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孙承宗,千里马骨也
- 崇祯:勤政救不了大明,夹棍可以
- AltF4
- 2095字
- 2025-04-18 21:11:02
皇帝不上朝,却隔三差五召孙承宗进宫聊天,
钱谦益再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应该是入阁的不二人选,心里也难免犯嘀咕——
上次东林党人聚会时,孙承宗确实在众人面前摆出一副淡泊名利,不欲再度出仕的姿态,
但人心隔肚皮,世上谁又真能够拒绝权力的诱惑呢?
钱龙锡见钱谦益面露忧虑之色,哈哈大笑拍拍他的肩膀:
“圣上年少,锐意进取。平台奏对之后对袁崇焕另眼相待,盖因其奏陈‘五年复辽’之策耳。最近一月早朝,亦屡申【五年平辽】之速决,实为崇祯朝御虏国本。曰:“五年之期,文武各官毋得懈驰,务期荡平东虏。””
“高阳毕竟年高守成。新皇践祚之初,便上疏陈制虏不可躁进,应延续天启朝“筑城渐进“之固守方略。如此和圣上唱反调,圣上岂能用他?”
“以圣上的急性子,若真要大用,早已昭告天下,岂会将近一旬仍无动静?”
钱谦益虽然知道最近钱龙锡和袁崇焕之间书信往来频繁,过从甚密,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位东林同党说的确实大有道理。
在大明朝做官最重要的就是揣摩上意。
袁崇焕摸准了圣上心思,所以自理不够也能官运亨通,青云直上成了蓟辽督师。
孙承宗和圣上对着干,哪怕再功勋卓著也只能在高阳老家养老种田。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钱谦益仍然想不明白。
“圣心既无意大用高阳,何故亲自冒雨出宫造访?频频召入对咨以戎机,岂非自相龃龉耶?”
钱龙锡痛饮一杯,高声笑道:
“高阳,千里马骨也!”
这下不但钱谦益明白了,在座所有人,包括坐在角落里的孙传庭都明白了。
钱龙锡认为皇帝礼遇孙承宗不是因为想重用老头,
只不过想利用孙承宗在边将心中的威望,稳定人心而已。
最多给个礼部尚书之类的散官让他带薪养老,以孙承宗的性子又怎么可能接受这种安排?
钱谦益叹服:
“稚文(钱龙锡字)兄世事洞明,吾不及也!”
李标笑着举杯:
“如此,受之兄入阁之事已是板上钉钉。我等志同道合,当为之贺满饮此杯!”
众君子纷纷响应:
“满饮此杯!”
“为受之兄贺!”
“受之兄入阁之后,我大明真可谓众正盈朝,阉党浊气为之一清!”
一派热烈祥和的气氛之中,
孙传庭突然听见身边一人高声发问:
“在下有一事不明。请问列位大人,究竟以为高阳先生【筑城渐进】之方略与袁崇焕【五年复辽速战速决】相比,孰优孰劣?”
孙传庭转头看去,只见说话之人二十六七年纪,身形瘦削挺拔,一身深青色云纹襕衫一丝不苟,双目如炬。
主座之上钱谦益皱起眉头:
“你是何人,不知礼法耶?诸尊长在列,黄口孺子,安敢与阁老论事!”
庭中空气一滞,还好李标认识这人,出声帮忙缓颊:
“此乃大名知府卢象升,天启二年进士出身。建斗(卢象升字)乃常州宜兴人,说来还算是受之兄的半个老乡呢。”
大明文官,除了师生,同年之外,最牢靠的利益纽带大概就是同乡关系。
况且这卢象升如此年轻,就已经是四品知府,看来前途远大。
钱谦益闻言脸色稍缓,钱龙锡也露出一丝笑容答道:
“高阳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元素虽为宿将岂能相提并论?”
钱谦益补充:
“吾与兵科给事中许誉卿素来交好,八月平台奏对时他正在现场,圣上更衣间隙常问元素【五年复辽】之问。元素答曰:‘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由此观之,『五年复辽』之说,元素实无成算,不过窥测圣衷,曲意奉承耳。”(注1)
“聊以是相慰耳。”
这话和“皇上啥也不懂,随便糊弄他一下。”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卢象升闻言双拳紧握: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诸公既知元素(袁崇焕字)弗若高阳,且对圣上蓄意欺罔,何不直言进谏?”
问得好!简直是顶级嘴替!
直接把孙传庭心里想问却不敢问的话问了出来!
他心中暗暗喝彩,
却又忍不住为卢象升担心。
因为卢象升的问题,能够坐在这个院子里的人没有一个不清楚答案。
没有人直言进谏,自然是因为直言进谏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袁崇焕现在就是当今皇上心中最红的红人,在朝中说他的坏话风险很大,收益却很低,甚至可能是负的——
想想也知道,袁崇焕宦海沉浮多年,
向皇帝要了80万两军饷,绝不会蠢到自己一个人独吞,必然会给朝中阁老,各部主官奉上冰敬炭敬。
直言敢谏,一笔可观的灰色收入没了不说,还可能招来袁崇焕的报复,皇帝的厌恶,最后送孙承宗进内阁占了自己阁老的位置。
所谓杀头的买卖有人干,亏本的生意没人做。
至于后金可能因此重新在和何大明的对抗中从劣势变为优势,在辽东多打死几千个大头兵,或者找到机会入寇再烧杀抢掠搞死几千个普通百姓,
这些事情距离庭中中众位君子实在太过遥远,哪有自己的前途和“钱途”重要?
钱谦益见卢象升一副愣头青模样,拉拢之心也淡了不少,撇撇嘴:
“为官当通阴阳权变之道,竖子少不更事,不足与论。”
钱谦益觉得自己堂堂东林党大佬,明天就要入内阁当阁老的人,
这么说话已经是给足了卢象升面子。
没想到卢象升竟然丝毫不领情,怒发冲冠,拍案而起:
“如此阴阳权变之道,不学也罢。道不同不相为谋,卢某告辞!”
说完竟然真的头也不回扬长而去,气得钱谦益嘴唇翕动不已,脸上一阵青一阵红。
气氛尴尬之时,又是李标跳出来打圆场,再度举杯:
“卢象升少壮气锐,愿受之兄勿与之计较。自明旦始,你我同为阁臣,当尽心竭力共扶社稷,青史留名才是。敢请尽此觞!”
注1:
帝退少憩,给事中许誉卿叩以五年之略。崇焕言:“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誉卿曰:“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崇焕怃然自失。
——《明史·袁崇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