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后勤优化,钱浩显能

军功兑换制度的推行,如同给凉州守军打了一针强心剂,士气瞬间飙升。

但苏文深知,光有士气是远远不够的。

一支军队想要维持战斗力,最关键的,还是那句老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果后勤保障跟不上,士兵们依旧吃不饱、穿不暖、武器装备得不到补充,那再高的士气,也只是镜花水月,一触即溃!

而凉州,乃至整个西境,后勤保障体系的糜烂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不仅仅是朝廷拨付的粮饷被层层克扣,就连那少得可怜的物资,在从后方运往前线的过程中,因为管理混乱、运输落后、以及……沿途官吏和押运兵丁的揩油,往往会产生惊人的损耗!

十石粮食运到前线,能剩下七八石就算不错了!若是遇到些黑心点的,剩下五六石都算“良心”!

这种状况不改变,就算苏文有通天的本事,能从地里变出粮食来,也支撑不起长期的战事!

必须……改革!

彻底改革这套烂到骨子里的后勤运输体系!

而负责操刀这场改革的,自然是那位对数字和流程有着近乎变态般执着的专业人才——钱浩!

苏文将自己关于“优化后勤管理”的一些现代理念(当然是经过简化和伪装的),向钱浩进行了阐述。

比如,强调标准化、流程化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引入“责任到人”、“全程追溯”的概念;比如,利用数学方法(虽然古代数学不发达,但基础的统筹规划还是可以的)优化运输路线和仓储布局……

这些理念,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或许有些过于“新奇”,难以理解。

但对于钱浩这位天生的“数据控”和“流程优化大师”来说,却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眼中爆发出比之前核查账目时更加狂热的光芒!

“大人!您……您的这些想法……简直……简直是神来之笔啊!”钱浩激动得浑身颤抖,仿佛看到了解决困扰他多年难题的曙光!

他立刻投入到了废寝忘食的工作之中,将苏文提出的理念,与西境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始着手制定一套全新的、更加高效可靠的军需运输管理方案!

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坐在书房里核算数字,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环节!

第一步:优化打包,减少损耗!

钱浩亲自跑到粮仓和武库,仔细研究粮草、军械的打包和装卸方式。

他发现,很多损耗,其实都源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

比如,粮袋的材质粗糙,容易破损,导致粮食抛洒;

比如,军械的包装简陋,运输途中互相碰撞,造成不必要的磨损;

比如,装卸过程野蛮粗暴,随意抛掷,更是加剧了损耗……

针对这些问题,钱浩立刻提出了改进方案!

统一更换更结实、更耐磨的麻布粮袋!

在军械之间填充稻草或软木,减少碰撞!

制定严格的装卸操作规程,严禁抛掷,并对负责装卸的辅兵进行培训和奖惩!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实施起来后,效果却立竿见影!粮草军械在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竟然下降了将近三成!

第二步:建立中转站,提高效率!

西境地域辽阔,从后方将物资运抵前线,路途遥远,耗时漫长。

以往的运输方式,往往是一支队伍从头走到尾,人困马乏,效率低下,途中还容易发生意外。

钱浩仔细研究了地图,并结合胡然打探到的沿途驿站、关卡、以及地方驻军的情况,大胆提出了**建立“军需中转补给站”**的设想!

他在几条主要的运输路线上,选取了几个地理位置关键、且有一定仓储和防御能力的城镇或军堡,设立为中转站。

后方运来的物资,先集中到中转站储存。

然后,再由专门负责短途运输的队伍(可以利用地方厢军或民夫,给予合理报酬),分段接力,将物资送往更前线或者需要的地方。

这样一来,不仅大大缩短了单次运输的距离和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也减少了长途运输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耗!更便于统一管理和调配!

第三步:三联单凭证,全程追溯!

要杜绝中途的克扣和“揩油”,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一套清晰、透明、且难以作假的交接凭证制度!

这一点,对于精通账目的钱浩来说,更是手到擒来!

他借鉴了票号银庄的一些做法,设计出了一套极其精妙(在这个时代看来)的——“军需交接三联单”!

每一批物资的发放、运输、接收,都必须填写一式三份的联单!

发货方留存一份,运送方持有一份,收货方签收后留存一份!

三份联单上,详细记录了物资的种类、数量、规格、发货时间、发货人、运送人、接收时间、接收人……等等所有关键信息!

每一联的编号都是唯一的,且采用了特殊的标记(比如暗记或者水印,防止伪造)。

钱浩还规定,所有中转站和最终接收点,都必须定期将签收后的联单汇总上报至钦差行辕(由他亲自核对)!

如此一来,每一批物资的去向,都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谁负责押运的?谁负责接收的?

一查便知!

想要再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就克扣掉一部分粮草,或者用劣质品替换掉良品?

门儿都没有!

一旦被查出来,等待他们的,就是苏文大人那毫不留情的……军法处置!

当钱浩将这套涵盖了打包、运输、凭证等各个环节的、堪称“滴水不漏”的后勤优化方案,呈报给苏文和孙承时,饶是孙承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老将军,也忍不住拍案叫绝!

“妙!实在是妙啊!”孙承抚着花白的胡须,赞不绝口,“若早有此法,我西境将士,何至于……何至于受冻挨饿啊!”

他看向钱浩的眼神,充满了欣赏和……一丝敬意!

这位看起来不起眼的文书先生,其才能……恐怕不在那些所谓的“国之栋梁”之下啊!

苏文看着自己这位“财神爷+技术宅”助手的杰作,心中也是充满了惊喜和满意。

专业人才的力量,果然恐怖如斯!

有了钱浩这套“算无遗策”的后勤保障体系,他对于稳定西境局势,乃至未来可能进行的平叛作战,更多了几分底气和把握!

后方,是真的越来越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