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同晨光
北京城的晨雾裹着豆汁儿的酸味儿,张明远缩着脖子骑过景山前街。共享单车的链条咔哒作响,车筐里星巴克纸杯晃出的咖啡渍,在故宫红墙的映照下像干涸的血迹。他瞥了眼手机:7点28分,距离打卡还有两分钟。
“煎饼里脊双蛋,微信到账十二元——“
胡同口的早餐摊冒着热气,三轮车上的铁板滋滋作响。摊主老刘头裹着油渍斑斑的围裙,手腕上挂着的檀木串沾着面糊。穿荧光绿马甲的环卫工老周正把银杏叶扫成八卦图案,扫帚柄上挂着的收音机里,单田芳的评书混着交通广播的早高峰路况:“话说那白玉堂夜探冲霄楼,正遇上......东二环拥堵3.5公里......“
张明远捏着烫手的煎饼往神武门跑,煎饼袋子上印着的“老北京风味“被汗浸得发皱。突然被个举着自拍杆的游客撞了个趔趄,手机屏亮起的瞬间,他瞥见直播间的标题:“故宫闹鬼实拍!凌晨三点飞檐走兽集体眨眼!“。弹幕刷过一片“主播蹭流量“的嘲讽,画面里模糊的屋檐阴影中,隐约有团青绿色光晕在瓦当间游走。
二、故纸堆中的秘密
资料室的霉味混着樟脑丸的刺鼻,王主任的灰夹克袖口沾着墨渍。老档案员踮脚从铁皮柜顶层抽出一摞蓝皮档案,铁柜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
“87年这批捐赠品邪性得很。“王主任摘下老花镜哈气,镜片上蒙着层白雾,“沈崇山留过话,说这批文物必须用锡箔纸包裹,存放在恒温18度的防潮箱......“他说着拉开抽屉,掏出一串黄铜钥匙,钥匙扣上挂着褪色的工牌,照片里的王主任头发还没白。
张明远接过泛黄的清单,指尖突然刺痛。最后一行潦草写着:“编号1987-ZY-049,明代琉璃瓦(残),出土地点:杭州沈宅后院“。附着的黑白照片里,穿中山装的沈崇山抱着襁褓站在天井里,身后窗台上摆着那块“永和九年“瓦当。婴儿的襁褓边缘露出一截青灰色的小手,皮肤表面似乎覆盖着鳞片状纹路。
“听说他家闺女出生当晚,整条巷子的野猫叫得像哭丧。“李姐端着枸杞保温杯凑过来,脖子上的工牌带子勒出红印,“捐赠完第二天就搬家,连满月酒都没办......“她突然压低声音,“保卫科老陈说,当年接警的民警在沈家后院挖出过......“
打印机突然发出卡纸的呻吟。张明远弯腰去捡散落的文件,发现地板缝隙里卡着张泛黄的《杭州日报》。1987年4月17日的头版角落有则启事:“沈氏夫妇寻人启事:昨夜于庆春路丢失满月女婴一名,特征为右肩有青铜色胎记......“配图是张模糊的婴儿照,襁褓上的花纹竟与琉璃瓦的云纹一模一样。
三、扫描室的异象
数字化扫描室的空调发出哮喘般的嗡鸣。张明远啃着冷掉的煎饼,屏幕蓝光在镜片上投出两块光斑。当他将编号ZY-049的琉璃瓦扫描图放大到像素级时,后脖颈突然窜过一阵凉风——瓦当裂缝里似乎有液体流动,在400%倍率下能看到纳米级的金属反光,像是某种微型机械在运转。
“小李!过来看这个!“他拽住路过的技术员,对方工服上别着漫威英雄徽章,“这块明代瓦当的X荧光光谱仪检测结果,主要成分怎么会是碳酸钙和......纳米级量子芯片?“
打印机突然疯狂吐纸。李姐捡起一张,脸色煞白——本该是能谱分析图的纸面上,印满密密麻麻的青铜傩面。每个面具的眼睛位置都在渗血,在A4纸上晕染出诡异的纹路。更可怕的是,当她把纸张倾斜45度时,那些血迹竟组成四个篆体字:还我女儿。
“估计是墨盒受潮了。“王主任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端着印有“先进工作者“的搪瓷缸,“小张啊,下午去西北角楼拍组外景,记得带反光板。“他转身时,张明远注意到他后颈有块硬币大小的青斑,形状酷似瓦当上的云纹。
四、午间诡影
正午的故宫北门,旅游团小旗子晃成一片海洋。举着喇叭的导游正在讲解:“大家看这个角楼,它有三层檐七十二脊......“张明远蹲在西北角楼阴影里啃面包,面包屑引来几只麻雀。他突然发现墙砖上有指甲抓挠的痕迹,像是有人用尽全力想要扒开砖缝。
他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光斑扫过处,砖缝里渗出青绿色黏液,闻起来像铜锈混着庙里的香灰。黏液在砖面上勾勒出奇怪的符号,像甲骨文又像电路图。
“年轻人,当心沾了晦气。“穿藏青制服的保洁赵大妈攥着拖把过来,拖桶里的水泛着铜锈色,“这地界儿上月刚有个研究员中邪,非说在太和殿看见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她突然噤声,抬头望向屋檐。
瓦片碎裂声清脆响起。张明远抬头,正看见那块“永和九年“琉璃瓦在飞檐上颤动。裂缝中伸出半透明的手指,对着他比了个“嘘“的手势。等他揉眼再看时,只瞥见乌鸦掠过的黑影,羽毛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青铜光泽。
手机突然震动,收到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快走!他们盯上你了!“发信时间显示为1978年6月13日。锁屏壁纸上,女友在樱花树下的笑脸突然扭曲,瞳孔变成两个旋转的黑洞。
五、夜半惊魂
宿舍的日光灯管滋滋作响。张明远瘫在铁架床上刷短视频,空调外机在窗外嗡嗡震动。同屋的室友小吴戴着耳机打游戏,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
突然跳出一条同城热搜:“故宫夜巡保安拍到疑似时空穿越者“。视频里模糊的身影穿着八十年代的中山装,怀中抱着泛青光的物体——正是白天那块琉璃瓦。评论区炸开了锅:“这特效五毛钱不能再多““坐标太和殿,刚亲眼看到飞檐走兽眨眼!“
00:23分,走廊传来胶底鞋摩擦地板的声响。张明远掀开窗帘缝,瞥见楼下站着穿中山装的男人,月光穿透他半透明的身体,在地上投不出半点影子。那人怀里的瓦当正在渗血,青绿色液体顺着排水管爬上三楼窗户,在玻璃上画出故宫平面图的轮廓。
手机疯狂震动,收到第二条彩信:实时拍摄的宿舍楼照片里,他自己正站在窗边张望。拍摄角度正是楼下男人的位置,时间戳显示00:25分,而此刻手机显示00:23分。
当第三声震动响起时,屏幕跳出段模糊视频:昏暗的实验室里,沈崇山对着培养皿痛哭。皿中漂浮着个长满青铜鳞片的婴儿,右肩胎记赫然是缩小版的故宫平面图。视频最后闪过半张女人的脸——正是今早资料室照片里抱着婴儿的林雪柔,她的眼睛正在流出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