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五六十人来到太史慈的居住之所,一路过来民生凋敝,只有零星几个富硕村庄,大部分的的百姓则是居住在茅草屋之中。
刘琦颇为感慨,道:“此地百姓名生多有艰难,一切罪过皆在我身啊。”
太史慈奉手道:“主公,这里的百姓都去校场那投奔主公而去了。留下来的,只是些年老之人,不愿离开罢了。不过托主公的福,亭长大人对这些老者,每月都定期送来米粮、柴火、被褥等,以为恩养,并无饿死、冻死之人。”
亭长?
刘琦并没有特殊吩咐,盖因眼前攸县并无富硕之粮,还需等待父亲和蒯越所支持的粮草到来之后,方可有所作为。
刘琦并非沽名钓誉之辈,当即道:“惭愧,这并非是我吩咐的。这位亭长,这般体恤民情,我一定要认识一番,不知此人高姓大名?”
太史慈奉手,道:“亭长名唤冯习,字休元,南阳人氏。此人勇武,多有忠义爱民之心,或可为主公所用。”
史上冯习在荆州时投奔刘备,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起兵讨伐孙吴,以冯习、吴班为先锋。时吴将陆逊、李异、刘阿等屯兵巫县、秭归一带,冯习与吴班从巫县击败李异等,一直推进到秭归。章武二年(222年)二月,刘备亲率诸将自秭归进军至夷道县猇亭,以冯习为领军,统诸军,与陆逊率领的吴军相对峙。闰六月,刘备被陆逊击败于猇亭,冯习为吴将潘璋部下所斩。
杨戏评价为:休元轻寇,损时致害,文进奋身,同此颠沛,患生一人,至于弘大。
罗贯中评价他为:冯习忠无二,张南义少双。沙场甘战死,史册共流芳。
钟敬伯评价冯习、张南二人:张、冯二将是丈夫。
在现代今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出刘备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14尊塑像,以纪念蜀汉一朝的武将,称武将廊。冯习塑像在其中排第十四,塑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十四武将塑像排名依次是赵云、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冯习。
刘琦大喜,当即道:“冯休元如此爱民,必是忠臣良将。如此真才,不可错过。稍后还请子义为我引荐。”
太史慈奉手应是。
来到太史慈家中,太史慈母亲已六十有余,不过身体还算硬朗,正在院落之中理着番菜。太史慈推开院门,起高声音叫道:“母亲,我回来了。”
其母佝偻着身子,眯着眼睛望向门口,满面笑容的道““慈儿回来了?带来了那么多朋友?””
刘琦也忙上前行礼,道:“晚辈刘琦拜见太史夫人。”
只有徐鹏跟着进了院落,其余黑铁军则是站在院落外进行防备。太史慈的一干随从则是各自返回各自家中。
太史慈母亲笑着摆摆手,道:“我哪里能叫夫人啊。慈儿?还不速速迎客。”
太史慈嗯一声,而后作邀请状:“主公请稍坐,某这去为主公沏茶。”
刘琦点头应是,道:“子义不必多礼,你且去忙活收拾才是。我陪夫人说说话。”
太史慈转身去沏茶,刘琦则是和太史慈母亲一同整理着番菜,一边闲聊道:“夫人,您老可是培养了一位大才啊,日后子义兄弟,一定是名满天下的大将军。”刘琦夸赞着。
老夫人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耳朵,道:“年纪大了,耳朵不行了,你声音得大点。”
刘琦愕然苦笑,当即提高了几分音量,问到:“你们是怎么来到长沙的。”
老夫人捶了捶腰,刘琦扶着她走向石凳坐下,老夫人蹒跚着脚步,一边道:“慈儿想要投效国家,却又担心我的安危,所以带我来到荆州避险。”
原来如此,只是天下何处太平?刘琦心下暗叹一声。
二人又闲聊一番,太史慈已经收拾好东西走了出来,扶着其母亲胳膊,道:“母亲大人,我们要搬家了。”
老夫人疑惑道:“怎么了?又要打仗了?”
太史慈摇了摇头,道:“不是的。眼下我已经投效少主,坐在你面前的就是州牧大人长公子,他特地来接你搬去大房子的。”
刘琦也笑着帮衬道:“夫人,我来接您去享福了。”
老夫人眼睛当场婆娑了起来,缓缓抽泣,太史慈方寸大乱,便是刘琦心下也是一担,不会是太史慈的母亲不不愿意吧,那可就麻烦了。
太史慈好生一番伺候,其母笑着道:“慈儿,你自小便有雄心壮志,如今能够在琦公子麾下效力,也算是有福分。以后你可得多多辅佐琦公子,多为百姓造福。”
太史慈狠狠地用力点头,老夫人又看向刘琦,道:“原来是琦公子,老身拜谢琦公子。”
说着,老妇人就要弯腰行礼,刘琦急忙将之扶住,道:“夫人这是何意。快快请起。”
老夫人又感慨起来道:“慈儿父亲早逝,我们娘俩相依为命。慈儿为人正直,不谙官场之道,此前为本郡奏曹使,因不愿同流合污而逃离辽东。
而后因北海相屡次照顾于我,而效力于北海相。而后慈儿由待我投奔扬州刺史刘繇,一路过来慈儿始终以我为重。如今慈儿颠破流离,总算得遇明主。我也为我儿高兴。”
刘琦汗颜,太史慈亦是颇有感慨。刘琦拍了拍太史慈肩膀,道:“子义兄弟真丈夫也!不过,日后也省了流离之苦,且将夫人接过来,也全了子义忠孝两全之心,若何?”
太史慈奉手领命。
随后,太史慈扶着母亲坐上了马车,刘琦则是亲自为其母赶车,如此恩情,太史慈心下感动,更生效死力之心。
随后刘琦便让徐鹏陪着老夫人返回攸县府邸,自己则是打算和太史慈去拜会冯习。
太史慈问道:“主公,何不去军营?”
刘琦道:“军营条件恶劣,还请将夫人送到我府邸之中,方可妥善。”
太史慈摇头,道:“主公,我母亲这么多年跟着我躲躲藏藏,她希望和百姓们住在一块。还请主公恩准。”
刘琦愕然,而后点头道:“自是如此。一切听夫人意思。”
徐鹏可不愿意离开刘琦,以免他安全出现问题,刘琦笑道:“有子义在此,鹏举不必多虑。”
太史慈也是奉手道:“鹏举兄,但有子义命在,无能伤主公分毫。至于家母,便有劳兄长了。”
太史慈二十一岁,徐鹏已三十岁,故而称呼为兄。
徐鹏无奈,只得奉手应是,领着十名黑铁军护卫老夫人往校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