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玉华宫里秋叶坠
[开篇偈语]
“舍利归尘经归土,残灯明灭照归途。
西行者影随风散,满地秋叶是佛书。“
显庆五年深秋,玉华宫的银杏叶在晨雾中簌簌飘落。玄奘的咳血已染透第七层经纸,弟子们在殿外焚烧《大般若经》的残卷,灰烬随风飘入他的病榻。高宗遣太医送来金丹时,玄奘正用枯枝般的手指在泥地上写《心经》,字迹未干便被秋雨冲成墨溪。
[关键场景]
玄奘在弥留之际反复呢喃“归去“,幻觉中看见母亲佛珠转动、葱岭冰缝佛塔、曲女城辩论场的金莲。他突然坐起,指缝间渗出的血滴在《大般若经》最后一卷,经文突然发出金光,照亮殿外正在坍塌的塔影。窥基跪在阶下,怀中藏着被他改写的《成唯识论》,却在光芒中看见自己眉间浮现出戒贤大师的戒疤。
[转折点]
玄奘将佛牙舍利藏入大雁塔基时,指尖突然触到一粒温热的舍利子——那是辩机临终前含在口中的。他将舍利子按入塔砖裂缝,砖石竟自行闭合,渗出的浆液在塔身上拓出《大般若经》的卷首。当晨钟敲响,塔影与他的影子重叠,影中佛珠转动,倒映出西天取经路上所有倒下的白马。
[结尾意象]
玄奘圆寂那夜,大雁塔七层灯火同时熄灭。长安城人看见西天有经幡飘向天竺,所经之处,秋叶纷纷坠落,叶片上显出《心经》的金字。窥基在塔影中跪到天明,突然听见塔铃声中夹杂着羯鼓与诵经声——那是葱岭冰缝佛塔的回响。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塔尖,他的袈裟碎成经幡,随风飘向玉门关外,而地上的影子正一笔一划写着:“西行者来,西行者去,满地秋叶是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