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缘风景:汉学期刊研究视域中的《教务杂志》
- 薛维华
- 492字
- 2025-04-25 19:54:53
第一章 期刊网络
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世界历史的一段崭新历程,东西方文明的相遇与碰撞,在血与火的交融中点燃了激情与思想的火焰。早期对中国的记录源自来到中国的旅行者,但并未实现从“游”向“学”的蜕变,而传教士关于中国知识、译介和品论,成为汉学的先声。
可是在学科意义上,学院汉学还是与传教士汉学泾渭相隔。汉学早期是作为东方学的一个分支出现与定义的。而早期来华传教士,并没有汉学的学科意识与自觉,只是与军人、商人、冒险家“绑在一起”[1],将中国卷入现代世界体系的网络,并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新世界”的报道、记事。
这其中包括大量汉学知识内容,它们早期以传教信札的形式传回到欧洲大陆,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达,印刷事业的普及,通过现代化媒介手段,更为广泛的传播开来;另外,也因为传教使命使然,传教士们不得不开展切实的“汉学”研究活动。在一系列汉学人物带动下,报刊媒介成为广泛而有效的传播汉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广播、电视、网络均未问世的19世纪,期刊在传播人类知识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因为期刊、汉学、传教士之间的亲密互动,构成了独特的传教士汉学期刊网络。《教务杂志》正当其时,留下了一段长久历程的“中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