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 连正
- 1558字
- 2025-04-27 17:17:49
“红色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本丛书所谓“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和影响下产生的一切文化产品与文化现象,包括文学、艺术、新闻传播、伦理道德、历史书写、理论建设、社会教育、社会组织与社会动员等各个领域。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它是与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和经济建设密切配合的重要一翼。不同时期的红色文化建设都取得重要成就:十年内战时期大都市的左翼文化、苏区的革命文化是红色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文化逐步走向成熟,特别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红色文化建设有了理论的升华和行动的共同指针,红色文化明确为“新民主主义文化”。1949年以后,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又发展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化。
红色文化是此前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一种新型文化。它的最早形态是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来源于五四,因而作为现代性文化它以对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的传统文化反叛的面貌出现的。1930年代的红色文化分为两大块,就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的左翼文化和各个苏区的革命文化。都市左翼文化的影响范围基本限于知识分子和部分市民范围,苏区文化面对农民和士兵,其内容和形式尚比较质朴。抗日战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在解放区做到了全社会性大普及。在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及文化干部到来之前,不论是陕甘宁还是晋察冀,都基本处于封建落后状态,一些偏僻山区极端贫穷,甚至接近原始生活。红色文化的进入和普及,使得这些地区一下子而有了现代文化,这可以说是文化上的大飞跃。红军或八路军的社会动员能力亘古未见,而这种社会动员主要靠的是文化的力量。为了更容易为偏僻落后地区的群众所接受,这种现代文化又很自然地揉进或利用了某些传统文化质素,做到了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因而就社会影响面来说,它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此前的五四文化和左翼文化,其成熟程度也超过了苏区文化。其成就在人类文化发展史特别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红色文化在建设和发展中有宝贵经验,也有深刻教训。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中国革命史的一部分,也是整个中国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需要的专业的研究者予以实事求是、细致深入的学理研究。大致来说,对于红色文化,新时期以前单从政治角度予以研究的较多,从文化与社会层面进行学理性研究的较少;新时期初期,对于其教训研究较多,对其经验的学理化研究较少。在今天来说,只有做全面的学理化研究,才能真正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本丛书是河北大学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学者们成果的结集。河北大学地处冀中,这里是当年晋察冀边区的腹地,晋察冀边区是被毛泽东主席称赞过的模范抗日根据地,在社会组织与文化建设方面均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因此,河北大学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对于红色文化的研究以晋察冀革命文化的研究为特色。但本中心的研究范围并不仅限于晋察冀。我们下设红色文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解放区新闻传播研究、红色文化传承研究和红色艺术研究五个主要方向。这五个方向既互相呼应、互有交叉,又有各自的侧重与特色:红色文学研究侧重“史”的梳理与评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为其他方向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解放区新闻传播研究由晋察冀新闻出版研究起步,兼及其他解放区及其他时期红色新闻出版的研究;红色文化传承研究涉及苏区、解放区社会动员、社会组织、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各个方面,红色艺术研究包括红色美术、音乐、戏剧(戏曲)及影视的研究。近十几年来,本中心学者已出版许多重要相关著作,并将陆续有新著面世。十年前出版的旧著,因近些年来学界又有新的发展,作者又有新的资料或观点,这次以修订版方式再版,纳入丛书;本中心学者的新著,也纳入丛书系列,从而展现我们团队的成果与特色,为红色文化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阎浩岗
2022年5月14日于河北大学