一张照片:七岁的江临抱着小虎,背后是孤儿院的红屋顶,而在照片的角落,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正站在阴影里,手中的平板电脑映出“QL-19”的编号。
秋风卷起银杏叶,在路灯下形成金色的漩涡。江临站在树荫里,听见芯片传来机械音:“检测到同源信号,距离 800米,建议启动记忆回溯——”
他闭上眼睛,数据空间中浮现出十年前的画面:陈院长在武当山的石洞里,对着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摇头,男人手中的芯片闪烁着蓝光,与他此刻掌心的茧纹一模一样。
当他再次睁眼时,许星遥正站在五步之外,星芒项链的吊坠指向他的方向,像某种无声的信号接收器。两人的目光交汇,秋日的晚风掀起少女的裙摆,露出脚踝内侧的条形码纹身——与江临芯片说明书上的型号编码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